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医学有个名为“身体的比喻”的段落。将身体各部位,比拟为日常生活中熟悉的事物。西藏医学的世界里,身体就像是座大房子。

请容我再谈一点西藏医学。

在《四部医典》中,有个名为“身体的比喻”的段落。顾名思义,是将身体的各个部份,比拟为日常生活中熟悉的事物。而在西藏医学的世界里,身体就像是座大房子。

这个段落是这样开始的:“大仙请听!再讲人体图象诸道理。左右胯骨犹如两墙边,脊椎连贯好像垒金币。命脉布身宝石柱一般。方形胸骨好似架大梁。廿四肋骨依梁布屋椽,胸脊脆骨屋椽枕木鱼,经络犹如屋顶铺枝桠。”

西藏人认为人体有三百六十个骨头(牙齿也计算在内),骨头就像梁柱般,构成身体的主要部份。有了梁柱,房子可以成型。《四部医典》继续写着:

“肌肤如同屋表抹泥浆,两条锁骨好像飞檐挂。左右肩脥屋内有静房,首顶居顶犹如设仙阁。”

这下子房子不仅有了骨架,还贴上了外墙。并添上房间与阁楼。但空有房间不行,房子还需要其他的装潢,因此又有:

“感官五窍恰似开窗户,头盖颅骨屋顶上了瓦。顶门居上犹如开烟囱,左右两耳鹏首甍檐展,鼻孔美饰竿顶有飞华。头发明光犹如阴阳瓦,两手门前飘动有旗幡。”

《四部医典》带我们从骨头、肌肤,看到五官、头发与双手。接着镜头则拉到了内脏:

“胸膈上下走廊有上下。胰脏犹如房内拉幔帐,心脏如同国君正危坐,肺五母叶就是五大臣,肺五子叶好像五太子。肝脾犹如大小两妃嫔,肾如外相力士顶大梁。精囊卵巢如同一宝库,胃可消食屋内有锅灶,大小两肠嫔内有使女,苦胆就是炉旁挂皮带。”

从这段文字看来,西藏医学与许多传统医学相仿,都认为“心”是人体的主宰,等同于身体的君王,其余的肺叶、肝脾,抑或是肾,都不过位居君王之下。

比喻至此要接近尾声,只剩下另一个关键的部份还没说:

“膀胱犹如缸内满了水,下部两门如同出水洞。两腿就是门前下马牌,要害穴位国君授权辖。”

要害之所以名为“要害”,自然是有无可取代的重要地位。因此,以它作为这段身体比喻文字的结尾,也算合适。


成书于西元八世纪《四部医典》,将身体视为房屋。这样的想法,竟然在十八世纪的欧洲出现奇妙的呼应。

1708 年,在义大利有位叫做Tobias Cohen的犹太医生,就同样在自己的医学着作中,将身体视作房屋。不只如此,他甚至具象地,在书中附上插图。(见上图)图中左方是一个被解剖的男性身体,右边则是对应的屋内景象。在各个内脏上,Tobias Cohen都标上符号,以便读者将两图对应参考。

图的中间有着以希伯来文写成的卷轴,用以解释图片的寓意。依据英译的内容,Tobias Cohen同样把心视为身体的主宰。心是右图房屋中有个格子窗户的房间,需要良好通风,但不能暴露在外。

对于心脏的看重,或许还不算稀罕。双方都把眼睛比喻为窗户,这也不算特别。更值得注意的是,Tobias Cohen在谈及胃脏时,采取了与《四部医典》几乎相同的比喻:屋里的锅灶。仔细看右图中三楼中间那个房间,炉火烧的正热,冒出阵阵的烟,正好对映着左方的胃。

这样惊人的相似告诉我们什么?考虑到当时的时空背景,大概很难说Tobias Cohen是受了西藏医学的影响。只能说双方是不约而同地利用了类似的手法,描述身体的隐喻。

不过,学者认为Tobiah Cohen之所以要在着作中,附上这样一幅图,是为了协助有志于医学的读者理解背诵。这个看法或许可以借来思考《四部医典》何以会在各种错综复杂的医学论述中,突然插入一段充满想像力的比喻文字。

有趣的是,房屋的比喻出现在《四部医典》中,代表了西藏医学经典的思考方式,但在欧洲则不然。十七、八世纪欧洲流行的身体观念,或是延续传统,认为身体是与宇宙星体相连,或是接受新观念,将身体视为机械装置,偏偏很少见到拿房屋作为隐喻。在这个脉络之下,Tobiah Cohen的着作,倒十足算是个异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