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本带你认识同志与多元性倾向者的友善医疗手册。分享不同的性别小故事,并提供“打开性别小视窗”增加性别敏感议题。 透过这八篇文章落实性别友善,让你用更理解彼此的方式与同志相处,营造友善的同志环境。

佳欣已经用自己认同的女性身分生活多年,工作、感情都很稳定,虽没有进行手术也无法变更身分证上的性别,平时倒是没有遭遇到什么太大困扰和不友善的对待,身边亲友也早已视佳欣为女性。

不巧最近因为工作忙碌,佳欣经常加班、熬夜,有时连上厕所的空档都没有。就这样持续了一阵子,佳欣发现小便时有些灼热感,不时还觉得腰酸,但是分不太出来到底是坐太久导致肌肉酸痛,还是哪里不对劲,于是佳欣决定先到家医科就诊,看看医师有什么建议,再做进一步打算。

进了诊间向医师说明症状,佳欣看到医师操作电脑检视自己的病历,脸上表情似乎愈来愈怪异;接着医师一边确认佳欣腰酸的部位,一边问道:“你有在做 HRT 疗程?我看你是蛮像女生啦,没看健保卡我还以为你是女的咧⋯”佳欣听到医师的评论不知该如何接话,感觉不太舒服。


图片来源|PIXTA

但是眼前要处理身体的状况,佳欣不想多花力气跟医师争论。 在判断佳欣的腰酸可能不是来自肌肉部位之后,医师表示:“你先去验个尿,看是不是尿路感染。等等护理师会跟你说怎么处理。”佳欣向医师道谢后准备出诊间,医师又开口:“我们医院有残障厕所,你等等去那边用,不要跑去女厕。虽然你很像女的,不过还是不要吓到别人比较好。万一其他病人发现你是男的却跑去上女厕,听完这番话,佳欣步出诊间决定马上离开医院,不想再留下来被羞辱⋯。

打开性别小视窗

性别错称是对跨性别者的性别歧视

世界卫生组织 (WHO) 于 2018 年公布,跨性别并非疾病,只是当事人自己认同的性别和出生时被指定的性别不同。虽然目前在台湾,跨性别者若要变更性别登记,必须在完成性别重建手术的前提之下申请才会被受理,但每一位跨性别者的性别认同都应该被尊重。

故事当中佳欣是一位正在进行荷尔蒙疗程、尚未完成性别变更登记的跨性别者。 虽然证件上、病历系统里所显示佳欣的性别为男性,医生既已意识到佳欣是跨性别者,就更应该尊重病人的性别认同,不该一再地以不符合当事人的性别来错称对方。

以符合跨性别者自我认同的性别称呼当事人,是基本的友善问诊原则。

尊重性别者依照性别认同使用公共空间的权利

许多对于跨性别不瞭解的人坚持,跨性别者应该按照其出生时被指定的性别使用厕所、淋浴间等男女有别的公共设施;有些甚至将跨性别女性妖魔化,错误地把跨性别和性侵犯、偷窥癖者混为一谈。性暴力如性侵害、偷窥等事件的发生,乃在于加害者的不当行为,和一个人的性别 认同并无关联,跨性别者不该因其性别认同遭受此等污名对待。尊重跨性别者依照自身性别认同,使用其感到自在的公共空间,应是跨性别者的基本权利。

LGBTI + 友善医师经验分享:郭蕾旻医师

增加多元性别族群的医疗可近性

根据‘台湾伴侣权益推动联盟’2020 年“跨性别人权现况问卷调查”统计,55.41 % 跨性别者曾“不敢去上厕所”,另有 24.32 %“延迟或不愿就医”。跨性别者就医困境异于同志之处在于,其外表可能已经是自我认同之性别,但身分证可能还是原生生理性别,在出示证件时即形同曝光身分、不免担忧会遭到异样的看待及刁难。

跨性别者基于变更性别身分的需要,会前往精神科、整形外科、内分泌科、妇产科 等科别就医,但不只如此,跨性别者也会因为各种急、慢性病而有就医需求、出现在其他各科别的诊间,故所有医疗人员皆应具有一定的性别敏感度,以减少多元性别族群的就医障碍、增加其医疗可近性、提升整体多元性别族群之身心健康。

