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有人说他没有时间研究如何说话,没有办法多想几秒,那其实不是对方没有能力,而是觉得“说话”不重要——养成良好的十个对话习惯,将自己打造成“高功能说话者”!

文|褚士莹

在这本书的最后,我要提醒十个前面都没有提过的“对话技巧”,作为思考对话能力的技术性补充。如果以下对话的十个习惯,配合对话力课程的主题,在日常生活当中持续练习,便可以帮助自己从原本无意识、低功能的“说话者”,成为一个有意识、高功能的“对话者”(interlocutor)。

习惯一:避免在对话中使用“标准答案”

在对话中,最忌讳“暴力型”的说话者。这种人或许口气客气温和,但是心目中已经有一个无可更改、别人必须对号入座的标准答案。

比如当我们觉得属下新人的简报档案没有在母版放上公司 logo 的时候,可以选择说“把公司 logo 放上去”,也可以问这名属下:“你看看这个公司的简报版型,还需要什么才能充分代表我们呢?”

只要对方能够提出一个解决问题的方法,即使跟我们原本想的不一样,那又有什么关系呢?

习惯二:养成随时和对话者商量“你觉得呢?”的习惯

我经常在遇到烦恼的事情时,会稍微思考后问别人:“你觉得怎么样?”自己思考过的问题,再透过对方的回答,时常能让我们知道自己真正的想法,或是获得启发,思考因而有进展。

藉由与他人交谈,可以由其他人来协助我们看到更多元的视角。他人因为站在和我们不同的角度,说出“其他想法”的可能性很高——即使对方只是个孩子,也会很有助益。

当我们和别人交谈时,不见得只能谈自己感兴趣的话题,我甚至会建议大人可以放下“孩子不懂事”的成见,和孩子认真对话:“我今天跟好朋友吵架了,你认为我该怎么办呢?”然后抱持着真诚的好奇心,听一听孩子的意见。

和别人交谈有很多好处,对彼此而言都会是很好的思考训练,而且若是能告诉对方:“多亏你的意见,事情有进展了!”跟我们对话的人就会更有自信,同时也能亲自体会听了其他人的想法而加深自己的思考。而且,同时也是在告诉对方:“我也有想不出答案的时候,所以你想不出来时也不需要担心。”


图片|Photo by ponta on PIXTA

习惯三:认清“没有时间”是假的

对于前两个习惯,会说“我哪有那么多闲工夫!”的人,其实不是忙,只是觉得跟人对话不重要而已。

但是只要真心好奇对方的脑子里在想什么,无论吃饭前、在交通途中、睡觉前、排队等候时⋯⋯只要有心,一定能够找到可以对话的时机。

就像我时常说的,如果你今天摔断了胳臂,无论多么忙的人,都突然有时间去医院,如果医生嘱咐必须静养三个月,否则必须截肢,也突然会有三个月的时间可以休养。

所以如果你觉得没时间,一定是假的。一定只是你觉得跟他对话不重要而已。

延伸阅读:心灵牌卡|抽一张牌,问问自己:现在的你,最适合怎么样的休息方法?

习惯四:任何场合都坚守“不直接说答案”的原则

不管别人问任何问题,一个好的对话者绝对不会直接说出答案,这是为了不要剥夺彼此思考的机会。“不说答案”的原则,除了在提问以外,也可以应用在许多不同场合。

这一点大概是在所有习惯中争议性最大的了,例如当身边的人问我们:“你觉得我穿这件衣服会不会显得很胖?”怎么可以说答案呢?回答“会”的话,下场肯定悲惨;说“不会”的话,又被认为在随口敷衍。所以有没有办法透过真诚的提问来面对问题,就变成重大的考验。

“你希望我说什么?”这不算真诚的提问。“你会这样问我,是不是在担心什么?”这么一来,跟我们对话的人就能跳脱表面,去思考自己问这个问题背后的真正原因,或许是对于特定场合的焦虑,或许是对于外表的自卑,或许是过度在意别人的眼光,透过这样的自我觉察,就可以去面对真正的问题。

某一件衣服是否显瘦,绝对不会是真正有价值的答案。


图片|Photo by Tamara Bellis on Unsplash

习惯五:鼓励自主性

我有时在公车、捷运上看到很多疲倦的家长,不断地在拥挤的车厢,大声地斥喝孩子:“不要吵!”“不是告诉过你一百次要安静吗?”

但是孩子早就已经习惯了充耳不闻,因为同样的话,家长确实每天都重复一百次,痛苦的只是身边其他无辜的路人而已。

所以如果当家长想叮嘱孩子“在公共场合不要大声喧哗”,但孩子仍然在车上大声喧哗时,与其用更大的声音一再重复斥责孩子,不如反问孩子:“你有观察到你停止说话的时候,周围突然变得很安静吗?”促使孩子自主思考。

从小没有被鼓励自主思考的孩子,不可能变成有能力自主思考的大人。

回到上一个对自己身材不满意的例子,一旦觉察了为什么会对自己的身材不满意之后,就可以进一步提问:“那么你想要怎么做呢?”而不是逼迫对方去健身房运动、鼓励某种排毒节食方法,或是劝对方不要相信网美的照片。只有自主想到的方法,才会有正面的效果。

你会喜欢:Instagram 世代的焦虑恐慌:大家从 IG 认识我,我“看起来”能过得不好吗?

