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意识到创伤症候群,首要做的就是避免说服自己要“快快好起来”,有时我们会不自觉强迫自己脱离创伤困境,反而会增强疼痛程度,我们该学习的是如何接受、并与它共处?让我们来听听吴东彦谘商心理师怎么说!

文|吴东彦谘商心理师

回看首部:心理创伤修复首部曲——打破自我孤立,与人重建连结

赶紧消除创伤症状的强烈期待

修复创伤的过程当中,有些当事人愿意打破自我孤立的生活惯性,提起勇气前来接受谘商时,这已经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了。

当我们与遭遇过创伤的当事人进行谘商时,总会看见他们有一个强烈的需求与期待,就是想要快点从创伤经验中复原,并且尽快消除创伤症状(例如:过度警觉、解离、战战兢兢、情感麻木、无法克制地想起创伤经验等)。

但是,当他们发现要修复创伤并没有那么容易时,就会陷入严厉的自我批判,甚至丧失希望感与自信心,并对自己感到无力与无能。 

接受创伤经验就是自己的一部份

的确,遭逢创伤经验过后,我们都很想快点找回原本的自己,重新过着以前的生活。

若创伤经验在我们生命中非常重要,却扮演着不受欢迎的情节时,我们无法拿着一块神奇橡皮擦,将它从我们的生命经验之中拭去,甚至去忽视与否认它的存在。

我们只能够学习接受它是我们生命中的一环,打从心底接受创伤经验就是自己的一部份,这必然是不容易的。

假使我们不学着接受,我们可能会一直将力气放在“忽视”与“否认创伤经验”的存在。

无法让我们将仅存的精力,好好用来建构自己的人生,这是一件相当可惜的事情。


图片|Photo by asaya on PIXTA

心理创伤修复二部曲: 宽容善待自我,学习与创伤症状共处

举个例子,对于一些成长于暴力家庭的孩子来说,心中总是抱持着一些期待,希望能够获得父母亲的爱。

因此,他们尝试过许多努力,不断地改变自己,并且迎合父母亲的期待,希望能够讨他们的欢心,但是长年下来,父母亲却没有因此而改变,反而持续对自己的孩子表现出冷漠、暴力的一面。

对这些孩子来说,说服自己接受“父母亲可能不会改变”是相当困难的,甚至会让人感到极大的失落与忧郁,但这些孩子,也可能因为选择了接受,有机会不必过度耗费力气,对暴力父母有所期待,可以将力气用来构思自己的生活、建造自己的未来。

同场加映:“有些话可能成为关系里的创伤”家庭心理学:别让童年成为一辈子的阴影

宽容善待自我,学习与创伤症状共处

创伤经验的修复本来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甚至,大部分的人都需要耗费长达几个月、几十年的时间,才能够真正地从创伤经验里面走出。

对现在的我们而言,若我们一下子无法克服创伤经验所带来的症状,也不用急着去苛责自己,否则,这很可能会为自己带来更多的羞愧、罪恶与无助感。既然如此,我们何不学习宽容善待自己,并与创伤症状和经验共处呢?


图片|Photo by M. on Unsplash

我们可以试试看以下的几个方式:

1. 觉察创伤经验的存在

学习如何与创伤症状、创伤经验共处时,我们得要先清楚了解自己遭遇到的创伤经验是什么,而我们出现了哪些创伤症状呢?

2. 思考创伤经验的影响

想一想,创伤症状对我们的生活产生的影响是什么?

例如:创伤经验过后,我们可能对人失去信任感,或开始隔离自我情绪,无法好好感受自己的心情,很有可能让我们与人相处时,无法与人产生更多的情感连结。

理解自己:“为什么我一进入稳定关系就想逃?”关系心理学:追求刺激,是创伤后的自我防御

3. 找出创伤症状的功能

或许有人会觉得奇怪,为什么创伤症状会具有“功能”呢?

其实当我们遭逢严重创伤后,大脑与心灵为了要保护我们,会启动一些生理/心理机制,而这些机制有可能会形成一种“症状”。

打个比方来说,“解离”虽然会让我们无法贴近自己感受,但透过“解离”也可以避免我们在回想创伤经验时,再度经历那份难以承受的痛苦。

或是,当我们在创伤经验过后,变得战战兢兢、草木皆兵,虽然我们会显得较为神经质,但也可能因为这份转变,让我们更容易侦测到生活与外在环境的危险,提早进一步避免危机发生。

简单的说,某些创伤症状的存在,是为了要保护自己!

当我们能不再一面倒地认为“创伤症状”是不好的、负面的。

而是能更仔细思考它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之外,也可以找出它为我们带来的功能与帮助时,我们就不必再急于消灭这些症状,给自己过大压力。

当压力减小时,我们的身心状态,也可能随之变得稳定,让我们更有力气去修复自己的沉重创伤。

三部曲:创伤疗愈三部曲:重新定义自我,重获心灵自由

最终曲:心理创伤修复最终曲——我应该原谅伤害我的人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