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外人眼里总是活泼外向的你,是不是内心其实很想大喊:“我有社交恐惧症!”

事实上,不论是内向者或是外向者,又或者是中间性格的人,他们都会产生社交焦虑。问题是:为什么“假性外向者”要假装外向呢?

文|二狗子、马斯特

转载自公号:KnowYourself(ID:knowyourself2015)

公号简介:关注自我和内心,觉察即自由。

前两天和朋友约饭的时候,发生了这样的一段对话:

“看你朋友圈发了参加志愿活动的照片,好玩吗?”
“就那样吧,我在组里向外对接的工作特别多,我一个社恐做这些,其实还蛮心累的。”
“???你这么外向的人还说自己社恐???”

朋友给人的印象,一直就是一个待人热情、在社交中游刃有余的人,在我们的小圈子里,他总是处在能够主导话题、把控节奏的中心位。以通常对外向和内向人群的定义来看,朋友毫无疑问身处外向的那一队列。

但仔细想想,他本人似乎对喧闹的社交场合并不感冒,偶尔参与需要大量社交的活动,尽管当下舞得风生水起,事后也总是一副疲惫不堪的模样,说自己“彷佛身体被掏空”。

这样的人格特征,不禁让我想到一个在网路上流传颇广的词:“假性外向”。

我在网上搜集了一些关于假性外向的描述,分享给夥伴们后才发现,生活中类似这样的人,还真有不少。

以下这些,就是假性外向者们常常遇到的情况:

  • 你经常被误认为是外向的人
  • 你的能量水平与你所处的环境密切相关
  • 和某些人互动会耗尽你的精力,而另一些人则会给你充电
  • 你会同情那些不合群的人
  • 你想要表达自己的观点,但你不希望有人因你的话而产生对立
  • 你没兴趣在一群陌生人之中证明自己的能力

如果你也曾在生活中有过这些感受,那么,你可能就是一个假性外向者啦!

问题就来了:在心理学定义中,“假性外向”究竟是什么?这样的性格会给社交带来什么样的影响?作为一个假性外向者,又该如何舒适地社交呢?


图片|Photo by Maridav on PIXTA

一、什么是假性外向?

许多假性外向者,从自身和外界获得的自我认知,是极其分裂的。

说自己外向,又对大部分社交场合充满抵触之心;称自己内向,再熟悉自己不过的朋友们又会拍着他的肩膀哈哈大笑:真的吗,我不信。

为什么会这样?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首先要重新理解“内向”与“外向”。

首先,内向/外向的本质,是一种人格特征。

卡尔.荣格在 1921 年的《心理类型学》中正式提出了外向(Extrovert)和内向(Introvert)的概念。

他认为,内向的人能量指向内部,独处的时光能带给他们能量,所以他们往往倾向选择安静和独处;外向的人的能量指向外部,他们能从社交活动中获取能量,因此他们常常活泼健谈,喜爱社交。

注意,下文中的内向、外向,均采用这一定义。上面的知识点很重要!

社会早早将人们二分于“内向”和“外向”的框架下:说一个人“外向”,意味着他长袖善舞、擅长社交;而一个人“内向”,则等同于他畏手畏脚、缺乏社交技巧。

然而事实上,“喜爱独处”、“喜爱社交”,是由他们能量指向形成的“因”,而可能(并非必然)造成的“果”;同样的,一个人是否有社交焦虑,并不取决于他的性格特征。也就是说,内向的人和外向的人都可以有社交焦虑。

再者,内向和外向,本来就不是一件非黑即白的事(Cohen & Schmidt, 1979)。我们的内向或外向性会落在一个区间内,很少有人是绝对的内向或外向者。

上世纪 40 年代,第三种性格——中间性格(Ambivert)被提了出来。具有中间性格的人兼有外向和内向的特质,但二者都不占主导,他们在慷慨陈词和认真聆听之间的切换更加轻松自如,情绪方面也更有适应性。


图片|KnowYourself 提供

说到底,一个人是否“假性外向”,和他本人性格是偏内向还是偏外向,又或是中间性格无关。假性外向者不一定外向,但必然有他们“假”的一面。而他们之所以会产生社交焦虑,正是因为他们在社交中的实际表现与内心的真实感受是分裂的,存在极大的不一致性。

以下 3 种情况的人群,都有可能成为“假性外向”者:

