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在交友软体上,“男性请客”被视为正常的现象时,女性看似占了便宜,但实际上,任何不平等的互动都是不健康的。

例如在婚前男性请客的刻板印象中,也代表了婚后女性的“一切劳动”也将被视为理所应当。

长大之后,有过性别启蒙,回望从前种种,譬如昨日死,但在之后的每一天,仍会发现性别这件事,悄悄落在日常每一个缝隙里,不时提醒你看它。它不像人们想的那么生硬艰涩,即使是最柔软的关系课题、最热烫的床事讨论,也往往带有性别的学习。


图片|Photo by Pixabay on Pexels

分享朋友晓晓(化名)的真实经验:她在交友软体遇见男孩 Y,从网路上的聊天频率,到约出来见面的互动,都很契合。第一次约会时,Y 先订了电影票,晓晓习惯 AA 制,想拿钱时,Y 却摇摇头不收,只说下次有机会你再回请。


前阵子,确认过彼此意愿后,相约去开房间。晓晓有点担心 Y 到时又抢着付帐,在事前和 Y 说,上次他买电影票,这次房间钱就让她出吧。
Y 语带笑意拒绝,回了“妳让我开心就好”,不忘附上可爱贴图,狡黠俏皮。

看着讯息框里的这段对话,晓晓愣上一分钟。尽管知道对方并无恶意,甚至是“好意”,但心中还是升起一种异样感。

关于开房间谁付钱,记得在网路上看过这样的话:“如果男生开房间的钱都不出,还想打什么炮”,类似留言并非来自单一性别,揭示了许多男男女女,对于现实潜规则的惯而不谈。

男女约会,男孩请客——交友市场,似乎向来都走这个套路,尤其上旅馆、开房间更是。有些人觉得很自然,本该如此;也有些人感到不对劲,可无论这个不对劲来自女方或男方,最后常憋着不说,或在微妙的气氛下半推半就。

“女性付出身体”哪里不对劲?

Y 对晓晓说的那句“妳让我开心就好”,其实或许,他真没别的意思。Y 想表达的或许只是不必计较这些没关系,而非有意将女性物化、贬低为只拿来满足性欲的工具。

然而当你在生活里对性别互动有所觉察,那种敏锐度便在此刻隐隐作疼。

当两情相悦的男女上旅馆,至今仍有不少人认为:既然“女生已经付出身体”,就无须负担开房间费用。背后除了潜藏在性事上“男赚女赔”的谬误;也显现异性恋之间,固定而僵化的互动框架。


图片|Photo by Alexander Krivitskiy on Pexels

延伸阅读:流出私密影像、勒索恐吓:当所有人都将女性物化,问题不会消失

忍不住让人想起,2019 年,一间秘鲁餐厅 La Rosa Nautica 提供给男女不同版本的菜单,引起性别歧视争议,最终被罚款。根据外媒报导,当男女走进该餐厅用餐时,男性会拿到一般菜单,女性则会拿到未标价的金色菜单。餐厅辩解,这是为了让女性不必为花费感到负担,能“享受一个浪漫的夜晚”(enjoy a romantic evening)。

一则新闻,见微知着,揭穿了异性恋约会的潜规则。

我们可以承认,顺着规则走是比较轻松,能省去想东想西的自我叩问;但我们也能相信,抵御主流价值的另一条路,虽然陡峻,却自由得多。

“男生负责买单,女生人到就好”异性恋的约会潜规则

之前我做过一个小实验:在交友软体发起约会,勾选“各付各的”,静待结果。而后发现,许多报名者打完招呼后,都会进一步说“我请客就好”或“妳不用付钱没关系”。我当时有点讶异,因为这么强调的不只一人。

这些交友软体,有的可以在上面主动发起约会,但选项上却只有“各付各的”或“男生请客”;有的更不讳言,直接在宣传广告上主打“女生免费看电影”。面对这些明摆着的状况,最直观的问题是,“女生请客”去哪里了?再进一步探询则是,作为女性,在约会市场里想主动出击,除了没有能参考的模板外,竟然连选项也不被给予。


图片|作者提供

同场加映:周蕙的豁然笔记|为何交友软体容易晕船?感性之余,理性是你最好的防备

承认目前约会市场的男女比例,确实僧多粥少。借看身边女生和男生朋友的交友软体,女生想要配对很简单;男生就没这么容易,甚至有一说是,部分男生会通通右滑(喜欢)以增加配对成功的机会。交友市场竞争,某程度上让男追女成为必然,女性更有机会享受众星拱月的感觉。

乍听之下,女性享尽福利——在交友市场抢手,在约会现场不必掏钱包。可终究没有白吃的午餐,我们恐怕长期忽略了那些潜藏在背后的隐形成本。比如说,女性为自身外貌付出变得理所应当;比如说,女性进入婚家关系后的情绪劳动没被看见。

有句话这么说:“我负责赚钱养家,妳负责貌美如花。”听到这句话后,有些人深感浪漫,也有些人跟我一样只觉惊悚。将男女的性别角色,粗糙地一分为二,漠视流动的可能。

约会剧本:男追女是其中之一,不是唯一

2021 年 04 月 22 日,台湾通过《跟踪骚扰防制法》草案。消息一出,讨论热烈,许多男性网友开始抱怨或嘲弄,诸如“以后连想要追女生都会被告”等言论层出不穷。当中亦能看见值得思考之处:为什么清一色都是男性,认为这会造成追求困境?又为什么男性对于追求的想像如此单一?

从小到大,很多女孩被教育或指导,要矜持、要找一个好男人照顾自己;男孩则被教导,在交友部分,要主动、要照顾女方。童话般的叙事,再加上“浪漫爱”(Romantic Love)与流行文化挂钩,从影剧到歌曲,耳濡目染,我们可能在不知不觉中让自己失去其他选择。

你会喜欢:“别再漠视身体自主权”《消失的情人节》争议:浪漫或侵犯,只有一线之隔

我们能从个人经验,去照见结构问题,探析关于父权(Patriarchy)的大小事;但女性主义想试图面对与处理的,不是去用力抨击或打压某些可能犯了错的人或现象,而是希望从社会体制、文化现象、价值观念下手,以“性别”取代“两性”,让无论是谁都能自在多元,不必囿于桎梏。

松动结构,仰赖日常观察。我们能以小搏大,从生活里的枝微末节,觉察性别题目,无论它是选择或申论,都试一试,不要交白卷。


图片|Photo by Alexander Krivitskiy on Pexels

那天,晓晓第二次和 Y 见面。散会时,晓晓从皮夹抽出钱给他,他困惑一阵后,终究欣然接受,说之后再换他请,悄悄预了下一次的约。

晓晓笑着,点头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