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如何有更好的职涯发展?又不让国家少子化?台湾杰出女科学家奖得主李秀敏提出解决方法:让公司旁有“品质良好的幼儿园”!

文|陈睨

如果你希望遍地都是受过高等教育的女性人才,她们可以拥有生涯规划与全力以赴,兼且你又想要解决少子化的问题,最好的方式,就是让高等教育和职场边可以有“品质良好的幼稚园”。

这是我生完小孩第一年时的心得。

去年,因为我实在没有办法好好多角化,照顾已经逐渐像是个迷你人类,这个会跑来跑去抱住妈妈大腿,却未满两岁的小朋友,成为我在硕士的课程必须休学一年的理由。

前一阵子为了孩子的幼稚园,也到处奔波了好久,还做了表格比较活动课程、器材设施、离家近,深怕我在各个幼稚园的比较中漏看了什么东西,造成之后的遗憾。

压力下整个人又毛又燥,读不了书又还无处施力,甚至没有像之前的心力抓时间发文。

这个经验很轻微,许多人的烦忧比我多。


图片|Photo by YUMIK on PIXTA

如果你是职场女性,或是希望能够透过高等教育延续学习,以及增加生涯发展体验的人,这些都有可能是你未来崩溃体验的冰山一角,也更可能是你选择可行的发展方向时,难以撼动的阻力。

不只是东吴大学社会工作学系,教授洪惠芬引述相关研究指出,育儿对于女性薪资的负向影响明显,女性育有一名子女的“薪资惩罚率”为 4%、两名为 10%、三名更高达 21%。

据 1111 人力银行 2021 数据也进一步显示,因为家庭因素,暂离职场的女性有 35.6%,其中只有不到一半复职成功,三成后来没法回职场,另外也有女性被迫转调其他职位,交叉分析显示,中阶主管被迫调职的比例最高。

推荐阅读:Handsome Lady|裴洛西:全职主妇 24 年,如今美国政坛最有权力女性

简单来说,生育完全就是职涯的不利益。社会让女性被迫在“工作中自我实践”以及“育儿中自我实践”中选一个。

社会害怕女性不生育,让未来劳动力与人口减少,职场却怕女性生育导致职能下降,这本质的冲突,让最终考量权被迫交在女性手上。

谁能发现这其中的巧妙,在于女性被迫在两项自己本来就该有的权利中抉择,两派拥护者常常斗的不可开交。指责对方观念迂腐或是不适切之余,往往也失去了看见对方处境的空间。


图片|Photo by Tanaphong Toochinda on Unsplash

扯远了,说回来一点。

没有外援、不够多的经济资本,和对于失去未来生活品质的恐惧,自然而然就会降低女性生育的意愿。

不管另一半是多么愿意支持的配偶,工作期间你们总是要一起上班,带来更多经济收入那一方的工作时间,总是更容易受到保障,因为这就是客观条件下,我们必须要生活的主要依存方式。

而依据生育降薪的研究推论,男性伴侣的工作时间和自主投入程度,无疑是更容易在家庭中被保障的,这其中也包含爸爸角色的休息自由。

当然男性伴侣也该要有在家里面陪伴小孩的时间,但不能否认的是,“爸爸更负责”在客观事实上有极限,完全无从去弥补缺乏良善育儿条件,以及家庭需要第三只手的事实。

猜你想看:“很多爸爸都不会跟孩子玩”专访刘旭恭:从练习独自照顾孩子开始

这些都是环环相扣的,当社会与制度的失能,却依然为了发展与强盛得追求生育时,便只能用甜言蜜语和“超人”等词汇,勒索女性家长,让其付出和自动开始在比较跑道上内卷竞争。

这件这也导致了未来“直升机父母”和“妈宝之妈”的出现,当你放弃了自己的梦想,在一无所有之间被迫必须要转向育儿的时候,你要怎么不把小孩当作自己的机器人来操控呢?

所谓把孩子当作主心骨的意思,不就是剥夺年轻的女性自主和意识思想后,让她专心服务子女需求,并视之为使命与己任。

用这个角度一想,子女的成长不就等于专职家长的失业吗?你看哪一个突然失业的人(非自主退休者),不是因为心里空空,而像溺水一样张牙舞爪呢?

一切有迹可循,都是其来有自。

(顺便提醒一下各位预留三岁以下子女的家长,如果你在读研究所且可以检附幼年子女证明的话,你的休学有几次可以转成保留学籍,不计算在休学年限中。)


图片|Photo by Ruth Gledhill on Unsplash



1964 年次的李秀敏是植物学家,也是一名 22 岁女儿的妈妈。她同时也是 2022 台湾杰出女科学家奖得主。

延伸阅读:高学历女性困境:有工作没家庭,不管怎么选,永远是结构问题中的输家

曾花 7 年找到能让蛋白质,穿越叶绿体外围双层膜的桥梁“TIC236”,解开叶绿体运作谜团,更发现这套运输系统,从远古细菌一直沿用到高等植物,是植物演化学的重大突破。

李秀敏在中央研究院分子生物研究所工作逾 20 年,每逢海外学者到院评鉴、质问:“你们要如何提升科研能量?”时,她常在以男性为主的会议中勇敢举手,直言:“请先给我们一间品质够好、能抽得到的幼儿园。”

好的幼儿园,是职业妇女的第三只手。

植物学家李秀敏/2022 台湾杰出女科学家奖得主

希望我们不需要等到一个人够卓越的时候,才来问她当初需要什么,才可以变成这样,我们没有那么多次机会可以等她们都熬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