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资小周末”的创办人卢世安出身保险业,却抱持着多元发展、勇于挑战的精神,跨足人资领域、不断在职涯上做出突破,不仅是全台最大人资交流社群的幕后推手,也是许多想要转职的人心中的模范!

文|女人迷编辑 Haoting 皓婷

卢世安,全台最大人资社群“人资小周末”的创办人,人称“人资传教士”。虽然是保险业出身,但抱持着多元发展、勇于挑战的精神,不断在职涯上做出突破。

“当时社会对生涯、职涯还没有特别强烈的意识,多数人信奉‘职业命定论’,读什么科系就做什么工作,像我这样转换跑道的人,真的不多。”

回想起刚出社会的第一份工作,卢世安担任保险业行销企划,负责开发通路,当中包含银行业的合作,同时也在执案的过程中,渐渐发展为企业训练的业余讲师。

“保险是可以做一辈子的行业,我的同学们大多都在同一行待到退休,我是比较特别的那一个!”卢世安笑着说。


图片|卢世安 脸书

跨域转职期,自主学习不间断

34 岁那年,卢世安受到直属主管的推荐,在公司旗下的电销公司担任内部训练小主管。勇于接受挑战的他,也把握机会涉略组织的不同工作,奠定日后成为专职人资工作者的基石。

“我觉得人资有很深的助人性质,可以帮助人们在组织内更好、更强的发挥;人资专业也具有可累积性,不像行销要不断学新的东西,不然很容易被时代所淘汰。”

卢世安说,人资专业是由长期对人的观察来提升敏锐度,且有了经验的加持,会有越陈越香的感觉。

不过他也强调,不管身处什么行业,都还是需要具备与时俱进的思维与学习能力,“举例来说,现在的人资招募会依靠社群,下一波可能会借助 AI 的力量,如果不愿意学习新的科技,就很容易跟不上世界的脚步,接着就会被淘汰。”

卢世安回想转职期间,自己有 3 到 5 年的疯狂学习期,不仅返回校园报名学分班努力进修,也积极参加北台湾有名的人资社团和聚会,藉由刻意认识与行业相关的人,来建立属于自己的人脉网络。

“班上有 9 成的同学都是非人资专业转职过去的,所以大家都非常渴望交流、力求进步!”

那段时间的累积,也成为卢世安创立“人资小周末”的养分,让他在日后能邀请不同领域的人才来演讲,“我希望藉由这些分享,让大家吸收到可以马上应用的实战技能,工作起来更顺手!”

现在,人资小周末是全台湾最大的人资交流平台,定期请来业界的顶尖讲师,于周五晚间举办讲座、促进人资工作者之间的互动和对话。

组织成员超过 11,000 人,活动累计参与人次达 35,000,线上直播总参与人次更超过 60 万,有效创造出独一无二的人资生态系,帮助建立人与人之间的连结。

延伸阅读:专访“只要有人社群顾问”陈思杰:用社群与数位行销,为台湾社会带来正向改变


图片|卢世安 脸书

不够共融,源自缺乏有效沟通

多元共融职场是现代趋势,也是许多人资夥伴最关注的议题。

卢世安回忆自己在苏黎世产物保险公司工作时,某年一位新上任的外籍总经理拔擢了许多夥伴,当中甚至有 6 成的一级主管是女性,如此罕见的情况令他印象十分深刻。

他分享,其实“多元共融”的精神对他来说并不陌生,因为这项概念早就被涵盖在管理学科“组织行为学”的“企业公民行为”里,鼓励组织成员资讯共享、勇于讨论,而卢世安也形容自己是非常遵守“企业公民行为”准则的人。

“但也必须承认,并不是每个人都奉行这样的思维。”一次会议结束后,卢世安被当时的主管拦了下来,质问他:“为什么总是先以公司的利益为出发点,而不先替部门的运作着想?”主管的言论,让令他十分惊讶又有些摸不着头绪。

在他的观念里,任何决策都应该以公司的发展为第一考量,而主管的一席话则忠实呈现了何谓“谷仓效应”,意即组织内过度分工,导致部门之间资讯不流通、太过独立运作,让他意识到公司内部可能缺乏有效的横向沟通。

