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我去走走。’这是我跟他开始熟起来的第一句话。那天下午阳光很好、天气很暖、但是他说他很闷,所以想趁午休的时间偷空到附近晃晃,我心想好啊,反正手上的工作才刚告一个段落,藉机出去透透气也不错。”她抬起头,顺了顺及肩的秀发,轻轻地叹了口气,把无奈揉合着些许烦躁,搅进桌上的玫瑰乌龙茶里面,啜饮一口淡黄的茶汤,将这些一并静静地吞进心底。

“后来,他总是很忙。有时候今天早上传给他的讯息,要到隔天凌晨才会被已读。一开始,我还会问他在忙吗,后来,我已经心灰意冷了。终究他是一个工作大于感情的人,我只是偶然跌进他的空档之网的蝴蝶罢了。”

推荐阅读:逐渐消失的依赖

智慧型手机逐渐兴盛的今天,人们对于感情的处理更并非有智慧,而是把省下的时间,经营更多萍水相逢的关系。当一段爱逐渐被已读取代,当他不再在乎你传的 Line,两个之间究竟还剩下些什么?

思念频率与感情维系

前阵子我们曾进行一项调查,问大家:“滑开手机或脸书,发现对方已读却没有回,你心中第一个念头是?”,结果62.9%的人都觉得,或许是因为对方在忙,31.4%的人则是觉得,或许对方暂时不知道该怎么回。

真的是如此吗?或许,我们应该要把焦点放在“想念”(Missing)上面。亲密关系研究者班杰明(Benjamin Le)等人利用寒假的时间,调查那些短暂分离的大学生情侣。结果发现,越常想起对方的人有较高的承诺感(commitment),也比较会经营、努力维系这段感情,并且较少有劈腿(infidelity)的行为[1]。

推荐阅读:给不一致的爱

如果妳将他认定成一辈子的对象,妳会越常思念他,也越想要让这份情能顺顺地走下去──所以妳会天天传 app,常常 line 讯息,问候他吃饭了没、担心他穿得够不够──尽管他可能不会同等的关心你。

“终究,我是一个不能没有爱的人。我想要一个人可以靠,我想要一个愿意陪我的人,我想要一个家。当他说,我们以后,可以有一个自己的家,我听了感动地哭得好惨。可是后来,他像是完全忘记自己说过这句话一样。”

为什么会这样?为什么我这么爱他、这么用心维系,他却把这一切当放屁?第一种可能是,他没有妳这么在乎这段关系、没有妳这么放不开爱。

研究者奥瑞纳。明达(Minda M.Oriña)等人指出,两个人究竟能否一直走下去,关键并不在于任一方付出了多少、承诺了多少、关怀给了多少,而在于是双方都能同时透入这份关系,为彼此的将来而努力[2]。当对方不把这段恋情当作生命中最重要的事情,花费在上面的时间与心力也会降低,此时,如果妳把他或爱放在妳生活中的核心,强烈的不平感就会随之产生。

不再体贴的理由

另一种可能是,当初他的关怀,只是因为他需要一个人,可以付出关爱。如今,他可能工作忙碌了、心理空间不够了,甚至有其他的人,“可以让他付出关心”了,所以他花在你身上的时间变少了。

“那段时间,他都早起陪我吃早餐、骑好远的路只为帮我送一件衣服、跑遍不同的药房,只为买一种我吃了不会过敏的药。可是这阵子,他甚至连电话都懒得回、睡前也是聊几句就说他工作好累想睡了。为什么呢?”

“付出关心”本身也是一种需求[3],所以你会希望能照顾某些人,旅行时看到一些东西,总是想买给某个特别的对象。看见他笑的脸庞、用一个拥抱感激你的甜蜜,是你付出之后最棒的酬赏。

可惜的是,感情里面有许多的转折点(Turning point),其中一种就是激情的消逝(passion decay)[4]。并不是你变糟了、并不是你不再有吸引力了、并不是他变得不想再关心你了,而是在他当前的生命阶段里,还有新出现的人或事情,值得他投入心力。为这些而努力所获得的快乐、成就与满足,远胜过将时间花在你身上。交往越久,习惯的感觉越多,新鲜的惊喜越少,于是,他选择把有限的时间,拿去其他地方,换更多的快乐。

碰到已读情人,怎么办?

那该怎么让他想念妳呢?跟他分享你的心事,告诉他你爱他,让每次的app、聊天都很愉快,当他发现他在这段关系里面获得的快乐远多于痛苦,他自然会希望跟妳建立多一点联系[5-7]──可是,反过来想,这样拿热脸贴冷屁股的妳,真的开心吗?关系从来就是双向的,当妳发现为了跟他继续在一起,为了让他在注意妳,为了让他回应你的讯息,妳一直等待、盯着萤幕;妳所付出的委屈和忍耐,远比妳拥有的温暖还多。这时候,妳也会开始怀疑:他是否真的适合我?或者,我们之间的缘分早已远走?

