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也曾经逃避悲伤吗?逃避,常常是最容易的做法,因为你能暂时抽离情绪、假装一切都没有发生,但是,当我们驱逐那些真实的情绪,并未真正解决问题,有时,痛苦加成,你便更容易一蹶不振了。

正式悲伤情绪,是我们一生的练习;与悲伤共处,是我们共同的课题。

大多数人对忧郁倾向(忧郁倾向不等于忧郁症)的认识多半为:“忧郁的人是过度悲伤,无法控制自己的悲伤感受。”

然而,这样的说法只说对了一半,忧郁倾向的人是时常感到悲伤的,然而,这些悲伤,可能都是“错位”的。真正造成忧郁倾向的悲伤源头,是被压抑、被忽视的,那些悲伤源头可以称为未竟的悲伤,是尚未被充分体验、处理的悲伤。


图片|Photo by Bevis G on Unsplash

延伸阅读:你并不孤单!Janet 致忧郁症的告白:身而为人,都有脆弱的时候

社会弥漫的正能量概念,使悲伤不能充分悲伤

这个社会中,时常看到无处不强调正能量,长辈图、心理学概念、文章宣导中,彷佛在告诉我们只有想法是正面的,我们的生活才会发展成正面的模样。

认为快乐至上,悲伤是无益的。当看到他人感到痛苦时,人们往往会劝告对方看开一点,或是认为对方的痛苦只是小意思,还有许多人身处更深的苦难中,习惯去否定他人或是自身的悲伤与痛苦。

于是,人们尽全力打起精神、驱散悲伤,然而,那些看似被驱散的悲伤,会形成潜意识中的阴影。“阴影”一词最早被深度心理学家荣格使用,指心理的“黑暗面”,是我们分割、拒绝、否认、隐藏的部分,我们把自身不愿面对的特质、情绪投射到他人身上的部分,或者尝试与之断绝关系的部分。

在心理治疗的语言中,阴影是“被压抑、排挤的无意识”,我们将它推出或者“压抑”到潜意识之中,使其成为无意识的内容。 即使我们意识不到阴影,也不会让它失去影响力。

阴影会通过扭曲或者不健康的方法表达自己,或者采用通常被称为“神经官能症”的方式表达自己。

充满阴影的人们,无法意识到那些阴影,却会在夜深人静时,被无法辨识的悲伤淹没,无法控制地落泪。而此时,我们总会找到一些显而易见的理由去解释淹没自己的模糊悲伤。但实际上,那些真实的原因,深深被埋才在潜意识的阴影之中无法被轻易感知到。


图片|Photo by Gabrielle Henderson on Unsplash

延伸阅读:“他看起来很快乐,为何突然自杀?”一个成熟的社会,需要给予负能量空间

忧郁,很容易被理解成过度悲伤

瑞士心理学家维雷娜・卡斯特(Verena Kast)在其苏黎世大学的毕业论文〈体验悲哀 Trauern〉中提到:“一个人之所以得到忧郁症,往往不是因为过度悲伤,而恰恰是拒绝了悲伤。”

她认为,大部分的忧郁倾向产生,时常是人们遭遇无法忍受痛苦事件,然而,然会因为太过悲伤一时无法承受,因此才以“正能量策略”去对抗承受不了的痛苦事件,假装没有任何影响一样,无意识地将悲伤埋入了潜意识中,成了再也看不见得跟屁虫——阴影。

而后,人们往往看似成功了,很快地可以重新面对生活,继续正常迈步走下去,甚至为自己度过痛苦而感到欣喜。但往往不论时间过去多久,其他的痛苦事件发生了,看起来可能比过去无法忍受的事件还来得轻微,然而却会使人们感到被情绪淹,无法自己。人们会认为自己是因为新的事件而感到悲伤,认为自己无法控制地过度悲伤了。

但,实际上是阴影在作祟,那个未被妥善处理、无法被忍受痛苦的悲伤,将会是后来无法节制的悲伤的源头。这个尚未被完成、体验的悲伤,成了后来无法被理解的错位悲伤。

允许悲伤自然流淌,便是悲伤疗愈的开端

当我们有好多无来由且无法控制的悲伤时,表示我们过去可能有未竟的悲伤,而这个悲伤正在我们无法意识到的地方侵袭着我们,使我们有了忧郁的倾向。

有许多心理学流派认为,忧郁的源头是“未竟的悲伤”,特别是精神分析派的心理治疗师,他们在进行心理治疗时,常常会试着帮助来访者发觉未竟的悲伤,并且协助来访者重新体验完整的悲伤。

允许悲伤自然流淌,便是悲伤疗愈的开端。

想要做一个完整、健全的人,就需要接纳自己的阴影,适当拒绝正能量的自我欺瞒。人生就如同存在主义或是佛教的观点:“痛苦是人生的大背景,我们无法逃开面对痛苦。”

人们对面痛苦的自然反应就是悲伤,进而痛哭。这样的过程可以拥抱悲伤、避免悲伤被藏入潜意识的阴影之中。


图片|Photo by Larm Rmah on Unsplash

延伸阅读:“每十个就有一个是忧郁症”美国大学如何协助心理疾病?

当我们真正经历过悲伤的进程(痛哭、与痛苦感相处而不逃避),才可能拥抱这个痛苦的真相,我们的内心便将这个悲伤纳入自己,成为自己生命的一部分,尔后便可以可以与之和平共存了。这也是痛苦发生后,我们唯一可以达到与之共存的途径,别无他法。

但,如同前面所述,除了社会整体的正能量反对体验悲伤外,人们也难以忍受痛苦带来的极度不适感,会产生逃避心态、不愿面对。

当人们开始“否认”悲伤存在、“否认”痛苦的事实,甚至遗忘痛苦;或开始“抽离情感”,理性上可以知道痛苦发生了,但是痛苦事件引发的悲伤却消失了。如此,我们彷佛远离了人生中的痛苦,痛苦彷佛人间蒸发了。

但这只是大脑自欺欺人的伎俩,实际上悲伤并没有从我们身上消失,反而使我们日后的忧郁倾向遍寻不到原因,只能隐约感受到有一股无法言明的力量正在击打着我们。

若要天晴真来,我们便要允许悲伤的风雨交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