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迷时常谈多元、公平及共融(DEI)如何落实于职场环境,而所谓职场,多半指涉企业职场,然而仍有许多特殊的场域需要额外讨论,医疗健康领域便是其一。

究竟 DEI 对于医疗保健、医护现场为何重要?以及,究竟如何将 DEI 的观念落实、贯彻于这个过去由单一性别(男性)主导的重要领域呢?本篇文章将一一拆解,并提出可行的改变方针!

2011 年,行政院提出《性别平等政策纲领》,列举七大核心议题,而“健康、医疗与照顾”便是其一,在该论述中,强调于健康、医疗与照顾政策中全面融入性别意涵的重要性,它将有助于提升医疗照顾体性的性别敏感度,并且有助于积极推动性别友善治疗、提升照顾环境等,可以说是台湾医疗体系关注多元、公平与包容(DEI)的第一步。

如今,十多年过去了,DEI 于医疗现场的重要性在 Covid-19 疫情后达到巅峰。根据美国人力资源管理协会资料显示,在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后,有约 30% 的医护人员离开医疗工作现场,全球的医疗环境持续面临工作满意度下降、功能缺乏等现状;而根据卫生福利部 2022 年的统计,显示台湾医学中心的医护人员流动率达 27%,医护比持续高于国际标准,成为台湾医疗现场的隐患。


图片来源|女人迷

DEI 的医疗环境,将成为下一世代医疗人才留任的解方

根据科学与医疗数据资料库 ScienceDirect 研究指出,“多元(diversity)”价值在当代愈来愈受到重视,从 1990 年至 2000 年初,主要体现于企业之中,有许多企业意识到人才组成的多样性及包容性,将对推动企业文化与战略起到相当大的作用,具备人才多样性且扩大包容性的企业,除了更容易留住人才之外,更提高了其解决问题的能力。

而在医疗保健领域,多元价值更为重要。为什么这么说呢?

实施多元、公平及包容(DEI)相关政策,将提高医疗从业者的“敬业度”及“留任率”,在解决问题及盈利能力上也预期有大幅的进展;同时,在医疗保健领域更为显着的是,实施 DEI 政策将以助于保障相关利益者的权利,包括医疗从业人员、患者、学习者及研究人员。


图片|女人迷总制作人张婉昀

女人迷总制作人张婉昀于 2023 年与医疗界首场多元共融论坛上提及,2030 年台湾将会迎向 3,500 位医师缺口;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2022 年的调查显示,全球在 2030 年则将面临 1,000 万名医疗人才缺口,因此跨国抢医疗人才的情况将可以预期,台湾与全球面对全新的情势与波澜,下一个世代的解方又会是什么?

延伸阅读:未来医疗的多元共融:从全球到台湾的趋势数据、多元共融解方

“根据女人迷 2022 年多元共融千人大调查显示,有 96% 的受试者认为一个组织有没有‘多元共融’的文化与政策,是他们决定是否加入的重要关键,”张婉昀表示,包括麦肯锡在内的国际调研组织皆有报告指出,实施 DEI 政策之组出,预期在整体效率上提升 4 倍以上;而六成以上的人表示增加对组织的归属感,DEI 政策实为当今医疗人才流失问题的重要解方。

主动询问、支持,才能逐渐滚动出更 DEI 的模式

在全球各大产业逐渐无法忽视目标(SDGs)的现况之下,DEI 政策直接回应了企业在社会责任(S, Social)及组织治理(G, Governance)两大 ESG 面向。张婉昀表示,“未来 10 至 20 年内,高龄化、慢性疾病化、医疗人力缺口等问题,将会对于人类续存带来很大的冲击。在这样严峻的条件下,台湾每千人里头便有 66% 的医护人员有离职的念头,而决大部分的原因都与多元共融有关。”

医疗体系对于年资、性别、生命阶段等各方各面的共融,将有效地创造具备安全感的空间,“至于要如何让医疗现场的工作者感到自己的‘感受’被重视,甚至提升工作成就感、归属感?”

