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关系中的讨好者,出现在社群网路时,会以什么样的状态与他人互动呢?是更真实地做自己,还是出现不同型态的讨好行为呢?——讨好型人格,可以问自己以下几个问题。

文|艾玛.里德.特雷尔

Instagram、脸书(Facebook)、推特(Twitter)等社群网路提供众多建立联系的机会,让我们据以建立虚拟社群,以现实世界无法达成的方式发声并展现自己。网路也能提供匿名性与距离,讨好者可以利用这两项特点表达真诚的观点而不会感到困窘。

透过网路,他们也可以体验到展现自己、获得支持的感觉。自己的意见获得回响可以强化自我意识与信念,讨好者可以利用网路测试他人对自己观点的接纳程度,藉此累积自信,练习在现实生活中也更真诚地展现自己。

社群平台能为讨好者带来助益,阅听人也能把握难得的机会,倾听罕见的观点。讨好者重视能否获得接纳,而网路提供一个安全的空间,他们可以在此发现,原本的自己就能获得接纳,无须自我审查或保持沉默,这一点令人宽慰。

如果我们的意见有助稳固自己在社会群体中的地位,我们就会更加感觉获得接纳,进而提升自信,更愿意参与社群,这对我们自己、重要人际关系与广大社会都有好处。我们可以在社会中自信地互动,成为重要、有意义、良性群体中的一分子。

讨好者在网路中遭遇的问题

不过线上平台也不是没有缺点,某些网路上的道德出征弄错了地方,而且又具有杀伤力。

社群网路具有相对匿名的特性,不容易遭到报复,因此隐身在萤幕之后的线上使用者可能出现糟糕的行为,说出在现实生活中绝对不会说出口的言语。社群平台具有促进人类合作与沟通的潜力,不过也可能制造出一群惹事生非的霸凌者,秉持正向肯定态度的讨好者不容易找到容身之处。

讨好者无法倚靠礼貌与体贴的习惯在网路世界中取得认同,他们用来侦测他人反应的雷达在虚拟世界中毫无用武之地,肢体语言、脸部表情及声音语调的细微变化全都隐藏在萤幕之后,讨好者在网路中简直耳聋目盲,无法凭直觉察觉他人的要求,因此不像面对面互动时能够掌控对方的反应。

WhatsApp 上已读不回的讯息令人失落,这项功能同时也要挟我们回覆群组聊天室中的狂热管理员,以及回应长舌朋友的牢骚,而且根本不可能在不冒犯他人的情况下“离开群组”。

安抚型讨好者踏入陌生的网路世界时,没有现实生活中惯用的天线协助他们操控他人的反应,只好蹑手蹑脚地摸索分际,展现乏味而良性的一面。

典型讨好者必须使用滤镜来武装自己,透过反覆编辑推敲最完美的内文,将照片及贴文改造成普世欣羡的形象,他们的动态必须充满鼓舞人心的内容,源源不绝供应正向态度,以便获得公众赞赏。

影子型讨好者也许不常发布贴文,但他们会默默追踪自己仰慕的网红,为他们的贴文按赞,以粉丝私讯轰炸他们的收信匣;他们会与酸民针锋相对,维护自己的偶像;在自己的贴文中标记偶像,帮助他们提升曝光、实现目标。

抵抗型讨好者容不下看不顺眼的人事物,因此可能完全不使用社群媒体,他们会批评旁人的贴文,彻底屏弃社群媒体的正面价值。

对讨好者来说,社群媒体有优点也有缺点,端视使用者的动机与互动方式而定。如果要在网路中讨好自己,首先我们要瞭解自己使用社群媒体的原因。


图片|Photo by Plann on Unsplash

延伸阅读:从社群头贴看出你的人格特质:7 种类人,你是哪一种呢?

案例/安妮塔

安妮塔(Anita)使用社群媒体的出发点大错特错。

她二十六岁时因为焦虑与自尊低落开始接受谘商。她述说自己着迷于 Instagram 的问题,她会花上数小时滑动态,浏览美女享用美好、健康的早餐,观赏名人健身后神采奕奕的模样,或是嫉妒地看着前男友到国外度假的照片,他晒成小麦色的手臂环抱着穿着比基尼泳衣的美女。

她自己上传的内容也都精心套上滤镜,她想要向世界呈现自己最讨人喜欢的一面。她告诉我:“有时候,我会梳妆打扮准备出门,拍了上百张照片(不夸张),测试每一个角度和每一种滤镜,但我觉得拍越多照片,心情就越糟。

然后我会选出一张照片,搭配自信与自贬比例拿捏得恰到好处的文字,然后把天底下所有主题标记都用上去:#outout(出门)、#lovemygirls(爱我的闺蜜们)、#sorrynotsorry(毫无歉意)、#me(我)、#happy(快乐)、#bodypositive(身体自爱),发布之后,有时我根本不会出门,我会直接卸妆、换上家居服,打开电视。

这一切都是谎言。就算我真的出门,我又会整天不停查看手机的按赞次数。如果按赞数量不够多,我就会把照片撤下来。我痛恨这一切。我鄙视自己做这些事。”

