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潮期的你,只是一部份的你自己,需要协助,可以试着向他人展示脆弱、寻求协助,真的不知道怎么开口也可以寻找专业谘商。

作者|蔡秀娟,谘商心理师

每个人都有可能在人生中遇到困境,成为需要“找人聊聊”的人,但“知道自己需要帮忙”和“愿意接受帮忙”往往是两回事。

人与人的相处,往往因为社会、家庭、文化,让许多互动中夹杂着期待,甚至变成应该、必须的规范,使得我们无法坦承自己的感受、想法,也可能限制了一些行动。

然而,谘商室里一份足够好的陪伴与鼓励,促使了这些状态有了不一样的变化!够好的关系经验,消弭过去经验里对一个人的影响,鼓励着一个人愿意与环境中的他人重新互动与连结。

推荐你阅读《也许你该找人聊聊》,这本书适合助人工作者,以及觉得自己需要好好找人说说话的人阅读!

关系中的陪伴与支持,经常是让一个人蜕变及成长的关键,因为在谈话中的你我,会在过程尝试听进他人的鼓励和提醒,不再只是抓着过往熟悉的伤痛与自我否定不放。

你将可能在生活中实践这些不同以往的生活模式,并且相信自己能拥有不一样的人生故事。

书中描述着谘商师(罗蕊)与当事人的故事,也是谘商师寻求另一名谘商师(温德尔)的故事。

以五位当事人与谘商师相遇和陪伴的历程,道出每个人在渴望被帮忙与理解时,内在衍生的拉扯与不安,以及随着关系的建立与信任,逐渐开始诉说生命经验的种种,目前周遭人事物所带来的正负向影响,进而在过程中萌生改变及突破的勇气。


图片|Photo by cottonbro on Pexels.com

同场加映:“你希望三年后自己是什么模样?”谘商师:定期自我分析,找到坚强背后的真实脆弱

渴望被理解,又忐忑“看见这样的我,他还会喜欢我吗?”

在生命旁徨之时,你曾出现过“想找人帮忙”的想法吗?而你对于自己想找人帮忙的念头,你的想法跟感受又是什么呢?

形成这些想法及感受的原因,可能是来自家庭、求学、社会文化、过去求助的经验⋯⋯等等,而我们所处的环境,其实对于“展现脆弱及求助”存在着许多刻板印象。

对于求助,我们常有着“若他人知道自己所思所想后,会怎么想、怎么反应”的忐忑,担心两人原有的关系是否会因此变质,甚至是渐行渐远,更担心展现真实的自己、坦露内心的脆弱后,是否还能被他人喜欢。

所以有时候,即便我们求助了,我们在对方面前仍可能处于矛盾的状态,因此,当对方努力想要靠近、理解我们,我们却可能在倾诉、展现脆弱时收一点力,试着在过程中不要丢脸、不要失态,并且表现得比真实状态要好。

推荐阅读:总是担心别人讨厌自己?心理学研究:对方通常会比你所想的,更加喜欢你

改变令人抗拒、不安,但驻留于过去真的比较好吗?

书中巧妙地用囚犯漫画来比喻一个人身处困境中的状态,形容每个困境都会有出口,关键在于你是否愿意去看看困境中有些什么。

但往往我们会认为自己别无所选,我们会以高超的预言(预测环境中人事物对自己的反应)及自我否定的方式,回应自己目前的困境,这个方式会让我们感觉到熟悉与安全,尽管让我们不舒服。

而用旧有的观点去看待世界真的不好吗?我觉得,重点在于拓展更多元的观点及因应策略,如果你在意眼前让你痛苦的事件、你心系着脱离苦海的那刻,那何不扩充一些技能去化解难关呢?

就像玩游戏,关卡逐渐变难的过程中,用旧有的模式也许一样可以破关,但总是辛苦且原地踏步的时候,而你不会希望自己永远只有一个种技能或只停留在一个等级吧?

此外,当你看见困境的出口时,也意味着另一个挑战的开始!因为你完全不知道出口后的路怎么样、自己接下来会如何发展。

所以,你从困境中获得自由的同时,也被赋予了责任,或许是一份没有退路,迎向挑战、继续前行的责任,也或许是一份为自己承担和努力的责任。

自由与责任是一体两面的,但大多数人对于改变所需担负的负责是却步的,可是,问问自己,纵使改变令你有些抗拒、不安,但驻留在过去真的比较好吗?是你想要的吗?

透过与他人连结,我们可能长出力量与勇气,在支持与接纳的环境下,我们尝试道出自己的故事,并默默观察着对方的反应;我们拿捏说话的分寸,测试着对方可以承接的程度,在感到安全的时候,我们可能更进一步去认识这些故事下真实的自己,也可能从而发觉一个有别于过往,你对自己或他人对你的理解与评价。

若你不想留在过去,却又担忧着改变的未知与责任?先试着为自己跨出“找人聊聊”的那一步吧!


图片|Photo by Andrea Piacquadio on Pexels.com

你会喜欢:爱自己练习:疗愈内在小孩,释放负面情绪,让自己自由

生命的低谷彷佛一张快照,不能代表你的一切!

人生总有遇到挫折及困境的时候,不管你拥有什么样的身分位置,总会遇上一个拿它没辙的难题,即便是一名谘商心理师,也需要透过“被谘商”来厘清或探索一些生活困扰的脉络(如同这本书的作者)。

同样身为谘商心理师的我,也在许多时刻感受到谘商带来的帮助与支持。接受谘商的经验为我的生活、生命带来许多不同,在面对身旁的人事物,我对于自身的感受与想法变得更为坦然,对于“差异”也不再那么执着,反而长出弹性多元的态度。

在专业上,更能体会被谘商时可能会产生的感受,可能是一种自己比较弱或是被打败了的感觉,甚至是一种对困境及眼前协助的不确定感,让我在服务当事人上更能照顾到其心情与想法,在改变与驻留之间,学会等待与相信。

我们不需要因为展现脆弱或求助而感到羞愧,困境衍生的思考模式、情绪状态、行为举止绝非永恒,它只是一个暂时的状态,有如一张快照,如果你有过需要人头照而走进快拍机的经验的话,那么你一定懂,那张快照并不能彰显出你整个人的气质、样貌、人品、个性,当然也不可能代表你的价值,甚至还常有人嚷嚷着“拍得也太不像我了吧!”

透过探索这张快照的形成脉络,藉着倾诉与聆听,我们会对自己有不一样的视野,甚至是创造出一个新的意义,又或是你会发现自己生命中其他快照的存在与价值。

最后,想和你分享书中提到的“Ultracrepidarianism”的概念,它指的是“习惯对于超出自我认知或能力负荷的事情给予意见”,希望我们在陪伴他人之时,能够把焦点放在倾听及好奇,而非一股脑地想要用经验去说服对方,甚至帮对方想办法,因为有时候人并不喜欢别人告诉自己该怎么做,即便他询问你的意见,但更多时候,他希望的是自己心中的想法可以说出并被支持着。

祝福我们每个人在需要找个人聊聊时,都能被好好地承接住每个想法、每个情绪,而在过程中,我们也更能坦然地做自己、成为自己欣赏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