后来他才明白,自己的建议会让部门投入更多的资源,却不见得会得到额外的奖励,这样的情况并不是主管所乐见的。

尽管心里有些委屈,他还是私底下向对方道了歉,并且暗自下定决心,往后不论碰到什么事情,都要求自己考量不同层面,让自己提出的每个解决方案,能尽量满足不同角色的立场。

延伸阅读:专访 Tara Robertson:我们或许不是一个完美的组织,但必须让人感到尊重


图片|卢世安 脸书

“非以工作为核心”的交流能增强连结

女人迷“2022 职场虐心大调查”中,有高达七成的人感到职场虐心,主因包含“工作内容低成就”、“工作与生活不平衡”和“公司缺乏沟通管道与文化”。针对上述三个原因,在卢世安分别分享了自己的观察。

他认为,企业发展有限、组织分工过于细化,是造成工作成就感低落的主要原因──多数企业有“稳定性怠惰”的倾向,习惯让员工待在熟悉的位置上。

若没有刻意进行组织变革,日复一日,工作挑战度和学习空间降低,也容易影响员工对职涯发展的满意程度。

在工作与生活的平衡上,他则举了朋友的经验为例。

这位朋友在金融业里担任跨国专案的负责人,与日本、香港、新加坡等不同国家的夥伴协作,只是每到晚上六、七点,其他国家的同事都下班了,只有他必须一直工作到九点才能离开。

“这也需要大家一起来思考,工作责任制和个人生活的界线是什么?这样的制度是否合理?”

在他眼中,职场一直在变,特别是疫情对职业型态带来很大的变化:“有越来越多人经营斜杠身分,不仅收入更多元、报酬更高,工作和生活也能有效平衡,不失为一个好办法!”

而近年来流行的“教练式管理”,则为企业缺乏沟通管道与文化提供解方──组织领导者和夥伴之间“非以工作为核心”的交流,能增强成员之间的连结、更有机会弥补传统企业里的对话空白。

卢世安描述自己对“好企业”的想像:“大家很忙碌、很挑战,但是工作得很快乐,这才是最重要的!工作太轻松不是好事,表示公司经营上可能出现问题,在个人的学习和成长上也有会所限制。”

同场加映:企业如何创造多元共融的沟通?钱慧如:主管不需要说服员工,深层倾听就好


图片|卢世安 脸书

迎战职场心累的三个充电方法

身为在职场打拼多年的过来人,卢世安对于职场心累的感受颇有共鸣,也进一步分享了三个能帮助自我修复的充电方法。

1. 发展个人嗜好,适时切换休闲模式

发展工作以外的休闲活动,能让人进入另外一种学习状态,像是尝试不同类型的运动、到户外踏青。

“想要在个人的独立性跟团队的共融性之间寻求平衡,脱离工作状态进行舒压是很重要的!”

2. 加入喜欢的社群,寻求共同团体

社群时代,每个人都有机会透过参与不同团体,切割出不同的人际脉络,甚至创造很多“弱连结”,结识职场以外的朋友。

站在人资的立场,卢世安笑说:“会帮你找到下一份工作的人,会是你料想不到的人!”

3. 不过度在意疗愈自己,而是关注如何变得多元

适当的疗愈能帮助找回内心平衡,但卢世安建议人们更该思考,怎么样让生活、工作、学习等不同的人生面向更多元?努力创造“综合性”的效应,才是面对职场心累心痛时,有效培养正能量的方法!

试想有一天在职场上受到了挫折,若是一个活得精彩的人,他依然可以在生活、朋友或其他学习领域中找到成就感与归属感;

不会因为单一面向的失败就觉得人生崩坏,反而有机会从其他地方重新建立自信,甚至找到解决办法,不会轻易地被眼下的困难所击倒。

步入职场三十几个年头,卢世安从金融保险跨足人力资源领域,靠的不只是满腔的热情,还有学习不懈的良好习惯。

如果你也面临职场中让人心痛心累的情况,拥有开阔的视野、勇于接受挑战,善用社群与人脉资源,就借助“人”的力量,来帮助自己走出一次又一次的困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