若医界先进对跨性别医疗期望进一步了解,除了可主动参与各政府单位及性别团体举办之相关课程,亦可参考“世界跨性别人士健康专业协会”( WPATH ) 出版之《变性者、跨性别者、和非性别常规者的健康 照护准则》第七版,特别是其第十三章 〈终身预防与基层医疗照护〉关于一般的预防保健、癌症筛检、泌尿与生殖系统的保健等面向的建议。

LGBTI + 友善问诊八大守则

1. 同性恋不是精神疾病不需治疗, 也不存在具有实证疗效的治疗方式

同性恋不需治疗,亦没有证据支持这些疗法的疗效,在许多宗教脉络当中的各种药物及非药物方法矫正性倾向疗法不但缺乏人道,且充满了宗教对同志的仇恨以及丑闻。 卫生福利部已于 107 年 2 月 22 日函示 (卫部医字第 1071660970 号),“基于性倾向并非疾病,医学、精神医学及心理学上均无所称之‘性倾向扭转 (回转) 治疗’该行为不应视为治疗,也不应归属为医疗行为。如有任何机构或人员执行‘性倾向扭转 (回转) 治疗’,应依据实质内容、事实,认定是否违反儿童及少年福利与权益保障法或刑法第 304 条‘以强暴、胁迫使人行无义务之事或妨害人行使权利’强制罪等相关法规处办。”

2. 用友善及弹性的态度,协助同志们的家庭关系

医疗人员应具有完整的多元性别知识,也才能提供良好及正确的卫教,协助您的同志病人更正向看待自己并获得更好的医疗品质。您的支持与尊重,对于病人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喔!在面对病人及家属对于性倾向的专业询问时,也请您避免迎合家属的期待使用“暂时/情境性的”、“还在探索”等等较为模糊的回答,造成其中的误解!

3. 尊重跨性别朋友,从称谓开始

跨性别者是相当多元、异质性的一群人,您可以重视更多问诊中的小细节与隐私问题,例如称谓的使用。如果因为您无意间所使用的称谓或是其他用语,让对方感到尴尬,也欢迎您适时的道歉或是修正,您的心意与敏感度会是最好的沟通桥梁。

4. 跳脱“异性恋假设”,提升多元性别敏感度

医事人员常会假定病人的对象为异性,让许多同志病人陷入尴尬。您可以在此时避免使用“异性恋假设”的用词。您可以选择使用性别中立的称谓,如:“你的另一半”、“伴侣”、“对象”,来做为询问语词的开始,试着更诚恳的询问与瞭解,您的同志病人会更愿意说出更多。

5. 瞭解多元性别社群的性爱与生活方式

同志常用的性爱方式与异性恋是不同的。其中,男同志常使用互相自慰、口交、肛交、肛吻等等方式,而女同志则多为指交、口交、以情趣用品震动或进入等方式。所以, 如果您的专业科别涉及性生理等相关的临床评估,自然与异性恋的评估方式有所不同。

6. 让心爱的另一半来照顾他 / 她:克服多元性别伴侣在就医中的困扰

多元性别伴侣在病人的照护上,是医疗场域上极需重视的问题,但同性伴侣在临床情境中仍有许多的障碍,例如:探病、代理、医疗决策等等。事实上,每个人只要生病了,都希望心爱的另一半能够有机会好好照顾他/她!依照台湾现行的法规,同志伴侣享有探病、瞭解病情、与病人共同进行医疗决策、以及签署手术同意书的权利喔!

7. 避免过度的爱滋连结,抽血验爱滋前须经过病人同意

同志病人,特别是男同志病人的就医非常容易连结到爱滋等相关的性传染疾病,但如果缺少必要的解释,随之而来的就是刻板印象与污名所造成的伤害。同时,按照《人类免疫缺乏病毒传染防治及感染者权益保障条例》,医事人员应经当事人同意及谘询程序,始得抽取当事人血液进行人类免疫缺乏病毒检查。因此,医师如果能在进行此项检查时如果进行充分的告知与解释,不但能够让病人更加瞭解病况、免于污名与恐惧、医师更能够保护自己免于在无意间触法。

8. 隐私的保障以及隐密的会谈/看诊空间

在讨论病人隐私,特别是与性倾向或是性别认同有关的议题时,可以请医事人员放低音量,如果病人有家属与亲人陪伴,也可以视情况主动询问病人:“是不是需要单独会谈?”,这样可以避免病人在亲属面前无预警地出柜,也让病人觉得看诊中感到备受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