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乎所有的东西我们都无法改变,因为世界的运转与每个人的自我意志无关。如果你问:“那我们能改变的到底是什么?”,我的结论是:自己。

文|金慧伶

无法控制的心,是痛苦的来源

生活不如意时,大部分的人都会感到很辛苦。但是最不受控的其实是“自己的心”。当我们处在无法控制“自己的心”的状态时,往往会感到不自在。以下几种情况就是无法随心所欲的状态。

  • 不喜欢过分在意他人眼光的自己,却还是常常看他人的脸色行事。
  • 无法轻易摆脱失败的经验,一直停滞不前。
  • 想潇洒地忘记已经分手的伴侣,但心里还是依依不舍。

当我们处在这种“不希望,却还是如此”的情况,也就是无法控制“自己的心”的状态时,我们就会感到痛苦。这种痛苦往往与“控制力”有关。那么,我们该如何“顺利”控制“自己的心”呢?

首先,必须具备“我们对无法改变的事物并不具有控制力”的认知,所以请确认自己可以控制的范围,并思考自己对这件事情能改变和调整到什么程度。

一旦想随心所欲改变无法控制的事物,往往就会让人感到痛苦,心里便会产生问题。明天是星期一所以很忧郁,天气太热所以很烦躁,因为不欣赏对方的个性而吵架⋯⋯,这些情况都是一样的,因为时间、天气、他人的性格都不是自己能改变的事物。

所以,现在让我们来整理一下。

无法改变的:他人、家人、实验结果、分手伴侣的心、天气、过去、宇宙。

是的,几乎所有的东西我们都无法改变,因为世界的运转与每个人的自我意志无关。如果你问:“那我们能改变的到底是什么?”,以下就是我的结论。

可以改变的:自己

推荐阅读:想远离有毒关系该怎么办?自我引导必修:这次别再当关系的拯救者

你说这太理所当然?但事实上,很多人却总是对无法改变的事战战兢兢,或感到愤怒。这些人总认为是别人的性格或行为有问题,因而心生不满并跟他人产生冲突。

他们对于唯一可以改变的“自己”表现得好像无法改变一样,却总认为自己可以改变世界和其他人,也认为该改变的是别人,而非自己。

他人不可以让我痛苦

具体来说,这些人认为别人不可以让自己痛苦。然而,他们并没有意识到,痛苦是自己感受到的情绪。如果因为别人的行为或言语而痛苦,那就是将自己掌控情绪的权力拱手让给对方。这样将自己的情绪寄托在他人身上的状态,称为“依赖”。

依赖他人时,会因为他人完全不受自己控制而心情无法稳定,所以战战兢兢。

我有一位朋友,总是因为妈妈的高要求而烦恼,每次当妈妈打电话来时,她都很焦虑,因为她没有自信能好好处理接起电话后将发生的状况,这等于把控制权都交给了妈妈。当控制权在对方手中时,我们一刻也无法放松。

以这样的角度来看,痛苦岂不是自己造成的?神经心理学家理查・曼度斯(Richard Mendius)这么说:

“人因痛苦本身而痛苦。被痛苦、愤怒、死亡所折磨,睁开眼睛就因为各种痛苦而不幸,每天都很不幸。这种痛苦在我们经历不幸后于大脑中形成,意即,痛苦大抵是我们自己创造的。这样的矛盾带给我们莫大的希望。”──瑞克・韩森、理查・曼度斯,《像佛陀一样快乐》(Buddha's Brain)

无论如何,我们首先应该接受我们唯一真正能控制的,只有“我”。严格来说,不是我,而是我的“大脑”,还有我的“心灵”。

我们必须了解大脑是如何运转的,因为唯有如此,我们才能知道如何拥有大脑的控制权,以及该怎么改变才能减少痛苦。知道大脑如何制造痛苦后,自然就能理解如何训练大脑来控制心灵。

简单来说,大脑中负责控制力的部位是“前额叶”。前额叶的前半部分负责制定计画、为未来做出谨慎选择,或调节情绪等重要的任务,也可以说是大脑的指挥官。随着前额叶功能的发展,我们控制情绪的能力也会提升。改善前额叶功能最具代表性的方法就是“正念”。


图片|Photo by Shashi Chaturvedula on Unsplash

你会喜欢:减少执着、找回内在平静:为什么你该开始尝试“正念训练”?

透过正念,我们可以掌握心灵的方向盘,培养自己驾驭心灵的能力。而正如我们每个人都经历过的,正因为我们无法随心所欲控制自己的心灵,所以才需要多加练习。

我唯一能控制的领域──“我的心”

严格来说,我们并非自己心灵的主人,因为我们无法完全掌控心灵,只要看看那些在心中突如其来浮现的思念就能理解了。(如果还是无法理解的话,请试着命令自己“不要想白熊”*。你的心有办法这么听话吗?)

* 编注:“白熊效应”由美国心理学家丹尼尔・韦格纳(Daniel M. Wegner)实验后提出。实验将受试者分为三组,其中被告知“不要想白熊”的受试者,其想到白熊的次数,反而比可以自由想像白熊的人更多。因此由实验结果得出,当我们愈努力压抑脑袋里的想法时,反而愈容易想更多,产生反效果。

但是如果有意识地练习正念,理解大脑的运作方式,并从中获取诀窍,就能日益提升控制力。如此一来,就能逐渐培养我们对心灵的影响力。

最重要的是,如果能接受“我无法随意控制我的心”的事实,就已经朝取得控制权的方向迈进了一大步。但比起试着控制自己的想法,许多人可能更希望静下心的时候,能够不要再想起急欲摆脱的事情。(现在请静静地看着脑海里浮现的白熊,不再试图压抑,你会发现白熊马上就消失了。)


图片|Photo by topic_kong on PIXTA

同场加映:专访罗钧鸿小虎老师:如何拥有理想关系?用“关系三角”提升专业沟通力,进行有效沟通

“坏消息是,你在名为心灵的丛林中不是国王。好消息是,你认知到自己不是国王,而这是掌握真正权力的第一步。” ─罗伯・赖特(Robert Wright),《令人神往的静坐开悟》(Why Buddhism is True: The Science and Philosophy of Meditation and Enlightenment)

无论如何,在这个世界上,能够抓住心灵方向盘的只有自己,请记住这一点,并进入下一个阶段吧! 让我以众所皆知的祈祷文结束这一小节。

“神啊,祈求祢的恩赐。请赐予我平静,让我能接受自己无法改变的事物,请赐予我勇气,让我能改变自己可以改变的事物,并请赐予我智慧,让我能够区分这两者。” ─莱因霍尔德.尼布尔(Reinhold Niebuhr),《宁静祷文》(The Serenity Pray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