习惯六:彼此遵守“不打断他人说话”的原则

打断他人说话,只顾说出自己想说的话——这是小孩子常有的行为,很多人这个习惯会一直延续到成年以后,甚至不知道自己总是毫不在意地打断他人正在说的话。

为了鼓励跟我们对话的人养成对话礼节,实践“每个人的意见都应该被尊重”,我们自己首先就应该遵守“不打断他人说话”的原则。

当对方打断我们说话时,我们就立刻停止说话,而且反覆这么做,直到他观察到这个规律为止。

我们不需要特别说什么,只要确定彼此了解“应该尊重别人的意见”这件事即可。当我们说完话时,记得告诉对方:“谢谢你听我说完。你刚刚本来想说什么?”对方受到肯定,便会开始压抑自己想打断对话的急躁心情。


图片|Photo by Kate Kalvach on Unsplash

习惯七:表现出“每个人意见不一样,所以才有趣”的态度

和人对话时,不是只有聆听对方的意见就够了,我们也必须说出自己的意见,让对方体会:“原来每个人本来就会有不同的意见。”而且意见不同,不代表对方需要遵行我们的意见。

不需要为了讨好对方而赞成,也不需要为了显示自己深思熟虑而反对。这个习惯,也会培养与我们对话的人认为“有自己的意见很重要”的意识。

习惯八:不要当别人的“代言人”

有一种很讨人厌的家伙,总是替人家发声。

说不定你也是这样?如果你是家长,当别人问你的孩子说“你叫什么名字?”的时候,你是不是会抢先帮孩子回答?

久而久之,孩子就不愿意自己说话了,毕竟连自己的名字都不能自己说的人,还有什么好说的呢?“我这孩子,就是害羞。”家长往往会这么说,其实完全不是这么一回事。

我们发现父母常会替孩子“代言”,在对话中,预设孩子的答案,抢先说出他们的心情:“你一定觉得△△对吧?”以为孩子会无法表达、难以启齿,或是觉得孩子委屈,代替他们说出口,这当然也是天下父母心。


图片|Photo by Nienke Burgers on Unsplash

同场加映:亲爱的爸妈:不要想着做什么才是爱孩子,真诚倾听,才能让孩子真正感觉被爱

不过,就培养思考力而言,实在算不上是一个良好的心态,孩子也会以为在遇到特定的情形时,他必须有父母代他说的感受。

当父母经常代替孩子说出心情时,孩子迟早有一天会认为“就算我不说,也有人会帮我说出那些难以启齿的话”“妈妈总是会帮我说,我根本不需要去思考自己的心情是如何”,因此会伤害孩子自主性的培养。

擅自武断地认为“孩子大概说不出口吧!”的想法本身,就很不合理,对于孩子的语言能力给予过低的评价。即使是父母,也未必能百分之百掌握孩子的心情。即使血脉相连,熟知彼此的状况,孩子和父母不但知识及经验不同,性格也有微妙的差异。

如果双方都是成人的话,那个总是迫不及待帮别人代答、或是好意为别人发声的人,一定是充满优越感的人,而对方一定可以感受到你的轻视。

习惯九:养成确认的习惯

比如很多人虽然都使用“痛苦”这个词,但是每个人对于痛苦的定义及感受,其实都是不同的。我们很多时候,习惯用自己对日常语言的理解,来判断其他人的话语,即使造成误会也浑然不觉。

“这太超过了!”

“唉不是,这会不会太夸张!”

你真的知道不同的人使用这样的语句时,是褒义还是贬义吗?

如果不确定的话,为什么不能确认一下,避免更大的误会呢?

每一次都将自己的家人、熟悉的人,也当成第一次见面的陌生人那般来对话,谨慎地确认彼此的用语,对于对话品质,会有莫大的帮助。

推荐阅读:在一起越久,越容易为小事吵架?8 种沟通秘诀:把“抱歉”改成“谢谢”

习惯十:对话前确认自己的意图

对话前明确知道自己的目的,在“倾听、表达、沟通、说服、妥协、提问、反对”七种之中,属于哪一种,并且让对方知道。

如果你是要来“说服”我,请你不要劈头就说:“我有件事情想要跟你沟通一下。”

因为沟通是对话的双方,都没有预设立场,也不知道彼此想要什么,因此透过对话,逐渐达到共识的过程。如果其中一方已经有很明确的目标,那就不是沟通,而是在进行游说、说服。

所以这种时候,我宁可你一开口就先告诉我这个对话的目的:“我有件事情想要试试看能不能说服你。”

我因此会很清楚知道,对话完之后,我必须清楚告诉对方:“我被你说服了。”或者是“我无法被你说服”这样的话。无论说服成功或是失败,双方都可以保持对彼此的真诚跟信任。

与其对我说:“我觉得你说得很有道理,但是⋯⋯”我更希望你能够很真诚地用“我想趁这个机会,表达一下我的反对!”作为我们对话的开场白。

欢迎来到思考对话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