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少轻狂时我们总以为爱就该轰轰烈烈的,恣意挥霍情感。随着时间磨练,我们伤过了、成长了,回头看,才发现其实真正想要的东西与从前开始不同,其实我们一直在找的,并不是最爱自己的人,而是那个经过一切风霜,还愿意与你一同为爱情的未来努力的人。


图片|《爱在日落巴黎时》剧照

大约是在两年前,某天晚上的我转开第四台,刚好看到杰西与席琳两人边说着话、边走出那艘缓缓游着塞纳河的苍蝇船船头。倚立在甲板上的他们继续地聊着,而在视线穿越其中一座桥梁底下时,杰西他带点怅然地叹道:“到底为什么当初我们没交换电话号码呢?到底那时候我们是在想什么?”

席琳接着回了他一段话。而让那天晚上的我非常惊讶的是,为什么在那之前、我都不曾特别注意到它?她说的是:

大概当你年轻的时候,总会以为未来的人生里还会遇见许多人,还会找到很多能跟你互相连结的、真正沟通的对方。要直到年岁渐长后,你才会明白那仅仅是屈指可数的(I guess when you're young,you just believe there'll be many people with whom you'll connect with.  Later in life,you realize it only happens a few times)。

多么诚实,又多么哀伤的一段话。为什么在那之前、反覆看了这部电影无数次的我却未曾被它击中过?这恐怕是个无解的疑问了。但我仍记得每一回重看,总会在电影一开场、就先被茱莉蝶儿天使般的嗓音吸引住。她唱道:

这一刻,我们在彼此的身旁

坐在屋外,晒满一身的阳光

但很快地,我们要向彼此道别

而我的正午,会变成你的黑夜

搭配这首贴切地描绘男女主角心境的歌曲,镜头以倒叙的方式先走过片中所有场景一遍。对杰西和席琳非常熟悉的你我,此时已经想起了九年前的首集,在那片尾的黎明里、导演同样是以镜头带着我们回味他俩在那一天一夜里所去过的地方。原来这段开场本身,也是个精致的呼应。

这是《爱在日落巴黎时(Before Sunset)》,一部也许是最完美的续集电影。

1995 年的《爱在黎明破晓时(Before Sunrise)》是许多影迷私藏的经典。这部爱情小品的好评来自它的三个特色:完全建基在一来一往对话上的剧本形式、演得多么自然又层次丰富的男女主角、与让人怀抱着希望但又不说破的开放式结局。《爱在黎明破晓时》有别于一般爱情片之处在于:它完全以对白呈现出两颗灵魂彼此发现、瞭解、认识到接纳的过程。

延伸阅读:一天即是永恒《爱在黎明破晓时》

到了 2004 年,九年的时光已逝。导演理查林克莱特、男主角伊森霍克和女主角茱莉蝶儿,决定为它创作一部续集。对每个挚爱首集的影迷来说,听到这消息的反应都是复杂的吧?既然要交代后续,则表示原本空白的结局会有个“官方说法”,而这无疑会在某种程度上破坏了原本“未知”的美感。但另一方面,对每个曾予杰西和席琳的故事投以无限向往的心灵而言,能在大银幕上再次见到这对男孩女孩,又是多么地令人期待!

所以,要先来说说结论了。我相信《爱在日落巴黎时》的表现是没有让任何人失望的。

一部续集电影首要成功的条件在于,它必须清楚自己是一部续集电影,且找到身为一部续集该有的样子。对《爱在黎明破晓时》、《爱在日落巴黎时》这人物与故事规模窄而极深的系列而言,续集的定位更是容易偏差——杰西与席琳当初的相遇,很可能是影史上最具真实感却又最如梦似幻的爱情故事。如今要为它拍一部续集,该为它延续的是哪一项特质?

