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工作选择中迷惘、在职场上不被友善对待怎么办?Google 台湾人资长吕亚樵 Vanessa 与你分享她三十岁前后的职涯经验,教你突破自我设限。

吕亚樵 Vanessa,Google 台湾人资长,职涯中的第一个十年在新闻和金融业中探索、突破自我设限,第二个十年跨进人资领域,曾就职于渣打银行、微软、LINE,现任 Google 台湾人资长。

丰富多元的经历之后,她期许下一个十年,自己能支持企业工作者在职场找到成就感,保持终生成长动能,发挥正向影响力。

三十岁前曾多元尝试,最后相信直觉,人资就是适合自己的职业

现在这个年代,已经不是大学毕业后选定一份工作,然后就做到退休。职业选择与个人生涯发展,每一年都更加多元,然而越多的变动,也易带来越多的迷惘。我们问 Vanessa,当初是怎么决定好人生方向?

思考中,Vanessa 彷佛掉入了初入社会时的回忆,在三十岁前的她其实没有特定目标,职涯选择往往随兴所至,因此工作从媒体业到金融业,从新闻编辑到外商银行业务、专案管理。喜欢接下不同的任务的她,就在每一次的挑战中获得成就感。

“转换产业和职务的过程中,都像用一次一次的跨界实验释放讯号,在雷达上感应探索,看看前方还有没有令我惊喜的新发现!很幸运的是,我的努力付出都能在任务完成后,取得成就感。”

Vanessa 如此为自己的二十代做总结,但她也强调当时总隐隐觉得这些短期的成就感,没有带来长期的“意义”。


图片|Photo by Patrick Perkins on Unsplash

当时红极一时的电影《练习曲》中有一句台词:“有些事现在不做,一辈子都不会做了”影响到了 Vanessa,于是,在面临人生的关卡加上一直以来的留学梦,令她决定按下了职涯的暂停键,到美国念 MBA。

留学期间除了学习之外,更多的是对于自我的探索。那段时间的她踏上了寻找归属感与意义的旅程——我是谁,我想做什么职业,我能做什么职业,哪里是我的家,我想为谁努力,谁在乎我,我想当什么样的人?

这些对人生的探问,一再地追着她,而她也在不间断的摸索之下,从一场职业适性测验中找到了一丝头绪:人力资源策略夥伴(HR Business Partner),这让 Vanessa 感到惊奇与有趣,“这个选择既能延续我对商业运作模式的实务经验和理解,又能用企业策略强化人才策略,看似合理,但充满挑战。”

在三十岁关卡的面前,Vanessa 决定相信直觉,放手一试!


图片|Vanessa 提供

遇到人资领域的多元问题

Vanessa 说三十岁后跨界转行最大的挣扎,其实还是在自己如何陪伴自己度过从外行变成内行的过程。

“三十岁不是二十岁,我告诉自己变内行的速度要快,变内行的品质不能打折甚至要有 MBA 的水准。回顾当时克服挑战的最重要的具体行动,就是有纪律地进行自我觉察。”

Vanessa 口中的自我觉察是,每一个周期预留固定长度时间,确认目前工作跟自己追求的长期意义是否保持一致、短期目标为何、目前执行进度如何、情绪感受如何,是否需要做工作量调整或情绪调适。

Vanessa tips 每个周期的自我觉察

  1. 确认目前工作跟自己追求的长期意义是否保持一致
  2. 短期目标为何
  3. 目前执行进度如何
  4. 情绪感受如何
  5. 是否需要做工作量调整或情绪调适

崭新的跨界/跨行实验,虽然起步颠簸,从外行转内行的过程极度挑战,但和过去不同的是,转行后所有短期的成就感,都能一点一点累积成工作带来的意义感,“这也让我一脚踏进 HR 之后就没离开过,甚至随着经验积累,能迸发出更多的创新。”

