面对职涯选择仍模糊不清的求职者,人力资源管理者的任务是一路陪伴、适时鼓励与指导。让《人才∶识才、选才、求才、留才的 10 堂课》教你掌握激发人才潜能的关键。

提升个人职涯与创造力的发展轨迹,就是在提升他未来可能成就的整体斜率。

我们可以把那些介入措施视为提供最高的潜在激励,想像你就像是在有限的规模范围内,试图创造下一个佛罗伦斯、威尼斯或维也纳。

延伸阅读:从《菁英妈妈想上班》看职场妈妈的挑战:转职“职涯谘询师”,开创人生新可能

很多人说:“给一个人鱼吃,只喂饱他一餐;教他如何钓鱼,可以喂饱他一辈子。”我们认为这个想法太没有挑战性了。

事实上,“学习如何钓鱼”的价值并没有想像中来得高,这点从渔民赚取的工资就看得出来。而且,光是知道如何钓鱼,也无法让你得到一份成功的高所得渔业工作。


图片|Photo by Magnet.me on Unsplash

换做是我们则会这样建议:“帮助一个人提高渔业公司的生产率及成长率。”或者用更好的说法:“帮助他创办一家能够养活几百万人的渔业公司。教他如何雇用人才,把渔业公司经营得更好。”

这样不仅能改变一个人的发展轨迹,还能进一步让成千上万的员工学会捕鱼,同时在捕鱼过程中做出重要贡献,并期许自己有天也能更上一层楼,教导更多人这套方法。

同场加映:Google 台湾人资长吕亚樵 Vanessa 职涯故事:不够 DEI,我就自己来!职场虐心,也能疗愈充电

如果你发现这个愚蠢的钓鱼格言早已深深烙印在脑海中,或者过去的你曾这样对别人说,现在就把请把这句格言从脑中彻底清除——试着将它升级!想像一家完全取代渔业的公司,未来能以较低的价格,提供更友善环境的优质食品。

教导一个人汰换传统渔业的方法,这样我们才真的算是有所进展。

猜你想看:“当所有人都能如其所是,也就能发挥真正本事”致职涯迷惘者:请找到工作之于你的意义

许多看似造福他人的介入措施,都只能提供一次性的好处。这样说并不是要劝阻你做这些善意之举,我们知道这些善举在人际支持和文明顺利运作上确实扮演着重要角色。

然而,请务必正视这些善举的局限性。给予他人一次性善意所带来的个人发展轨迹变化如下图:


图片|天下文化出版社提供

提升他人抱负,则会造成如下图所示的斜率变化:


图片|天下文化出版社提供

短期来看,这两种介入方式带来的好处可能差不多;但是久而久之,提升个人抱负的斜率带来的好处会愈来愈大,而那些好处更会从个人开始遍及到他身边的每个人。

你可能会想:如果较高斜率的好处那么大,为什么不一开始就选择更高、更陡的斜率呢?


图片|Photo by Saulo Mohana on Unsplash

这或许就是人性的一大谜团,但我们认为它源自于选择的本质。它在我们做决定时,通常并没有完整的选项和可能性摊在你我面前,事实上,选项可能多到让你难以想像。

举例来说,一位有才的年轻人可能从未认真想过,自己将来可能担任大公司的执行长。

延伸阅读:“该不该结婚生小孩、职涯怎么办?”解析 25 岁女性寂寞现象,与焦虑紧紧相连

这个年轻人听说过“执行长”这个职衔,或许也没有排除自己会成为执行长的可能,但如果真要影响这个年轻人的行为,就必须让他们意识到,这个可能性是个真实、清晰的选项。

一旦这个选项在他心中有了鲜明、具体的存在,或许就能激发他的雄心壮志,在某些情况下导致他最终坐上执行长的职位。无论最终结果是否会发生,至少这个选项的预设值,已经从“从未考虑”变成“纳入考量”。

同场加映:转职是一件好累的事:如何规划长远的职涯发展?