在“极致的浪漫”、“抽离当下的时光”与“命定的偶然”之间任选一项,说实话都不是个好主意。好在,作者们的目光非常正确:身为一部续集,《爱在日落巴黎时》称职地交代了后续,并且在形式、结构、角色与剧情上都与首集做了呼应。在《爱在黎明破晓时》的诸多优点里,它选择了延续它的“真实感”,以详尽到近乎在写生的角色刻画度、营造出两人相隔多年后再度重逢的种种变迁与怅然。《黎明破晓时》写的是最完美的“遇见”,《日落巴黎时》则是叹最扼腕的“错过”。那曾有的灵魂悸动一直都在,但整整九年的流逝却是难以追回的。世故、成熟、细腻而又彼此瞭解如他们,要如何面对这样的现实?

上题的答案,得先从两人在书店外的碰面说起。当席琳等在门外、杰西随后走出来,他那句带点哑然的“Well... I mean,I can't believe you're here!”与她那抿嘴的笑,那诧异、惊喜、还有千言万语没说出口的模样,不但让你觉得这两个角色明明是虚构的,却在这九年里各自拥有完整的、缜密的现实,更让你相信这对演员等待这一刻也等了九年。

而他们——无论是久别重逢的席琳与杰西、或再度合作且共同编剧的茱莉蝶儿与伊森霍克——面对这失落的九年,手上握有的那把钥匙依旧:那就是无止尽的、说都说不完的话。

身为续集的《爱在日落巴黎时》,优点之一便是随着角色年岁的增长、其相应的睿智与沧桑都被反映到剧本中了。成为作家的杰西,其敏锐与感性如昔,面对人生他如今已知道自己“要的是什么”,但相对的练达也让他变得谨慎而保守;至于席琳则显得独立许多,但虽然还有无限的可能性,也是一直无根地在漂泊着。

在整整九年前,某段回忆被嘎然按下了停止键。光阴之流却从未停歇,各自的人生也都被冲刷到这个年岁了。如今,what if you have a second chance,with the one that got away ?

于是在他们无止尽的对话里,你首先观察到“对未来的憧憬”蜕变成“对当下人生的珍惜”。各面向价值观的切磋与碰撞,是这段关系最让人着迷的特质,而面对长大(变老)这件事,杰西也有个让我非常喜欢的比喻。那是当两人聊到全球情势越来越糟、环保与政治与文化冲突的前景都令人担忧时,杰西他说了:“说不定这世界进化的方式正好跟人的成长很像:当我还年轻的时候,身体比较健康,但我也相对没有安全感;如今我长大变老了,所有的问题也都变得更深更复杂——但同时,我也变得更有能力处理它们了。”


图片|《爱在日落巴黎时》剧照

在九年前曾经说过“往往,会被我伤害的人只有我自己”的席琳,九年后却显得受过许多伤,徘徊在情感已死的认命、与相当程度的愤怒中。从二十三到三十二岁,席琳也从一个浪漫的大女孩、出脱成一个灵气慧黠的女人了。在事业上她找到了能实现理想的位置,但在感情上,当年的相遇所造就的曾经沧海、将两人的心都挖空了一大块。

席琳逞强地说道:“过去就是过去了,一切都是注定要如此的。”但虽然口头上世故、装作看破了一切对爱情不抱持憧憬,甚至还消极地谈着“完美的契合根本就不存在,什么‘命定的另一半’这根本就是邪说嘛!”但其实在他俩心底,那一缕梦丝幽幽,微光依旧。

而在戏外,同样也是九年过去了。伊森霍克与茱莉蝶儿不约而同消瘦了许多。岁月的痕迹为两个演员的身影抹上了风霜,然他的神采与幽默仍在,她的灵动与俏皮更是不停勾起你的回忆。杰西屡屡地开玩笑让席琳装生气,席琳那法国女孩的迷媚也不时闪现在言谈间。甚至这一回,《爱在日落巴黎时》的剧本是由伊森霍克、茱莉蝶儿与理查林克莱特三人共同执笔的。至此你已无庸置疑,他们扮演的是否就是部份的自己。