你会喜欢:Google 内向领导者曾敏惠专访:委屈会反噬,不委屈自己,就能打造多元共融团队

在美国工作时,亲身经历多元共融的不足

既然决定好了人生方向,就要背起行囊上路。在美国公司实习的她分享,每一次的专案分组,都是一次心灵冲击,体会到格格不入的窘境。

“我当时感觉自己不属于这个办公室,连坐在自己的位置上,都会担心周遭的同事怎么想,怎么跟我互动。”所幸这些困窘,在一位前辈友善耐心的引导下,逐渐化解。

前辈会花时间与小组的每个人互动、了解背景、建立关系,在分配完工作之后也会定期关心进度,并解释这些工作最终可以解决什么样的结构性问题。

这些让 Vanessa 心里踏实许多,也开始用实际的行动来消弥自我怀疑与不安,降低对陌生环境的戒心和不适应。她渐渐主动去跟其他同事交流,不只是日常打招呼,更是在专案讨论时也展现出自信,更勇敢地提出自己的观点。

有了亲身经验后,更懂得“多元共融 DEI”的重要性,与它所带来的对公司及个人的好处。


图片|Vanessa 提供

Vanessa 建议我们每个人能多关注职场环境中属于少数的夥伴们,更主动地在工作的大小环节中,想到他们、提到他们。

“只需要一个小动作,我们就都能为职场增加温度,增进归属感。就像当初我遇到的那位前辈一样,为当时的我建构了第一圈安全的环境。”她微笑着说道。

Vanessa 了解企业文化的形成,需要时间,也需要激励因子,她也将这些年的学习与体验,带到 Google 里实践。

Google 致力打造一个“让每一位工作夥伴都能自在地做自己,拥有归属感”的企业环境,超越传统男女、种族、肤色等分类,创建安心的工作场域,鼓励人们积极主动表达自己的需求,自在地做自己,自信地追求成就感。

Google 也会在年度员工调查持续询问工作夥伴,是否认同公司是一个“让所有类型的员工都可以充分发挥所长获得成功的地方”,让公司上下公开透明地追踪数据趋势,不间断地进行改善——让“归属感”不只是口号,而是落实成员工的日常。

延伸阅读:女人迷 x Google 性别骇客松颁奖典礼:当责与终身学习,成为一个不怕迷路的人

虐心职场疗愈解方,心痛心累的充电 3 方法

在女人迷今年五月做的“职场虐心大调查”中,收到 1,894 份填答,其中高达 73.5% 的人感到职场虐心,主因包含工作内容低成就、工作与生活不平衡、公司缺乏沟通管道与文化。我们也问问 Vanessa 针对台湾的职场文化,有什么样的观察?

对这个问题,她心有戚戚地描述:“在以前,我们的教育和社会氛围鼓励追求安定,重视实务和执行力,这确实是很重要的能力没错,但也同时让我们对于挑战现状有更多的犹豫,更强的不安全感,”如果缺乏弹性的公司政策,容易令员工面临成就感不足,或是不敢解决工作上的问题而产生空转的状态。


图片|Photo by John Schnobrich on Unsplash

同场加映:【CFG 第一课】Womany x Google 产品经理常见问题:跨部门沟通、向上管理怎么做?

如果真的落入上述的工作环境,我们也会想知道,如果真的职场虐心,自己可以怎么办?

Vanessa 大方分享 3 个修复疗愈步骤,给女人迷读者在心累时能好好充电:

1. 暂停

如果今天一个人的状态已经到了心痛心累的程度,Vanessa 说“暂停”是她第一个会做的事。而暂停并不是逃跑、回避、或拖延,而是让强烈的情绪沉淀,沉淀过后再回头与问题共处。

2. 反思

等到情绪稳定后,就能用简单的问题进行反思,思考这次的心累或心累是否为一时的事件造成的,是暂时性的呢,还是长期的结构所致呢?如果职场氛围会大幅度地影响工作,那是否需要尽快采取行动?

3. 跳出框架

把自己想像成空拍机在空中俯瞰地面一样,将自己抽离,从阅读书籍、观看影片、参与座谈等多元的方式,客观地参考其他做法,放大感知和眼界。

“如此累积一段时间的见闻后,再回头与那个让人心痛心累的问题相处一下,可能就会有非常不一样的想法和作法哦!”Vanessa 笑着回答,那是多年经验所累积出的自信,因为她亲身实践过,知道这些方法真的有用。

从初入职场的迷惘,到三十岁后的职涯新选择,Vanessa 为我们演绎了更多元的学习与职场相处,将多元共融化为生活实践,让它成为人生一辈子的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