  • 本身是内向者

但由于先天或后天的原因(比如工作需要)拥有很强的社交能力,且社交焦虑水平低。尽管他们善于社交,但出于内向者的天性,社交对他们来说本质上是一种消耗。

  • 本身是中间性格

有时候喜欢独处,有时候想要社交,在某些社交场合能够成为外向者,并享受其中。他们的社交能力强弱则取决于场合和心情,社交焦虑水平也随之变化。

  • 本身是外向者

但社交焦虑水平高,对与人交谈感到焦虑,但享受被人群环绕的感觉,社交能力可能并不高。他们既需要从社交活动中汲取能量,本质上又是社交焦虑者这种矛盾的心态折磨着他们的内心。

延伸阅读:拒绝假性正能量:愿你不仅有快乐和坚强,更要有脆弱与悲伤

二、假性外向者为何这样?

这样说来,假性外向者们的困扰无非在一个“假”字。在他们的人生经历中,由于种种原因,假性外向者们主动或被动地选择了有悖于天性的社交模式。

这种现象不仅仅发生在假性外向者身上。每个人除了自己原本的性格之外,确实拥有一些可以自由施展的个性面(free trait)。当人们在特定的情境中,尤其是当这个情境对实现目标有着重要意义时,就能够表现出与自己原本的性格截然不同的言谈举止,以达成当前他想要实现的目标(Little, 2011) 。

那么问题又来了:为什么想要达成目标,就一定要调出一个外向性表现的人格呢?直接用本真的样貌来社交处事不行吗?对此,心理学家 Erika Martinez(2020)做出了回答:

“我们生活在一个崇尚外向的社会,”他说,“在许多情况下,正是对归属感和被接受的渴望,促使内向的人改变。”

多项研究的结果一致表明,与内向者相比,外向者更有可能被他人视为领导者,也更有可能获得领导职位(Judge et al., 2002)。换句话来说,外向者通常会更容易被视作“成功人士”。

再想想我们自己。小时候,逢年过节遇上七大姑八大姨,如果表现得活泼大方,就会被称赞“聪明”“可爱”;如果畏手畏脚,则会被说“害羞”“放不开”。

在这样潜移默化的规训中,我们自然从小就有了“表现得外向=受欢迎,表现得内向=被孤立”的认知。即便自己本来并不适应外放的交往模式,为了让自己看起来“好相处”,交往起来“更容易”,也会强迫自己扮演成一名游刃有余的社交达人。

除此以外,一个人本身拥有的人格特质,也会使得他们成为一名假性外向者。

例如讨好型人格者、高敏感人群,以及共情能力强的人群,他们很容易就能察觉到他人的情绪波动。因此,为了维持良好的人际关系,当他们意识到当下的情景需要他们来充当交际花的角色,他们便会义无反顾地让自己“外向”起来。


图片|Photo by Tim Mossholder on Unsplash

不过,也有研究表明,当一个人让自己表现得更外向时,无论他本身是外向/内向/中间性格者,都会更容易换来他人积极的反应,他们自己也会变得更快乐(Dittmanm , 2003)。

这点对于内向者来说更甚。举个例子,对内向者来说,谈论自己的优点和成就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

但如果他将自己扮演成一名外向者,一切就会变得不一样。当他们套上外向者的外皮,也就生出了合理推销自己的勇气,显然也会更容易获得上级的青睐。

你会喜欢:【2021 多元领导大调查】具有专业就能当领导者?研究显示:情绪调节能力才是关键

三、假性外向者的社交,会变成什么样?

只是,这种“扮演”,可能并没有我们想像得那么简单。

一个人是内向还是外向,是由他们的先天基因决定的。

人格的稳定性已经得到普遍证明:我们都在某种“套路”中生活,而且这些“套路”往往都是在早年便已经形成,影响着我们的一生。

即便我们在不同情境下,可能会体现出人格的不同方面。但在长时段内考察时,我们的行为仍然会体现出某些恒定的、一般性的特质,呈现出某种“常态”(Bem, 1974)。

行为经济学家 Daniel Kahneman(1974)认为,人脑处理信息的方式主要有两种,第一种是快速的、凭直觉的,“毫不费力”的认知方式;而第二种则是理性、慎重,需要付出努力的方式,需要人们有更强的动机,同时消耗的认知资源也相对更多。

