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是为他好,对方却不领情?6 题检视你是否有“好人病”,若没设好界线,你的好意对他可能是种压力!

北市联医忠孝院区精神科临床心理师黎姿娴表示,在台湾,职场上或人际团体喜欢强调“我们是一体的”、“大家庭”,薪资福利差就别提了,常见当员工试图讨论权益或工作划分时,公司就强调“不要计较”、“能者多劳”,若员工承担过多不属于份内之事,常只换来一点口头夸赞,甚至有时连口头夸赞都没有。

在家庭中,晚辈快毕业时,亲戚长辈就忙着替晚辈留意工作,一旦介绍工作好像就要对他感恩戴德一般;未婚者则常遇到一堆人作媒,就连已婚的也不放过,频频催促生小孩;生完小孩后还希望晚辈遵照许多教养指示;在都已成年的状况下,家人也可随意进出各自房间,随意使用/翻阅/检查对方物品。


图片|Photo by Elisa Ventur on Unsplash

什么是“心理界限”?

以上事例,每天都在你我身边以不同程度、方式上演,到底该如何避免持续“超负荷”的劳心劳力?黎姿娴说明,首先,要瞭解何谓“心理界限”(Boundary),顾名思义就是每个人在心理上能够接受的极限。

同场加映:邓惠文专文|如何维持长久的亲密关系?建立心理界限,保留彼此喘息的空间

她比喻,心理界限就好比一栋房子的围墙,在自己房子里的东西,别人不能够乱拿,反之亦然;如果围墙是钢筋水泥,那外界的变动就不容易影响到房子里,但若围墙是低矮木栏,一点风吹草动就会有所干扰。

6 问题自测是否有“好人症候群”

到底怎样的人,需要去检视自己的心理界限,是否不够完整呢?

黎姿娴列出以下“6 大特质”,帮助民众自我检视,是不是在无意间陷入了“好人症候群”的陷阱。

  1. 你是好好先生/小姐吗?在多重的人际角色里,你总想当好人吗?
  2. 你为他人的付出,与身旁其他人也遇到类似情境时,显得太超过、太多吗?
  3. 你总觉得要对身旁的人交代或为他们的事负责吗?
  4. 你心里常会闪过“这是我应该做的”念头吗?或是无论被指派什么工作时,第一时间都会答应下来?
  5. 你常觉得疲惫不堪,事情永远做不完吗?
  6. 你觉得你人很好,但都没有得到应有的感谢或回报吗?


图片|Photo by Omar Ram on Unsplash

“恶有恶霸,善也有善霸。”

黎姿娴指出,心理界限不明确的人,较无法正确拿捏人与人之间的分际,常侵犯他人而不自知,反之也容许自己被他人侵犯。

当他们侵犯他人时,会挥舞着“为你好、帮你、替你担心⋯⋯”等大旗,实则却是在侵犯、不尊重他人;若对方试图拉开距离,他们就会用“爱计较、态度不行、拒绝人家的好意、不知感恩⋯⋯”等话语来指责别人,这就是“善霸”。

同场加映:“我明明是好意,对方为什么感觉不到?”善良用对地方是仁慈,用错地方是残忍

善霸的人其实也很无奈,总想着自己都已经承担过多、尽心尽力、做牛做马,“为什么别人还是这样对我?”、“我对人那么好,竟还要被称为‘善霸’?”

黎姿娴说明,多数人对界限的误解,在于认为“一旦我设立界限,就是切断人际关系”,实则不然,我们都被教导付出与善良是美德,但也请记住要做有界限的善良。


图片|Photo by Kinga Howard on Unsplash

设定“心理界限”4 大做法

黎姿娴表示,自我设定心理界限,有如先对外界订好游戏规则,更能区辨人我,哪些事与自己有关,判断该付出到什么程度,才能互敬互爱,关系才能长久。

那么到底该如何设定心理界限,让自己不要变成善霸,也不要被善霸侵犯呢?她提供下面“4 个实际做法”。

一、不为谁牺牲、不为谁担忧,也不讨好谁

所谓的“真心、愿意”就是“我想做才做,一切先问自己想不想”,行为不是为了别人或社会评价,亚洲的文化是群体导向的,为了保有心理界线守护自己,黎姿娴建议,更应该时刻提醒自己,要把“我”放大。

同场加映:不好意思拒绝、小剧场不断,你有这三种“人际关系过敏”吗?守住底线就不怕

这个世上要妥协、牺牲、要退让的事很多,既然要取舍,就更需要明确的界限来守护自己,不管我们选择牺牲什么,依然要时刻记得好好爱自己。黎姿娴指出,曾遇过一些人,会习惯去为他人担忧,甚至在聊天中就会直接对对方说“我真为你担心耶”,更基于这样的担忧进而去做很多帮助他人的事。

但黎姿娴提醒,其实在某些时候,担忧就是越界、侵犯他人而不自知,因为“担忧”本身就隐含着一种我高你低、我会你不会的优越感,当自身基于某种主观判断,而认为对方是弱者、无法做到这些事,所以担忧他人、帮他人做,这通常就是造成人际冲突的开端。

建议以关怀取代担忧,如果认为对方需要协助,请先问他是否需要帮忙、要帮到何程度⋯⋯等等,再决定你该采取的应对方式。相信这样做,能让对方感受到你的温暖。


图片|Photo by Rosie Sun on Unsplash

二、区分事情的轻重缓急、人际的亲疏远近

黎姿娴指出,可以将人际关系想像成一个同心圆,从圆心开始,最中间最重要的部分是自己,越往外延伸,表示对自己的重要性越低,爱己而后爱人,把自己照顾好后,才有能力去照顾好别人。

同时要学习分配时间、精力、金钱⋯⋯等等资源,优先顾好包含自己在内、排序前几名的对象与事物。认清自己的限制,没有人可以全盘的掌握所有事情。

三、标记自己的情绪或身体状态

跟某人相处或遇到某事时,总会觉得哪里怪怪的却说不上来?

黎姿娴建议,这时可以试着问自己:“我正在不爽吗?我感受很差吗?”、“对方做了某事,让我感受到什么吗?”

在当下抓住立即出现的情绪非常重要,因为这是立即的感受正在告诉自己,这件事有问题,该要有警觉心。

同场加映:总是不好意思麻烦别人?亲爱的别怕,试着倾诉“不太好”的自己

四、瞭解法律

法律的存在,就是在界定人的最基本行为规范,法律也是一个界限,略知法律可以让我们评估当前情境,会更知道拿捏界限。

有时善霸会强调自己在做对的事,殊不知所谓对的事,根本有违法的疑虑,是在侵犯他人,若能略知法律,可以帮助我们用新的角度看待眼前的闹剧,心情跟着海阔天空。

黎姿娴提醒民众,最重要的还是要记得,一定要好好爱自己,先建立并划出轻重缓急、亲疏远近的心理界限,有优先照顾好自己的观念,才能更有余力去照顾其他重要的人和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