安妮塔以手捂住脸,她对自己不理性的行为感到羞愧,但她无法戒掉在社交平台上讨好的习惯,她会不由自主地搜寻哪些主题标记能够获得更多按赞次数,或者是吸引更多追踪者。

另一方面,她也毫不怀疑地采信别人贴文所呈现的扭曲生活,对比他人的完美而自惭形秽。在她发布自拍公开在大众眼前之前,她早就开始自我批判,印证“自己一文不值”的预言。

安妮塔曾经尝试透过约会应用程式寻找爱情,她告诉我,有一个网站并未提供使用者表示“谢谢你,但我没兴趣”的选项,因此线上聊天后如果觉得不“来电”,只能直接封锁对方。

安妮塔曾经被互传讯息的男生封锁,她说这样的经验让她觉得自己毫无价值。即便一连好几个礼拜两人不断互相传讯息,聊天过程也让她感觉心有灵犀,对方还是可能突然消失无踪。

这种“搞失踪”的结果让安妮塔不知所措,不知道哪里出了岔错,讨好者也想不到其他可能性,于是只能责怪自己。她把自己想得很差劲,于是更加卖力讨好下一个聊天对象。

有些人和安妮塔一样,使用社群媒体的动机有偏差。他们的需求无法在现实生活中获得满足,于是转而希望在网路世界中寻找归属感,运用讨好伎俩伪造出光鲜亮丽的冒牌者,因此他们在网路中获得的任何接纳也都虚假不实。

安妮塔运用典型讨好者的行为模式来寻求人际联系,但是这样的作法无法和无影无踪的追踪者拉近距离。她希望能够获得人们的理解,但她从未展现真正的自己,又要如何被众人看见?


图片|Photo by Ushico on PIXTA

同场加映:【性别观察】“小脸、大眼、红唇”Instagram 滤镜:千篇一律的美丽,你腻不腻?

社群媒体动机

想一想自己参与线上社群的动机。

使用社群媒体的原因?

想想看,社群媒体带给你什么收获?可能正面及负面、预期中及预料之外的影响都有,你能说明这两方面的结果吗?也许社群网路提供展现自己的管道,证明你原本就够好了,让你把这份自信带进网路之外的生活中。

或许你参与线上社群是为了讨好别人,以喜欢、转推、按赞次数来评估自己是否为人接纳。如果是这样,请自问你如何在网路中展现自己?

你认为网路世界如何看待你?你发布的照片多贴近现实?

自拍照可以套滤镜,贴文可以经过多次编修,由公众透过按赞次数决定下场是撤除或保留。你可以编辑自己、为自己套上滤镜,不过在追求“按赞次数”的危险过程中,你可能失去自己。

你可以分享关于感受的梗图,但从不展现自己的心情。如果我们不忠于自己,又怎么能获得理解?如果其他使用者也都忙于伪装,又怎么能真正看见彼此?

大家就只是伪装者互相按赞而已。讨好者以贴文获得的按赞次数、追踪人数或留言数武断地评估自己讨人喜欢与成功的程度,这种心态有害心理健康。

幻想与现实

别误把自己真实的生活与他人呈现出的表象相比。要记得,别人在 Instagram 展现的完美生活很可能并不是真的,至少不会是全貌。

看一下自己的线上个人档案,观察自己与众人分享的“表象”,也许你会发现,如果这些照片和贴文是由别人发布,很可能也会令你羡忌不已。

你可能曾经在别人的贴文底下留言,只因为觉得自己应该这么做,或曾转推某则你自己不完全相信的理念,你的社群媒体生活表象很可能也令他人自惭形秽。

你的贴文时间轴可能透露矛盾——分享的上一则贴文一如往常混杂感伤与开心的情绪,不过你发布的柔焦照片有如一张怀旧照片明信片,附注文字传达出积极与欣喜。

这些贴文只呈现生活的单一面向,所有人都应该谨记这一点,特别是讨好者。你可以伪装,其他人当然也可以。

你会喜欢:比较是永恒的课题:人们互相羡慕,只因为他们都不了解彼此的伤痛

取消追踪之前

如果你喜欢滑动页面,浏览编排精美的动态,这样很好,社群媒体上的确有很多好东西能带来正面体验,有提振心情或娱乐的功效。就算你看不顺眼某人的贴文,至少你可以封锁或取消追踪他们,对吧?

大家都这么做:筛选动态,只追踪让自己心情愉快的贴文。

不过当我碰到对网路互动感到沮丧的案主时,我发觉更有益的作法是先深入瞭解困扰他们的症结点,找出更深层次的问题。如果跳过这个步骤,直接完全戒掉社群媒体,可能只是压下表面症状,未能处理潜藏的问题,往后不经意看到特定类型的贴文时仍会再次发作。

如果精心筛选自己浏览的内容,移除可能触发负面感受的贴文,我们也许可以暂时摆脱不适感受,但这只是治标不治本的作法。另一方面,如果能深入探究负面感受从何而来,未来就不须继续躲躲藏藏,甚至也能藉此学习如何讨好自己。

当然,过滤社群平台向我们显示的内容可能也是必要措施,不过首先应该厘清这么做的原因。我们希望在网路世界中保有受伤之后的恢复力,而不只是在不断变动的环境中求取当下的安慰。

如果你不参与网路社群,花点时间想想看,参与之后你可能会有什么感受?如果你避免使用社群媒体是因为知道这很可能会触发愤怒、焦虑或不足的感觉,你是否思考过背后的原因?你还能采取哪些措施,在使用社群网路的同时讨好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