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过冰山对话,与童年和解,告诉过去的自己:“我愿意无条件爱你!”

文|李崇建

与童年的自己对话

QQ 今年三十七岁了,他的内在常有无力感,常常升起自责的状态。他觉得自己一无是处,感到生命中巨大的无助。

以下是引导他自我对话的历程,加上我的解说。


图片|宝瓶文化提供,绘者:王又翎

我:“你此刻有什么感觉?”

QQ:“我胸口常常很闷,被压得很沉重,有无力感。”

我:“现在也有吗?”

QQ:“现在也有。”

我:“这个闷与沉重,是什么呢?”

QQ:“我觉得自己很糟糕,什么事都做不好。”

我:“你会常常自责吗?”

QQ:“我常常自责,那声音像铁锤,不断在我脑袋里敲打。”

QQ 有一个状况,经常感觉自责、感觉无力。针对这样的状态,专注与这感觉在一起,就是与自己同在。一般人在感觉无力与自责时,并未专注在无力的感觉上,只是知道这样的状态,“行动”上并未处理,“意念”上任思绪纷飞,这样的状况就会一直持续着。

这就好像一个孩子哭闹,你是孩子身边的大人,你觉得孩子很烦,你希望孩子停下来,不要继续哭闹,不要影响你。但你在“行动”上,没有去抱孩子,而是继续做与孩子无关的事,并且抱怨孩子的状态,这就是你的“意念”,如此缠绕受影响,却不是专注抱孩子,专注跟孩子说话。

因此,当感觉到无力状态,意识到这样的感觉,专注在这感觉里,诉说这感觉的状态,就是专注拥抱自己,去爱这样的自己,而不是沦为无关的行动,或者无用的意念之中。

我:“小时候谁常指责你?”

QQ:“我妈妈常指责我。”

这里即是“回溯”,探索自责的由来。就像是孩子哭了,找到孩子背上的刺,知道孩子被刺痛了,就可以将刺拔掉,并且呵护他。

我:“你有印象那发生在你几岁的时候吗?被指责的是什么样的事?”

QQ:“有的。我八岁时,骑单车摔倒了,妈妈没有理我。我追上去的时候,我妈妈就骂我。”

我:“当时你骑车跌倒了,她没有理会你,后来指责你,是吗?”

QQ:“对。”

这里是具体事件,用意是让体验性强烈,后面接着的问句,都是透过细节、具体画面,去体验内在的感受。有时会刻意询问:当时穿什么样的衣服,是在白天或晚上?将细节呈现出来,能让脑袋中的印象鲜明,带来更深的体验。


图片|Photo by 童 彤 on Unsplash

同场加映:明明很爱他却口出恶言?13 张图表带你理解萨提尔冰山理论

为什么要如此呢?因为那些感觉不断影响着身心,但都是躲藏着影响人的活动。专注体验与看见原因,就能带来顺畅的身心。

我:“所以你自责的状态,来自你小时候被忽略、被指责的体验。当你长大了,遇到事情没做好,你就站在妈妈的立场,去责备没做好的自己。你能体验八岁时的自己吗?当你骑车跌倒了,被妈妈责备的状态。”

QQ:“现在还不太有。”

我:“试着回想一下那个画面。你骑着车子,突然跌倒了,你被妈妈责骂。妈妈是怎么骂的?”

QQ:“妈妈用眼神瞄我,她骂我,怎么这么笨,骑车都摔倒。不要靠近妈妈。”

我:“当时你内在有什么感觉?”

QQ:“当时很害怕,还有很多难过。”

当回忆来到八岁,试着探索八岁的冰山,先从感受入手,因为童年的冰山,是未被照顾的感受,不断衍生出冰山各层次。

爱自己的程序中,跳跃在两个冰山之间。来回聚焦在童年与此刻,以感受与观点的陈述,诚实地表述出来,是一个简单且基础的方式。接下来的引导,皆是如此处理。

我:“你看见当时的 QQ,有很多害怕,还有很多难过,你能理解他吗?”

核对此刻的观点。

QQ:“他难过是因为跌倒,身体感觉到痛,同时觉得好像做错事了,又让妈妈麻烦了。”

我:“你现在有什么感觉?”

核对此刻的感觉。

QQ:“我觉得他很烦,怎么这么笨。”

我:“那你试着告诉他:我觉得你很烦,你怎么这么笨。”

引导诉说此刻的观点。这些观点有时是对立的,不认同孩提时的自己,但那是依附大人的观点、为求生存而衍生出来的,并没有“贴近自己”。只要试着说出来,再核对说完的感受,冰山就会有一些变化。

QQ:“我觉得你很烦,你怎么这么笨。”

我:“讲完以后,你有什么感觉?”

QQ:“我现在觉得很难过。”

我:“你难过什么呢?”

QQ:“我难过他没有被人了解。”

此处可见当叙说完之后,会立刻觉知当下的感受,发现冰山的变化。这些细微的状态常常被忽略,因为自己的感受会与大人的观点交织,在脑袋中交缠纷乱,难以真正理出头绪,进而创造身心的无力感。

我:“那你告诉他,当你看见他跌倒、被母亲骂,你觉得他很烦,也觉得他很笨。当你这样说的时候,同时也感觉很难过,难过他没有被人理解。”

QQ:“我看见你跌倒了,然后被妈妈骂了,我觉得你很烦,也觉得你很笨。当我这样说的时候,我也感觉很难过。难过你没有被人理解。”

QQ 一边说着,眼眶泛了泪水,声音已经哽咽。

我:“说完之后,你有什么感觉?”

QQ:“我感觉胸口松多了。”

我:“这是一种与自己的联系。你刚刚说骑车跌倒了,童年的你感到害怕,你愿意去理解他吗?”