从片头温暖的书店,再度见面的两人从叙旧开始、一路聊着彼此的近况。首集留下的空洞在此有个合理但令人心折的解释——每一回重看,我总要为杰西那终究守不住善意的谎言、让席琳发现“原来他当年真的有去!”的表情击中眼眶。但无论如何,“既然我们现在在这里,原本再也无法见面的结局便得以改写了!”《爱在日落巴黎时》的底蕴尽管是淡淡的叹息,两人的重逢却带着令人释怀的温馨。

再从咖啡店到公园里,在他们漫无动线的对话中你找到那独一无二的熟悉感,在他们感叹年轻已不再的同时、你忍不住要检视自己早已失落的梦幻。这次他们甚至挑战了更严峻的设定:整部电影的播放时间与剧中时间是同步发生的。换言之,电影本身没有任何跨越时空的跳接镜头。在导演理查林克莱特亦步亦趋地纪录两人重逢的一个多小时里,还得将花都的城市魅力收纳在沿途所有的镜头中。好在这项额外的技术挑战被他优雅地克服了,片中的巴黎甚至比首集的维也纳还要明艳动人。

关于生、关于死,关于命运、关于爱情,无边无境的漫谈是两人重新找到彼此的印记。杰西和席琳之间当年那恣意迸射的、能量动人的火花,经过九年的空白与失落,虽似转化成淡然的交心、缓缓的低吟,但你仍不时能察觉:那股能量其实一直都在,随时在等着其中一人将火花提起,马上就能延烧尽整个银幕。

错过了,痛过了,也在午夜梦回处深深地懊悔过——如今的他们终于要问自己:“If not now, when?”

于是在那艘观光船上,席琳她说着“每个人都有他独一无二的特质,而这往往令我深深地想念、无法忘怀。”听见这段话的杰西终于承认了:“妳知道我为什么要写那本蠢书吗?就是为了要找到妳。”他知道眼前这个说着话的女孩,就是他朝思暮想了九年、也正是值得他如此等待的那个她

九年的能量累积终于无法藏匿。计程车上的那场戏一气呵成,充满张力扣人心弦。两人都发现“我们总以为只有自己在受苦,却不知道对方也许是更痛更失落的”。在那场戏里,伊森霍克的无助告白令人动容,茱莉蝶儿的情绪转换更是既深且沈、让人多么地不舍。那混杂着自责与怪罪、悔恨与不甘心,一方面打掉杰西靠过来的手大喊“don't touch me!”、稍后又一度伸手要抚他的犹豫,让人看见了大方如昔的席琳,在杰西面前果然无法掩饰太多的自己。

最后,在收场的林荫小巷与那首华尔滋里,《爱在日落巴黎时》再度留给了观众未知的想像、及更多无尽的回味。曾经拥有的契合一旦错过,将永远改变彼此面对人生的心境。而随着年纪渐长,你将发现时光逝去无法重来、现实的无奈与不可动摇带来了巨大的绝望,让受困其中的心灵动弹不得。《爱在日落巴黎时》的剧本是专心的。它集中自己的定位,描写相隔九年又再见面的两人如何分享逝去的青春、看待自己的生活、面对那曾经改变一切的回忆、安置彼此在心中的份量。长大后的你回首,觉得小时候的自己真是一派天真烂漫。但如今的自己,究竟是已然真心看清浪漫的不实际,还是被现实与疲惫击垮了天真,而只能妥协于压抑自己的热情?

在电影里,杰西可以藉着只有彼此瞭解的方式找到对方,并找回那依然炙热依旧纯粹的情感。但在现实生活中呢?

Memory is a wonderful thing, if you don't have to deal with the past.

所以,《爱在日落巴黎时》是最完美的续集电影。它不只用心地铺陈一个故事的后续,交代人物发展并延续系列的质感,且在摄影、取景、节奏及仅有的三首插曲上都表现得令人心醉。在技巧上,这两部电影告诉我们优秀的剧本可以让人物的深度与电影的能量到达多么深层的地方;在心灵上,它们具现了一则已臻完美的爱情,并用时光的无奈捉弄它,再详细地刻画它的反应。

于是我们得到的结语是:很多时候我们只能把握当下的情分,却没有办法掌握未来的缘分。

或反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