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全球读科技领域的学生及从业者,多半以男性为主。虽然行政院已经将“性别平等”纳入我国的重要议题,但除了靠政府推进外,我们或许还能做点什么⋯⋯

文|程佳德整理、洪文玲校订 / 台湾女科技人电子报编辑部

2022“女科技人大会” 学界论坛:展望性别平等的学界

  • 林敏聪 国家科学及技术委员会副主委
  • 周家蓓 国立台湾大学土木工程学系特聘教授兼副校长
  • 周倩 国立阳明交通大学教育研究所终身讲座教授兼伦理长 
  • 谢小芩 国立清华大学通识教育中心教授 [共同主持] 

主持:胡心卉(国立台北科技大学电子系教授)

“性别平等”是行政院 111 至 114 年施政的重要议题,大专院校也需要参考如“性别化创新”提出的三大面向,持续在各方面推动性别主流化。

而要推动性别平权的议题,我们需要理解其背后复杂的结构与观念,这将是一个长期的体制内外的公民运动。

回到自我,记得对自已温柔善良,也启动对外的沟通与结盟,如各校成立的女科技人社团,及本次的女科技人大会。


图片|2022“女科技人大会”学界论坛讲者;台湾女科技人学会 提供

国立清华大学通识教育中心 谢小芩教授:与时俱进的性别主流化

学界主要任务是“人才培育”与“知识生产”:人才培育对象包含学生以及老师;知识生产的核心内容则是教学研究。

教育部与经济合作发展组织的调查说明,目前全球主要国家的科技领域学生,都是以男性为主;另外以台湾调查 110 学年度“工程及工程业学门”教师性别比例,也是严重失衡。

对此,行政院已将“性别平等”纳为 111 至 114 年的重要议题。

相关方向包含“促进公私部门决策参与之性别平等”、“提升女性经济力”、“去除性别刻板印象与偏见”、“防治数位/网路性别暴力”、“促进健康及照顾工作之性别平等”、“打造具性别观点的环境空间与性别创新”。

以“性别化创新网”为例,说明三项重要的策略:“修复(女性)数字”、“修复机构”以及“修复知识”。

同时,大专院校也需要持续在各方面推动性别主流化。

猜你想看:K-POP 中的“男性杀戮”:从 Peek-A-Boo 到 TOMBOY ,性别刻板印象谋杀


图片|谢小芩教授;台湾女科技人学会 提供

国家科学及技术委员会 林敏聪副主委:重新思考学术优越的定义 

为什么性别平等在研究系统中很重要?

因为那是“基本人权”,也因为是基本权利,所以我们需要重视它。

提倡性别多元性的同时,也是告诉社会欣赏彼此的差异,相信创造力也会因此更丰富。

影响范围可以包含:增加多元的研究观点、公共议题的讨论以及跨域创新的整合。

根据教育部及科技部(现“国科会”)的统计,110 年学界的科研女力有很严重的“管漏现象”,越靠向学术界顶端时,女性人数越少,男性相对增加,这可能是结构出了问题。

结构成形于我们的文化与社会,我们需要对它进行反省,这也是国科会推动性别科技政策的理念:从学术自由/自主及进步价值出发,通过政策的改变,最后达到创造多元包容的社会。

各领域的学者需要一同重新思考“Research Excellence”的定义,这不是只单纯在既有的研究上纳入“性别研究”思维,而是对整体研究结构的反省。

例如“原本重视的研究题目、技术、贡献等,为何被认为重要?

而“不被认为重要的内容又为何不被重视?”我们需要反省这个认知。

国科会近两年有许多推动女性研究员支持的重要改变。

包含提供连续五年没有申请研究计画成功者,额外的研究经费申请,也提供生育期间的女性研究员人力支援及时程弹性,总计将近投入 1 亿多的经费,补助女性研究人员回归研究工作。

要推动性别平权的议题,我们需要理解其背后复杂的结构与观念,这将是一个长期的体制内外的公民运动,例如本次大会也是一次体制外的运动。

同场加映:在政治场合高呼女权之后:但“性别平等”是你的信仰,还是广告工具?


图片|林敏聪主委;台湾女科技人学会 提供

国立阳明交通大学教育研究所 周倩伦终身讲座教授兼伦理长:从组织到个人的实践

从学界展望性别平等,从一位参与行政、教学、研究等各层级的学者经验出发,提炼出三个问题:

1. 如何督促国家级科研环境的性别平等机制?

周伦理长今年接下了国科会“研拟科研学术领域性别化创新操作指引”计画,将针对研究补助组织的结构/决策、研究审查机制、研究/创新执行,三个面向确保性别平等的作法。

实际产出将会有相关指引、手册及推广活动。这个计画目的在于整理促成优质的整体研究环境,就像是一个园丁一样。

2. 如何在朋友及学生间增进性别平等?(机构鼓励支持)

周伦理长的团队经营方针为“人才为本”,支持个人持续进修。

打造团队为“幸福企业”,允许弹性工时,在能力范围内也会尽量提高员工的薪资加给

团队需要好的楷模,因此“提供楷模”也很重要。

以阳明交通大学为例,台湾与科技人学会林满玉理事长在阳明交通大学发起 Women@NYCU 群组,这是鼓励机构开始注重“女性”一个很好的开始。

未来也希望以人社中心为主轴,在学校举办“女研究者培力”的讲座,培养女性研究者认识学术研究的方法。


图片|周倩伦理长;台湾女科技人学会 提供

3. 成为学者后如何实践性别平等?

身为学者,工作时间很弹性,但其实很常是“变形工时”,而且同时要兼顾许多角色。怎么办呢?

周伦理长期待学者保持高尚品德(道德感、廉耻心)、温暖的态度、丰富的学养、进步的勇气,成就自己也成就他人。

为你献上:为什么学术场域,升官的大多是男性——女生们都去哪里了?

国立台湾大学土木工程学系 周家蓓特聘教授兼副校长:对自已温柔善良,启动沟通与结盟

首先,为什么女性要讨论“工作与生活共荣的职场”的问题呢?

因为女性的特质是柔软、细致且身份多元,尤其传统中的女性右有许多家庭的桎梏,这让男女在起跑点上就不一样。

因此我们需要讨论如何在生活与事业多重且复杂的关系中,找到平衡与融合。

前面两位讲者以其自身于组织中的经验分享,周副校长则更微观地分享她在生活及工作上的一些想法。

在过去参与外交工作时,习得许多沟通的技巧。

沟通调节的首要要件是要设想“对方想要什么”,我若退让也能让对方「体谅我要什么”,沟通是需要方法的。

对于难以“放下”的女性朋友,建议寻找分工的夥伴,对人(伴侣、子女、公婆)或对事,都需要好夥伴。

工作上,要有效地控制压力,专注眼前、不轻易增加工作范围;不知道怎么结束的人,不要轻易开始。

记得要给自己一点空间及时间,例如睡前追剧,那是犒赏;她跟着大女儿做陶,那是留给自己的放松时刻。

最后感性地提点,对自己温柔一点、善良一点,如果生活有矛盾与挣扎,认真面对它、寻找解法,找到适合自己的良方。


图片|周家蓓副校长;台湾女科技人学会 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