当人们在处理一些简单的信息时,人脑就会自动调用第一种认知方式,只需要一切照旧地应对即可;而当人们需要处理更复杂、更高级的问题时,即当情境所需的反应与固有个性不符时,人脑则会调用第二种认知方式。

这就意味着,当假性外向者们需要发挥他们外向的那一面时,通常需要有更强的动机,比如要完成某个重要的目标,同时也会消耗更多的认知资源。这也是为什么,当我们不“做自己”的时候,时间久了会感到疲惫不堪。

如果你在本质上就不喜欢社交活动,那么无论你如何掩饰(masking)自己的社交模式,你都会在社交时感到发自内心的疲惫(Zelenski et al., 2012)。

即便你在表面上“掩饰”得再优秀,你在社交中透露出的隐约的不和谐感也会被他人所察觉(Fisher & Ashkanasy, 2000)。和你交往的人也会感到困惑:

这个人是不是为人不真诚?他真的是个值得信赖的人吗?

人们在真正深入亲密他们之后,会发现他们与所展现出的样子并不一致,从而选择远离。双方关系的持久度与亲密度都会因此受到负面影响(Ciummo, 2017)。

许多产生严重困扰的假性外向者,也正是因为他们已经太习惯使用一种伪装的、热情外放的社交方式生活,致使他们陷入自我疑惑与自我耗竭(Ego depletion)的境地。

同场加映:明明累到不行,睡前还是忍不住滑手机:你也是“报复性熬夜”一员吗?


图片|Photo by Anne Nygård on Unsplash

四、我是一个假性外向者,如何保持自我的平衡?

如果你是一个假性外向者,想要高效地发挥“假性外向”中的优势,以更少的付出(自我损耗)获得更大的收益(实现更多/更重要的目标),那么就应该把那些“外向”的部分用在最关键的场合,那些称得上个人“核心目标”(core project)的事情上(Jarrett, 2017)。

核心目标,指的是那些对自己的人生有决定性作用的、与个人价值观及自我认同感息息相关的目标。

它有 4 个评判标准:

  • 意义(Meaning)——这个目标的意义是什么?与我的价值、人生规划有什么关系?
  • 胜任(Manageability)——我是否拥有相关的知识技能?我是否能通过学习获得这些知识技能?
  • 连结(Connection)——在实现这个目标的过程中,必要时后能否获得他人的支持?
  • 情感(Emotion)——实现它会带给我更多积极还是消极的感受?如果必定会有一些消极感受,我是否愿意去承受?

目标是否有意义,直接决定了它与我们而言是否是重要的、核心的,而同时满足后三个标准的目标,才是更值得我们去发挥自由个性的核心目标。

Little(1996)指出,每个人在平衡自由个性与做自己时,还需要一些“自我修复”的小技巧(restorative niche)。这些小技巧就像是游戏中那些帮助人物“原地满血”的灵丹妙药,不过,它是因人而异的。

对于假性外向者来说,“充电”永远是必要的。当你在社交场合中感到不舒适的时候,唯一的应对方法就是离开那个令你心烦意乱的情境,创造只属于你一个人的空间,而不是将自己钉死在那个“看起来很不错”的状态里——这只会损耗你自己。

你要了解自己能够接受的社交频率和程度,有计画地安排自己的工作和社交,不要轻易逾越自己的限度。也就是说,你需要“管理”好你的社交(时间、频率、场合等),而不能像面对社交毫无压力的人一样,仅凭自然和随性。

写今天的文章,是因为我自己一度因为这个问题感到困惑。很长时间里,我对策略性地表现自己,以实现工作或发展相关的目标,感到抗拒。我认为那是一种虚假,也是对他人的欺骗。

而当我确实为了实现某种目标,调整了自己本真的情绪和行为时,我又感到自我怀疑,我究竟是不是自己认为的那个人呢?

后来我才明白,每个人除了有一种属于自己的底色,也有很多短期的、目标导向的策略。我需要的是区分不同的情境,哪些场合需要我采用这样的策略,哪些场合我可以本真地呈现。而真正的我,就是这个对情境做出判断、对策略做出选择的“主体”。这是一种能力,也是一种成熟。

不知道能否有一天,做到自由地在出世和入世间转圜,同时永远清楚地知道自己是谁。与君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