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的冷漠,很多时候源于内心的伤痛,高度回避依附者就是其中一种类型。他们总是退离人群一步,努力地想除去心理痛苦,却导致在应该感受到情绪与表现情绪的情况下,严格控制自己,将自己的真心封闭起来。

文|李东龟、李诚职、安夏阳

人际界线阻隔伤害,却更伤自己

近来,越来越多人为周遭人划分出心理等级,并拉出一段适当距离,就好像“保持社交距离”已成为时下流行的说法一样,这种区分也渐渐成为流行,人们为了自己的精神健康而划分出心理界线,并依据该界线建立人际关系。

然而面对这种种心理界线之外的人,就会出现连基本的“礼仪”交流都回避的状况,虽然会与在界线内的少数人进行交流,但其实在很多情况下仍会与这些少数人划有界限。

表面看来他们不受他人认同所束缚,很酷的生活着,但事实上又是如何呢?虽然嘴上说着要做自己,因此只和自己相处得来的人交流,然而却还是会受到这些少数人的想法影响,而在自己心里默默划下界线,如此一来原本就不多的人们又渐渐远离,明明很寂寞却不知道何谓孤寂。因此本章就要深入理解他们的内心,明白他们为什么选择与人们保持距离。

延伸阅读:为什么人会变得冷漠?因为压力会侵蚀善良

不想拥有,是因为害怕失去

在熙下定决心要早起运动,但昨天晚上他的室友一直在玩手机,萤幕的灯光让在熙没办法准时睡觉,然而他还是忍着疲惫起床,虽然自己做到早起运动的目标,但内心还是很不开心。

在熙不懂的是,明明到了学校就能见面,为何非要讲电话?为何一定要传讯息?难道情侣或朋友不这样频繁又琐碎的联络,就是关系亮起红灯的征兆吗?况且其中自然而然变得疏离的也不止一两对。

他不懂究竟为什么要这样频繁联络,只要各自做好自己的工作,需要的时候再见面不就好了吗?在熙不太会讲自己的事,或是向别人提出各式各样的问题,只要能开心聊天玩乐就可以了,不需要对别人的个人经历过于好奇。

对在熙来说,一个人做事不难,反而是需要合作的事情才是最大的难题,所以选课时都会避开那种需要分组作业的课程,如果真的无法避免分组,就尽可能选择能够明确分工合作的作业。

虽然有时也会担心往后是否可能继续这样不太与人交流生活,但就尽量不去想,毕竟付出真心的结果可能不如预期,做好自己能力范围内的事情就好了。

其实有一点是在熙误会了,在心理上,想要有一种既亲近又安全的感觉,并不是软弱的人,也不是过于依赖,这是所有人类生存的基本欲望。由此看来,在熙只是表面装酷,内心却恐惧与防备着他人离开自己,所以在熙也只是一个具有基本欲望的普通人。

依附理论就是探讨人际关系间心理距离的理论,前一章我们我们提及“焦虑依附”与“回避依附”两个原则共存于我们的内心,其中回避依附是为了避免被拒绝所以一开始就摆出不愿亲近的态度,在熙就是具有相对较高回避依附特性的人。

具有高度回避依附倾向者,不论肯定或是否定,都不会对别人的回应做出价值判断,显示出较不关心的态度,因此乍看之下会认为他们不在乎他人的认同,像在熙认为频繁的联络是种负担,宁愿将心思花在自我的时间与空间,连应当在物理与心理距离最近的情侣关系都觉得备感沉重。

只要有人过于接近,就好像自己会消失般的感到不安,也就是害怕丧失自我认同感,深怕自己负荷不了这种恐惧才不愿意去感受,导致情绪、情感表现越来越陌生与怪异,因为只有不让他人靠近自己,才不会引发内在的不安与恐惧,但这拘束自己的行为,让在熙的人生过得很辛苦。


图片|Photo by Dmitry Schemelev on Unsplash

同场加映:“不在乎,就不会受伤”你也是逃避依附者吗?

划清界线是为了保护自己

这与让自己戴上红色镜片、发出空袭警报的高度焦虑依附者不同,高度回避依附者总是戴着黑色太阳眼镜,退离人群一步,对他们来说,世上的光线只有一个颜色,不论场合是开心或悲伤,他们都不动如山的专注在自己的世界,因此有时他们的反应看起来就像个没有情绪的机器人一样,他们努力地想除去心理痛苦,却导致他们在应该感受到情绪与表现情绪的正常情况下,也会严格控制自己的情绪。

高度回避依附者最刚开始也是希望获得依附对象的认同与爱,为了满足这种基本需求,会不断地靠近依附对象,然而在反覆收到来自于依附对象“寻求亲近”(proximity seeking)失败后,他们就再也不会向他人要求或期待自己需要的重要事物,为了证明自己的存在价值而想向他人寻求认同或核可的心情也会完全消失。

在熙就是鲜明的例子。幼年时期一直待在奶奶与母亲身旁,却从来没有感到彼此的亲近,因为在熙的母亲与奶奶之间有严重的婆媳问题,导致在熙的母亲没有一天心情是平静的,而奶奶不仅对母亲冷淡也对在熙相当冷淡,父亲则像选择逃离冲突的漩涡,退一步看戏一般,少与家人相聚,因此在熙难以获得来自奶奶、母亲,甚至是父亲的亲情温暖。

当然还是有紧抓着母亲裙角不放的时候,但从在熙领悟到无论自己如何哭闹、生气,甚至不论他说了多少次“可不可以看看我?”都没有用的时候,在熙收拾起所有期待。

特别是在熙的母亲就像想要控制他一样,没有母亲许可他什么都无法做,连房门都不能随意关上,彷佛是以这种方式来消解婆婆对自己的无视与污辱一般。

于是极度痛苦的在熙在某一瞬间选择与母亲划清界线、断绝关系,这是在熙认为在这种环境下能够承担的最单纯、最有力的方法,同时也是能保护自身价值的唯一方法。


图片|Photo by Mario Azzi on Unsplash

推荐阅读:总觉得自己不值得被爱?谈原生家庭创伤:童年受到情感剥夺的孩子,深信自己应得不幸

拒绝,源自于内心伤痕

不仅在熙,那些对于任何人的认同都毫不在意,只允许你站在界线对面的人,大致都曾经历与在熙相似的童年,因为他们的主要照顾者不在身旁,一路历经了照顾、关心、情感等主要基本需求都被“拒绝”的状况,在某些不可避免的情况下,会因为依附对象不在身旁而难以满足基本的认同需求,但也会有像在熙母亲一样的状况,明明在身旁却屡屡以不关心、冷漠、生气的反应持续地拒绝对方。

我们可以从一些细微的动作感受到对方是否接纳我们。当投入对方怀抱时,对方极细微推开自己的身体动作,或悄悄放开彼此紧握双手的瞬间,自己认为值得信赖与依靠的肩膀、可以安心依赖的那个人,却丝毫不顾虑地甩开自己,在感到身体摇晃的瞬间,我们会慌张、惊吓,还会有所羞愧,接着在气对方的同时也气那个深信并且依赖对方的自己。

拒绝、否定的经验不只会在内心发酵,也会传递到全身上下使我们更加辛苦。因为期待正向的结果(温暖、靠近、爱、保护)而采取的自然、理所当然的依附行为(逐步靠近依附对象),但却得到失败(依附需求无法填满)的反馈,不仅如此,自己的依附行为反而导致受到差别待遇(不关心、拒绝、敌对),在这种情况下,想更接近依附对象的所有努力都只会是虚无。这种情况就算长大之后也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