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是同志骄傲月(PRIDE Month)。渣打银行携手女人迷为渣打同仁举办【拥抱彼此,创造骄傲价值】线上讲座,并邀请知名的精神科医师、作家、主持人邓惠文医师,透过心理思维剖析何谓接纳和包容。

多元共融(D&I)是无论一个人所属的族群、气质、性格、性向等,都应该能在工作场合自在地成为自己。这不仅仅是一种人权精神,更有许多客观数据支持 D&I 和工作效益成正相关。渣打银行一直以来是支持多元共融理念的重要领航者,在国际妇女节、世界文化日、同志大游行、企业多元文化奖等推广多元平权的活动上,渣打银行从不缺席,更成立了台湾 LGBT+ 友善社群,落实多元共融的理念。

新冠肺炎疫情持续延烧,渣打同仁大多居家工作,努力兼顾工作与家庭。令人感动的是,即使在这样严峻的时刻,依然有来自全台各个单位及分行、近九十位同仁,齐聚在线上关心 LGBT+ 平权及多元共融议题。渣打银行表示,注重每位职场夥伴都能在工作环境中成为自己,是渣打持续推动多元共融的信念,致力打造友善共融的职场更是努力不懈的目标。

渣打对于 LGBT+ 议题的关注,不只是口号而已,根据会前报名者统计,超过六成的渣打同仁曾参与支持 LGBT+ 的活动,其中逾八成参加过同志大游行,显见多元共融的企业文化已内化至同仁心里,并采取实际行动展现支持。


图片来源|Unsplash

先问自己,为什么有这么多的“应该”?

邓惠文医师从渣打同仁关注的 LGBT+ 议题出发,与大家探讨“认同”和“接纳”的重要性。“隐藏私人生活中一些对自己重要的部分,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一个巨大的压力。如果大家都不必隐藏,其实可以有更大的发挥和发展。”

邓医师引用美国和英国的研究数据,让我们看见如果员工需要为自己的性向说谎,其实会影响团队的互信,而可以公开同志身份并获支持的员工,则可以展现显着的工作效率和动力。

“需要被接纳的不只是性向”,邓医师进一步指出,有没有伴侣、生不生小孩、甚至疫情期间住在哪一个县市,都可能在不友善的眼光中产生压力。因此,我们需要的是回过头来深入自己的内在,追问自己:“我为什么有这么多的‘应该’?我为什么不能理解旁人与我的差异?”


图片来源|Unsplash

不能包容的人,也许是曾经受伤最深的那一个

当我们一般人想起因子女出柜而痛心疾首的父母、或暗地讨论他人性向或性别气质的同事,往往将他们当作压迫者或压力源。邓医师却从心理学的角度引导我们看见“这些无法包容的人,才是内心最具不安全感的人”。

“你会发现,这些有很多‘应该’的人,他们生活中其实不太容易快乐。因为他们很容易因为自己僵固的价值观而和伴侣子女产生冲突。”邓医师从经手的个案里发现,努力帮助别人却感到孤独、感觉到关系困扰的而越不快乐的个案,通常都很“坚持”,坚持到认为所有事情都应该一样。

如果可以将心态打开、对不同的价值观保持开放的认识及谦卑的心,生活将会变得有趣而丰富,才能够开始真正地欣赏人生的风景。


图片来源|邓惠文医师

邓医师更提供了大家自我检测是不是过于“坚持”的两道问题:

  1. 探索或否认:面对差异的时候,你的态度是“探索”还是“否认”?你是很好奇想知道更多,或者感到不舒服或奇怪?比方说否认孩子性倾向的差异,认为对方一定是受到挫折才会“转性”。或者看似开明的说“喜欢同性异性都一样”,却忽略了社会上的弱势和少数所需要的支持。
     
  2. 共存或同化:当你发现别人和自己不一样,是否能接受彼此自然而然会有所不同?还是希望把对方改造成跟自己一样?

“如果你发现自己两个问题都是后者,那也没有关系。我本来也是一个常常需要确认自己是对的、安全感不够的人。”邓医师笑着宽慰我们,即使隔着镜头,我们也能感受到她的温暖和理解。

“还好周遭与我们不一样的人都活得很精采,让我们知道不一样并不奇怪,而是让这个世界更丰富。”

邓医师更提醒我们,如果强求同化,所有人都要遵循同一条路,那么局限的是自己。“这很可惜,没有看见这个世界真正的风采。”

同时,所有人都值得一个完全自由伸展的世界,这是我们提倡多元共融希望为所有人做到的事。接下来,让我们谈谈如何培养多元共融的心态。

同场加映|
来看活动直击下篇:不只是多元共融,更要共荣|渣打 PRIDE Month 活动直击(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