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总是努力把自己过得很忙碌,因为你害怕静下来的时候,心里出现的那个“吵杂的声音”?给反射性人格的你:当你愿意蹲下来,好好听听自己的声音之时,你会发现有一种很深很深的感动。

你也是这样的人吗?

  1. 回覆讯息的速度很快
  2. 害怕别人等待,也不喜欢等待人
  3. 不喜欢 App 上有红色的数字通知,一定会归零
  4. 永远先处理别人的事而不是自己的事
  5. 容易在网路上面看到一个广告就被烧到
  6. 容易分心,剧情无限展开,随便刷到一个社群动态,就会开启好多个“分页”

我前几天在冥想(很爱在冥想的时候想东想西,好孩子不要学)的时候突然发现自己是反射型的人,这其实不是一种很严谨的人格定义,只是我随便发明出来的名称,用来指称那种“无法等待也无法让别人等待”的人,想要很快地解决一些事情、完成待办清单,否则会有很多焦虑。

可是如果真正仔细看,就会发现这些人常常只是在“虚忙”,藉由忙碌别人拜托的事情,来逃避自己真正重要的事情。这种人真的无法接受的,是“不确定”的感觉,当讯息被回覆了、事情完成了,这个不确定的焦虑就会落地安稳,这是我们一辈子所追求的东西。


图片|作者提供

形成反射型人格的原因

反射型的人还有一个状况是,很容易在意别人的看法、担心别人会对自己怎么想,也因为这个担心,总是把别人的要求看得比较重要,而忽略了自己也有自己的需求。

每次完成别人拜托的事情,心中就会有一种满足感(耶,我被喜欢了、被称赞了),或者至少会有一种焦虑解除感(太好了,我终于没有欠人家了),可是却忽略了,或许自己生下来本来就没有欠别人什么,为何要觉得自己“得”做一点什么,才会比较心安呢?

延伸阅读:为什么有 30 岁焦虑?致迷惘中的你:学会对社会要求说“不”,谁说“乖”是一种称赞

那么,为什么会产生这种反射型的人呢?

其实这样的人,背后典型的状态是“焦虑”,不论是人际上的焦虑,或是对于“没有完成事情”的焦虑,好好利用这个焦虑,其实蛮不错的,因为可以做好很多的事;但如果被这个焦虑给抓住,很有可能就是一整天都在做一些“废事”,然后以为自己完成了很多,结果都是不重要的事。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很典型的状况是,有些人真正的关键在于“怕安静”,因为只要静下来,就会发现内心的声音开始吵杂起来。

由于不太习惯跟内心的声音沟通(和这些声音沟通,是需要花费“沟通成本”的,你可以把内在的世界想像成是一间公司,那些声音就像是一些和你格格不入的同事或主管),所以有些情绪或感觉,宁可选择忽略、做别的事情,也不愿意拿来面对自己。

久了之后,这些逃避就会累积成焦躁的感觉,然后会让你更想要逃避内在的情绪,所以你就变成每天都在瞎忙,但依然觉得空虚。

那该怎么办呢?我目前的做法是,每天给自己 30 分钟的 Me time,这个时间是留给自己的,可能是静坐、可能是瑜伽、可能是运动(我觉得骑脚踏车很有用,但大家要记得戴口罩),也可能是就是坐在那里尽情地写字,让内心的那些声音,有机会可以出来吵闹一下。

你可能会说,过去一直以来我和自己沟通常常没有结果,还是有一些负面的声音一直出现、还是有一些“巨大的自己”没有办法打赢,每次都觉得很无力,那该怎么办?


图片|Photo by PanKR on PIXTA

同场加映:“让周遭静音,就能听见自己的声音”别让他人评价蒙蔽了真实的自我

打不赢,就不要强求打赢

我以前也是这样想,但我后来发现了一件事:达成结论并不是沟通唯一的目的,有时候光是让彼此有机会表达,就能够挪动一些僵局。

换句话说,打不赢就不要强求打赢,有打过就不错了,一个参加就得奖的概念。

这件事情在人际沟通或者是和自己沟通上,都是一样的,所以从今天开始,给自己一点点时间,每天有机会让内在的声音打架一下,胡思乱想一番,然后一边调整呼吸,给自己这种允许,就是一种很棒的温柔。

然后你会发现,当全世界都没有人可以听见你的时候,你还愿意蹲下来好好听见你自己,那会有一种很深很深的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