“你终于肯回我了!我想跟你好好谈谈。”于是有一天,妳再也忍受不住了。妳问他为什么不理妳,妳开始担忧妳们之间是不是出现问题了,所以妳希望能跟他一起讨论。遗憾的是,当妳对彼此失去安全感和信心,所有的讨论也会充满荆棘[8]。妳开始不确定什么是该说的,什么是不该说的;妳开始担忧妳说的话会不会损伤到两人之间的关系,于是这段讨论变成争论,原先的寻求双赢,变得步步为营。最后,一个追,一个逃,永远无法真正的面对问题[9, 10]。

不过,再悲惨的世界也有人性的温暖,纵使面对已读式恋爱(Have Read Relationships, HRR),妳还是可以藉由这样的机会,好好想想看看,平衡自己对感情的期待。妳可以做下面这些事情:

1. 计算他回覆讯息的比例。

一般来说,一对回应性(responsiveness)很高的情侣,亲密度也较高[11],不过当然也要把妳们两个说话的比例列入考量。如果你每次传三句给他,他都只回一句给妳,这样的回应率就是33%,妳可以观察几个礼拜下来,他对妳的回应率的变化(以周为单位)。重要的不是这个回应率的高或低,而是在于其中的改变量。倘若从33%变成20%,或许是忙碌所造成;但如果从66%变成20%,或许就是妳跟他之间,存在着一些问题。

2. 闲/忙时间表。

是我太闲了吗?还是他太忙了?妳可以算一下自己一周花费在网路、手机上的时间,同时也估算他的空闲的时间有多少。这样的比较,或许可以协助妳推测,是否只是妳最近“饱暖思淫欲”,或是他“另处有花明”。

3. 步调调整。

或许是彼此没有找到一个好的步调,导致每次讯息往来都错过。一段关系里最重要的,是两个人的步调是否一致[12]。根据几项社群网站与杂志编辑的观察,一般来说成年人会使用手机、电脑浏览脸书讯息的时间大约有三个:早上8:00-9:30,中午12:00-13:00,以及下班回家以后22:00-24:00。不过,每个人、每对情侣又有些不同,找到妳跟他的专属步调、协调共同的聊天时间,或许可以让线上讯息的一来一往,有更少的等待、更多的顺畅。

在海边,重读我们的爱恋

“终于,我们找出一个可以好好‘培养感情’的时间。每个星期天,我陪他到三芝照顾奶奶,陪奶奶聊天。我们一起做菜、一起聊天、一起牵着奶奶走过长长的海岸,我才发现真正的依赖不需要黏腻的等待,只需要一点点空闲,一点点空间,一点点了解。正因为我们都忙,更应该排除万难来守候每次可以散散心,谈谈天的时光。我很幸运,他愿意跟我讨论,也和我道歉。可是我也学到了,原来在爱情里,‘爱’本身并不是全部。我看见他奶奶脸颊露出阳光般的笑容,突然明瞭那种家的感觉不在手机里,而是在这里。”

其实,我们远比想像中需要更多的沟通、更多的认同、更多的安全感。紧盯萤幕如果只是制造束缚,或许给自己一些空间,听听不同的声音,换换不同的景点,能对他、对这段关系、对这份已读数遍的讯息,有多一点不同的看见。

用心理学分析爱情
〉〉你今天想错了吗?爱情里的八个思考短路
〉〉给不一致的爱
〉〉分开再爱
更多来自 海苔熊 的爱情研究室


[参考文献与延伸阅读]

1.Le, B., et al., Missing you maintains us: Missing a romantic partner, commitment relationship maintenance, and physical infidelity. Journal of Social and Personal Relationships, 2011. 28(5): p. 653-667.
2.Oriña, M.M., et al., Want Lasting Love? It's Not More Commitment, but Equal Commitment That Matters. Psychological Science, 2011.
3.Buscaglia, L., Loving each other : the challenge of human relationships. 3 ed. 2003, 台北: 远流.
4.Baxter, L.A. and C. Bullis, TURNING-POINTS IN DEVELOPING ROMANTIC RELATIONSHIPS. Human Communication Research, 1986. 12(4): p. 469-493.
5.Busboom, A.L., et al., Can we still be friends? Resources and barriers to friendship quality after romantic relationship dissolution. Personal Relationships, 2002. 9(2): p. 215-223.
6.Braiker, H.B. and H.H. Kelley, Conflict in the development of close relationship, in Social exchange in developing relationships, R.L. Burgess and T.L. Huston, Editors. 1979, Academic Press.: New York. p. 135-168.
7.Hand, L.S. and W. Furman, Rewards and Costs in Adolescent Other-sex Friendships: Comparisons to Same-sex Friendships and Romantic Relationships. Social Development, 2009. 18(2): p. 270-287.
8.Markman, H.J., S.M. Stanley, and S.L. Blumberg, 捍卫婚姻,从沟通开始. 2004, Taiwan: 财团法人爱家文化.
9.Gottman, J.M. and N. Silver, The seven principles for making marriage work. 1999, New York: Three Rivers Press.
10.Gottman, J.M. and N. Silver, Why marriages succeed or fail : what you can learn from the breakthrough research to make your marriage last. 1994, New York: Simon & Schuster.
11.Reis, H.T., M.S. Clark, and J.G. Holmes, Perceived partner responsiveness as an organizing construct in the study of intimacy and closeness, in Handbook of closeness and intimacy, D.J. Mashek and A.P. Aron, Editors. 2004, Erlbaum: Mahwah, NJ. p. 201-225.
12.刘惠琴, 夫妻之舞随人跳. 应用心理研究, 2005. 25: p. 10-12.

[注解]

<1>本文插图委托 re-lab制作
<2>文中的统计数字与性别差异,均只描述平均值。尚须注意个别差异。
<3>为顾及隐私与行文顺畅顾,文中所有个案与章首末故事均已经当事人同意改编重新缮写并经模糊化处理,无可供指认之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