张婉昀提出三个方向:“首先,得创造 DEI 的沟通环境,让医疗人员感受到自己的意见是被邀请,且被倾听的;第二,采用 DEI 留任制,使不同背景、年资、性别的员工可以获得公平的福利;第三,采纳 DEI 排班制度,使制度可以支持各个不同生命阶段的职员永续发展。”


图片|女人迷总制作人张婉昀

而在展开实际的 DEI 政策之前,现任立法委员林静仪也强调梳理现况的重要性:“先做性别统计,才有办法进行性别分析,也才能够打造有效的 DEI 政策。”

林静仪表示,在医疗体系中最有效导入 DEI 政策的方式,便有赖一个具备意愿的领导者产生,“作为具有决策权力的人,主动询问、提供、支持是最快的模式,我们讨论的不只是医疗体系中弱势性别的权利,还包括如何让男性放心地参与家庭照顾,主动针对需求提供解方,才能逐渐使医疗体系的文化与模式做出调整与改变。”

“我们有能力、有权力说话的人,要把 DEI 的可能性领导出来。”—— 立法委员、妇产科医师 林静仪


图片|林静仪医师 / 立法委员

从个人推进组织,使组织影响个人

从留任到招募,DEI 应落实于每一个关乎于“人”的流程之下。张婉昀表示,企业是否具备多元背景的招募关对于 DEI 招聘而言是相当重要的一环,“多元背景的招募官可以有效屏除无意识偏见,让更多元背景的新血加入到医疗环境里头,让所有人感受到‘多元价值’备受尊重,并在工作里头找到自我认同感,但凡所有领导者都乐意去创造且实践这件事情,DEI 的推进也就得以更加顺利。”

当然,在此之中,确实仍有相当多的痛点及阻碍,其中最显而易见的,有其以下三点:

  1. 组织具备导入 DEI 政策的念头,但缺乏相应技术、知识与支援,因此很难开展。
  2. 感知组织内多元性需求需要相对高的敏感度,然而现阶段组织领导者的敏感度不足,美意容易酿成危机。
  3. 在医疗产业,DEI 可以说是全新议题,即便国外有案例可供参考,然而仍会有在地经验落差等问题。

为解决三大问题,女人迷内容总制作人张婉昀提出可引导出正向循环的“I Model”,透过关键角色的赋能,让该领导者了解到什么才是具备“共融力”的领导能力,同时创造使员工安心的工作环境,并以 DEI 的视角去促进正向的医病关系,引导出全新的共融文化,此为第一个 I(Inclusion,共融);再者,让个人在这样具备共融力的组织下成长,增加每一个参与者的影响力,这视为第二个 I(Impact,影响力);最后集结组织当中的“个人”,传递打造 DEI 环境非领导者的职责,而是每一个“我”共同参与而来的,此为第三个 I(I,我)。

“I Model 是一种正向的循环,可使组织内所有的‘个人’感受到价值与实践,使其更愿意投身于组织,而组织也更愿意培养个人。”


图片来源|女人迷

让每一个人,过得更舒服一点

最终,在医疗体系之中落实 DEI 的政策,对于社会整体的正向发展,人类在健康、医疗照护上的永续可起到相当的作用。医疗体系的 DEI 要能落实,最终才可能回馈到改善患者的医疗效果,阻止因语言、种族、文化障碍而排挤医疗资源,组织对于 DEI 的认知与多元的观点也将提升医病关系、医疗满意度,并解决更多复杂的医疗纠纷。

根据 2010 年医学研究所的报告显示,多元观点将可以提高患者满意度、减少在医疗研究上“代表性不足”的问题,同时也能降低卫生系统的成本与开支,无论是患者、医疗人员、学习者、研究人员都受益于具备 DEI 政策的医疗工作场所。

从学习者(潜在医疗从业人员)的角度来看,多元的培训环境可以改善学习的结果,促使其积极思考、具备同理心,并饱满其参与及工作的动机;同时,在多元化的医疗场景中,亦可拓宽医疗工作者对于种族、宗教、民族、文化相异性的理解,更能好好地提供相对应的支援,在不同的环境中感受自在、展现效率。

“由此可知,‘多元’是一切的基础,”林静仪医师提及,“如果一个工作场域没有‘多元’,则没有机会谈及‘共融’,如果相关者(尤其是领导者)没有站出来表示‘在意’,那么需求就没有办法被好好地接纳与理解。”

林静仪医师表示,疫情之后是医疗产业发展 DEI 政策的重大契机,“人类跨越了原本的生活模式,阻断了国境的阻隔,这些可能性愈被打开,改变也就愈有机会发生。”未来,多数已开发国家面临少子及高龄化的危机,在这样的社会现况底下,产业需往 DEI 发展。

因为家庭照护模式的改变,每一个人的自我实现皆非常重要,当我们走入一个多元化的世界,人口状况、经济模式、产业的动力模式都会被迫往更多元、融入的方式思考。在下一个世代,除了关注少数性别的权利,男性的困境也该被拿出来讨论,当环境、经济、时间的弹性和需求被平衡支持的时候,每一个人,才能够过得更舒服一些。


图片来源|女人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