把对于未来的可能性变得鲜明、具体,是身为导师、星探及榜样的责任。

就像美国娱乐产业把动作片与浪漫爱情片场景营造得栩栩如生,同样的,导师和星探也必须发挥类似的作用。

在这方面,导师会利用人文学科的专业,无论是明示还是暗指,即使他/她认为业界涉及的是科技、STEM,或是其他严谨而明确的领域。


图片|Photo by Estée Janssens on Unsplash

此处的关键是,导师或星探必须形塑和呈现自己,让自己展现出一种另类又激励人心的样貌,让人才可以从他们身上看见自己未来的可能。

如果你要提高他人的抱负,应该让那个人把和你的关系视为值得自豪的事。他们应该觉得自己是被挑选出来的人。他们应该觉得自己经过种种考验与磨练才有今天。

猜你想看:女人迷总制作人的邀请函:下个十年,创造“每个人都能积极发展”的多元共融环境

他们应该觉得自己是某个专属俱乐部的成员。他们可能环顾四周,很开心自己和其他成员有这层关系。创造这些感受最简单的方法,就是让这些感受真实存在。

你可以透过建立机构和名目来奖励你心目中的人才,例如成立创投公司、提供各种特殊奖学金、筹办竞赛并给予奖赏等等。把重点放在一个人的真才实学,但也要明白,实力要能够发挥,周遭环境也占部分原因。

延伸阅读:男生比较擅长写程式?线上学写程式,女生比想像更多!Alpha Camp 营运长郭又绮:找到适合环境,用肯定带自己破框

如此一来,你就更能提升那些被你的慧眼相中的人才抱负,并在他们拔尖的路程上,扮演共同开创者的角色。二○一四年的电影《进击的鼓手》(Whiplash)中,透过一位鼓手老师如何激发学生最大潜力的故事,提供我们对于“导师”角色一个重要的文化观点。

葛罗斯在担任 Pioneer 面试官时,对于很多应征者都提到这部电影对他们的影响相当惊讶。也许这部电影之所以这么吸引人,正因为片中描述一个人透过不断努力,追求卓越和他人认可。


图片|Photo by John Matychuk on Unsplash

愈优秀的人愈想要有优秀的表现,他们希望有人能激发出自己的潜能,让自己变得更好;与此同时,他们当然也会自我怀疑,希望寻求对他们表现的认可,证明自己能在世上占有一席之地。

年轻鼓手努力争取老师认可的电影情节,深深获得应征者的共鸣。

猜你想看:在职场,需要在意别人的评价吗?别受外界眼光束缚,高效沟通发挥潜力!|DEI 永续人才指南

不过请别误会,我们可不是主张你应该对应征者丢鼓棒,而是表达你的认可会被他们视为值得争取的东西。你也应该帮助那些获奖者见到,看似遥远的事物有一部分是熟悉的(虽然不容易企及)。

令人惊讶的是,近年来社会科学累积相当多的证据,都是在证实榜样或模范的价值,尤其是对女性和少数族群而言,但也是对几乎所有人而言。


图片|Photo by Daniel Thomas on Unsplash

如果你见到“和你很像的人”(可用很多种方式定义)在做某件事,那么那件事就有更大的机会成为一个鲜明具体的选择,相对也更可能被选择。总之,身为星探、雇主、导师、朋友或榜样的你,可以为他人带来意想不到的影响力。

同场加映:你有潜能,只是没遇到对的环境:如何找到自我潜力?

你可以用对你来说相对低的成本(甚至零成本),帮他们开启一扇门,而你只需要让他们看见一些对他们来说更鲜明、更真实的选项。

你可以透过写作、YouTube 影片做到这一点,或与他们保持联系、给予指导,甚至只要与他们见面、做你自己就可以了。

记得,自然展现你的某种气质或精神,而那样的气质或精神就能够鼓励他人采取行动。请好好善用这些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