QQ:“愿意。”

我:“那你告诉他,当他骑车跌倒了,妈妈骂他的时候,你知道他很害怕,知道他很难过,因为他跌倒了,身体感觉很痛。”

QQ:“当你骑车跌倒了,妈妈骂你的时候,我知道你很害怕,知道你很难过,因为你跌倒了,身体感觉很痛。”

我:“现在说完之后,你的感受如何?”

QQ:“难过的感觉更多。我感到一种委屈,还有孤单的感觉。”

一个受伤的孩子,没有人来呵护,所以潜意识试着坚强,但是内在感受滞闷,于体内流转缠绕,能量就不能顺畅。一旦有人呵护了,所有的情绪揭开,就会有各种感觉上来,这时能量就开始流动。


图片|Photo by Zahra Amiri on Unsplash

延伸阅读:“割腕是对自己的惩罚”与童年和解:运用冰山理论和过去的自己对话

我:“这个委屈与孤单的感觉,是来自童年的自己,还是现在的你?你现在很安全的,没有发生任何事地坐在这里。”

这里要辨识清楚:此刻的自己已长大,此刻的自己很安全;这些情绪是因童年的状态未被处理而沉积体内,才形成今天的自己。有时候会误以为那是此刻的感觉,必须厘清那来自过去。

QQ:“是童年的自己。”

我:“你知道这分委屈,以及这分孤单,是来自什么吗?”

QQ:“我知道。委屈是因为没有人在意他,孤单也是因为没人在意,永远都是一个人。”

我:“你跟他说这些。”

表述此刻的理解,理解童年自己的感受、想法。这就是在靠近自己、连结自己的渴望。

QQ:“我知道你很委屈,因为没有人在意你。还有你很孤单,因为没人在意,你一直都是一个人。”

QQ 一边说,眼泪一边不断落下。我认为他终于看见自己了。

我:“说完之后,此刻你有什么感觉?”

QQ:“我很悲伤。但是,我也有了一点力量。”

我:“你此刻几岁了呢?”

QQ:“三十七岁了。”

我:“三十七岁的你,是靠什么力量活到今天的呢?”

QQ:“我很忍耐,也很努力。”

我:“你能保护他了吗?因为你长大了。当时的他还很年幼,没有力量照顾自己,但是你现在有力量了。”

此处是建构资源。意识到长大了的自己,带着很多的资源,才能一路成长至今,身心一定带着能力。

QQ:“可以。”

我:“你可以告诉他吗?你会在意他,会当他的朋友,永远都在他的身边。因为你长大了,已经有力量了。”

QQ:“可以的。”

我:“那你试着告诉他,这些心中的话。”

QQ:“我会在意你。会当你的朋友。我不会离开你,因为我已经长大了。”

与自己连结的能量,是透过厘清与核对,在冰山中对话而获得。下面 QQ 的变化,可见当人专注于意识自己,生命的状态有多不同。

我:“说完这些,你有什么感觉?”

QQ:“我感觉有一股暖流,从肚子升起来。暖暖的,很舒服。”

我:“你能静静地去感觉这股暖流吗?”

这股暖流是连结自己的产物,这就是一分能量。在这样的能量中浸润、停顿与经验,就是在爱里成长,可视为脑神经的运作。

人的脑神经不断在细微意识中拉扯,只是自己难以觉知,因为在惯性中无法觉察。若能觉察,专注地应对自己,身心将会更有能量,平常的烦闷感减少,无力感也会较少,精神状态较充实。

QQ:“好的。”

我:“当你专注感觉,你内在发生了什么?你又多流了眼泪啊。”

QQ:“那是我找了很久的感觉。我一直想要找到这样的感觉,我好像真的回家了。”

我:“你可以常常回家。”

QQ:“嗯。”

我:“你刚刚说童年做错了,又让妈妈感到麻烦,那是自责的声音。”

此时回到刚刚的观点,回到自责的议题。刚刚已经有了力量,因此当自责的时候,就能以温暖的爱与力量去陪伴自己。

QQ:“对。那个声音很大。”

我:“你认为他添麻烦了,你现在怎么看待他呢?”

QQ:“我觉得他很可怜。”

我:“你会心疼他,愿意爱他吗?”

QQ:“我很心疼他,我很想帮助他。”

我:“你对他说,愿意陪他,愿意理解他。那么,当自责的声音出现了,你可以告诉他吗?说你会陪伴他,会接纳他,也愿意认可他,无论发生什么事。因为你长大了,已经三十七岁了,可以决定怎么对待他。”


图片|Photo by Pangaea on PIXTA

你会喜欢:童年创伤如何解?当你遇见过去的自己,请对他说:孩子,辛苦了,你很棒

QQ:“我愿意。”

我:“你试着整理一下,自责的时候,你会发自内心对他说些什么。”

QQ:“我会来陪伴你,也会接纳你、理解你。无论发生什么事,我都会站在你这边。”

我:“你现在感觉怎么样?”

QQ:“我感觉很好,很有力量,胸口很畅通。这种感觉很奇妙。”

我:“平常除了觉察自己是否有无力感、是否感到沮丧,也需要专注在这些感觉里。一旦又自责了,能不能也像今天一样,对童年的自己说说话,去爱当时的自己?”

QQ 听着这些话,眼眶又泛泪水,点头说:“我会经常来爱自己。”

以上是与自己对话的方式,在两个冰山间连结,即此刻的冰山,以及童年的冰山。晤谈的最后,我通常会在整合个人之后,进行这样的连结作为收尾。

张天安老师将这样的对话,推广为“与自己对话”。任何人都可以练习,如此一来,内在将更和谐。

从上述 QQ 的引导,可以看见冰山的运作,也可以理解如何“与自己连结”。此举与正念、静心一样,都会导入和谐的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