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想要改变却又害怕的你,如何在生活里找到勇气?那些缺乏自信的关键,究竟来源何在?透过心理师的真实谘商经历,为你找到打结的真相。

许多人在工作中迷茫着,或在迷茫中工作着。

其实人们很想脱离、超想改变,却又因为害怕与焦虑而不敢去改变。

你也是其中一员吗?

谘商工作里,我蛮常遇见的是对工作内容感到厌恶、对人际关系不适、对薪酬待遇不满的一群个案。若我们先悬置原生家庭与人格之类的大学问,主要困住他们的,其实是对“改变”的恐惧。

恐惧是合理的,因为没有人能保证能顺利换公司、转跑道,更没有人能保证新环境的人际及薪酬就会符合理想,但有时候简单地归纳,问题仍是出在“缺乏自信”。


图片|Photo by Brooke Cagle on Unsplash

好比一位个案好几个月都在抱怨工作,她不相信以她从国外毕业回台不久的学经历,能找到一份比现在 35K 更好的工作。但几个月下来,我提醒她其实可以多去尝试,问题并不是出在能力或经历,而更像是她对自己缺乏自信。

她不认为我是对的,但一个月后,她便高兴地跟我说自己找到一份更贴近她的本科,薪水还涨到 40K 的工作。

有时候,勇气并不在准备的过程中累积,而在踏出去的那一刻才获得。

又有一位个案,他在好几次面对多家公司邀请面试时,总会跳过大公司,选择他原本以为很有发展空间的新创公司,最后却都自讨苦吃,只想赶快离职。

在我以及他的朋友眼中,他其实是一位聪明又有交际手腕的男士。

后来我分析,发现问题可能出于他不敢去“选择自己的天赋/在原生家庭早期被发展的能力”的相关工作。

我从没有听说过──至少就来到谘商室的个案而言,有人希望跟自己的父母一样,哪怕只有一点点类似。

延伸阅读:别再自责了!让萨提尔模式陪你面对不完美,从“成长型思维”开始改变人生

但按照自体心理学的观点 [1],人们许多天赋与才能的原型、雏形、根源,无可避免来自童年与父母相处的经验。

他的父亲是位商人,他认为商人都是伤人的,所以他埋没自己从小就默默培养的商人触角。

她母亲是个只会占别人便宜的“花瓶”,她认为这种女性是可憎的,便忽略了自己不单只不是“花瓶”,更是一朵聪慧的可爱鲜花。

我认为在“缺乏自信”背后,更深层的是人们“困在自己想像出来的恐惧”之中。我们恐惧未知,为它加诸“我办不到”的恐怖色彩,又更恐惧于自己与父母相像,所以把“我能办到”的能力都排拒、封印起来!


图片|Photo by Christin Hume on Unsplash

最后,我想谈一种貌似与上文相反,却也是值得好好思考的破框方向:坚持自己的独家性!

日新月异的网路世界,太多人与事在告诉我们“不改变、不跟着潮流走,就会被时代淘汰”的声音,传统、价值、独有的东西,彷佛都不再值得坚守,但谁又能保证“跟着大方向走”不会是一条失去格调、迷失自己的歧路?

我想借香港歌手谢安琪演唱、林夕填词的〈独家村〉(2014)来表达:

我相信自求多福  只想贩卖与众不同
若你为求风光去鞠躬  祝福你成功

这小店就如美梦  不想因应恩客易容
就算将过得很穷  卖它仅有的种

你怪我不够笑容  不懂跟风变通
难及你没原则  牺牲那初衷  随旧情断送

每个人身上,都有一些与众不同的独特性,这可能是指能力、性格、经历、品味、感受性等等,如果我们只为求得一种广泛,或是流行的认同与看见,就轻易去改变自己、跟风整装易容。即便成功了,往往也只是牺牲了原则、忘记了初心、与自己的情感断离。

盲爱和自爱不易两全  让我忍痛一刀就这么两断
没法跟你轻轻松松  假装卿卿我我  只好放手
守护我的独家村


和你同做过的美梦发完  让我一个  拥抱互相许过的夙愿
任你毁我夸我  自甘孤僻  都不要自尊心给折损
请你圆滑的嘴脸  别拿幸福来规劝

盲目追求改变、顺应潮流,会不会只是代表我们不会自我珍惜、疼爱自己的独特?

如果真的要经营什么,那会是那些让我们与别不同,因此引起大众与社会目光的独家村吗?

过去,许多人想要改变别人,就会谩骂说“请你放下你无谓的自尊”,而年少懵懂的我们,因而容易内化这些观点,认为自己就是太固执、不会变通、不够适应社会。

延伸阅读:为你挑片|网路世代“人言可畏”?《阮玲玉》:用尽全力活着,就是对流言蜚语最好的反抗

然而,当我们逐渐长大,人生阅历丰富了,难道不也意识到过去许多旁人的指指点点,不过是一张“我只是为你好”的圆滑嘴脸,其实牺牲掉自尊,亦从未换来多少幸福吗?

各走各路如试炼  不知你或我  更安然
无悔未曾可将你改变  都不被你污染

这两句〈独家村〉的最后歌词,为我而言,也道出了精神分析师 Kristeva 定义的“反抗”(revolt)精神,是在邀请我们:

  1. 回返(return),那些本源与初心、动机与热情。
  2. 对权威与禁忌作移置(displace),即不被其污染。
  3. 保持适切的可塑性(plasticity of the proper),非空守过去,而是在所回返的本源之上继续试炼,以走出自己的独家路。

我很认同一个观点:幸福,存在于反抗精神之中。

敢于破框,勇于反抗,虽不必换来世俗的成功,但必然会带来心灵空间的更新。又或者,我们也应该尝试去为“成功”找出自己的定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