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摧毁,我会重建”走进 38 号树洞,人们不交谈,感受着每一封信背后的背伤与绝望。但在深渊里,幸存者也脱离被害地位,在黑暗中带来温暖与光亮。

周间午后,台北市中山北路的静巷内,一间旧公寓中,悬挂着一封又一封充满回忆的信。信件来自各方,内容有短有长,有文字,有漫画,有打字,有手写,有的纪录在黄色便利贴上,有的则规矩整齐地印在 A4 纸上。

这里是“38 号树洞”的展场,由艺人郑家纯与记者房慧真、作家胡淑雯携手,策办一场性骚、性侵真人故事的信件展览,为被害者凿开一个个树洞,让光进来,让我们试着感同身受。


图片|作者提供

展场的空间其实是宽敞的,一踏进去,会闻到淡淡的草味,放眼望去,展场的中央,是置放于木屑上、几无生机的植物,环绕这些植物的墙,则是雪白的,墙上有高低不一的小洞。展间里的人们望向小洞,没有交谈。


图片|作者提供

性骚/性侵是私德吗?当被害者选择发声,我们可以一起守护勇敢

我很快找到一个洞,弯下腰,往里头看。“好多字啊!”我心想,然而,就在读完第一句话后,我再也停不下来。

“我是女生,我被女生强暴。”她写道。

她清楚记得事发的那一天,她心里在想什么、遭遇了什么,加害者说的话、她的每一个动作,都是如此真实。事发后,她十分迷惘与困惑,不确定该如何面对对方,更不知该如何处理内心的情绪,她的恐惧渐渐吞噬了她的自主,除了身体的痛楚与心灵的疲惫,她也改变了与人相处的方式,把自己封闭起来。

这封信写到第二页,她决定告发加害者,我感觉自己松了一口气,期待着童话故事般的结局。然而,那是另一个噩梦的起点。

她求助职场高层,得到的答案是“这是私德”与“因被害者已离职故非职场性骚扰”,读到这里,我真的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她求助于社工,打了官司,却是以“两人那一年间还是有出去玩等互动良好疑似情侣的互动,所以不是强暴”不起诉收场。

加害者如故上班、下班,保全了工作,被害者却是每夜梦到被强暴,梦到“恶心的手指、发臭的汗、压在自己身上的笨重身体”。


图片|作者提供

延伸阅读:立法院性骚扰争议之后,我们怎么想像与理解一个受害者?

那是一封未经雕琢的信,用字遣词很直白、很口语,在各种场景、记忆片段之间,穿插着笔者内心的感受。读这封信,我几乎可以感觉到那股被侵犯的不适感与挫折。

我缓缓站起身,发现自己眉头深锁,脸部肌肉紧绷,腰也因为一直弯着而有些不适,这才惊觉,自己是花了非常大的精力,才有办法吸收那样沈重的一封信。我无法想像被害者要花多大的力气,才能写出这段经历。

“这不是故事也不是幻想,是一个女孩用余生所有快乐与正常社交刻下的一字一句。请问有人看见吗?”她在信的末端写道。

我好想大声告诉她:“有,我看见了。还有好多人也看见了!”我好想让她知道,我很谢谢她,选择勇敢。尽管勇敢不是唯一解方,但当她选择说出来、站起来,我们会和她一起守护这份勇敢,努力让这些勇敢发挥价值。

深渊有光,当他/她们脱离被害地位,成为散发温暖的幸存者

再一次望向展场,这个空间已不再宽敞,我开始有点害怕与其他人的距离太近,而音响传出来,原本我毫不在意的敲门声则变得骇人。我蹲了下来,准备再读一封信,此时身旁读信的陌生人的叹息与咕哝声,越来越清晰。

接下来的数十分钟,我都必须先站直身体,深吸好几口气,才能再读一封信。越读越发现,信件的背后,有一股力量,“万物皆有裂痕,那是光进来的地方。”展览海报上的这句话,突然浮现。是的,再怎么黑暗,只要有缝、有孔、有洞,光就可以进来,外面照的进去,里面看的出来。


图片|作者提供

“女孩在未曾学习说‘不’的环境脉络下,伴随着对性的好奇和探索,就这样发生了⋯⋯我希望因为我的分享,让大家看见另一种样貌的性犯罪”
“当我看到大家的故事的时候,才发现原来有这么多人都遇过,真的很不舍,错的不是我们,不需要感到羞愧,也不要责怪自己”
“看到郑小姐发起的活动,忍着恶心感,将这个故事以文字表达出来。祝妳活动成功、祝你一切事情可以圆满落幕”

许多信件的结尾,收起怨恨与委屈,转化成感激与鼓励。被害者感谢这个树洞被打开,让许多尘封已久的往事被揭开,或是抒发,或是鼓励自己放下,他/她们逐渐脱离被害地位,为彼此打气,替你我祝愿祈福,找到说不的力量。

这才发现,深渊中有光。他/她们明明是被深深伤害过的人,却仍如此温暖,在小心翼翼揭开疮疤的时候,还不忘和在一旁看着的我们说“别怕,我会好的,你/妳也要好好的”。

推荐阅读:共感、同理、陪他哭泣也行:五个陪伴性侵幸存者的方法

让我们一起练习,望向被遗忘之处,用陪伴停止摧毁

一楼展间的后方,有一条通往地下室的阶梯,墙面是全黑的,写上一道道文字。我的心情是忐忑的,由衷希望这是一条带领我脱离深渊的路,一条寻找光明的路。

最先映入眼帘的两排字写道:“勇敢发声如花生长般,强韧温柔无所畏惧”,是充满希望的字。

我松了口气,望左、望右,“就像是一个永远不会痊愈的伤口,随着时间结痂,但很容易就被揭开”“坦荡坚定,没有人有检讨你的资格”“只要我知道,我就会义无反顾的站出来”,虽然会痛,但依旧是有希望的字。随着步伐放缓,我的心情也逐渐平静。


图片|作者提供

同场加映:张希慈专栏|那天,我被性侵了(下):原来,我有力量可以要伤害我的人道歉

地下展间,是光明。

原本的宽敞感回来了,身体的僵硬状态消失了。回头再看一次刚刚走过的通道,一道道白色的文字,像是在发光,像是在说“我们在这陪着你,别怕,再往前走吧!”

脚下踩着的,是白沙,沈稳却又温柔地接住我的重量,接住方才的忐忑与迟疑。“你摧毁,我会重建”抬起头,看见这几个字,默默想着“真的是这样”,在这众光汇集的所在,有一股力量撑着彼此,重生。

步出展场,我和同行的友人讨论着刚才的各种感觉,我们都好奇,有些洞挖在高处,高到我们根本看不到,用意何在?是内容太过悲惨?当事人特别要求?没仔细考量看展人身高?抑或是,这就是现实?

现实就是,有太多不幸在我们视线范围外发生,有太多时候我们懒得花力气去理解,有太多问题在当下被忽略了,也就不再被提起。但现实是可以被改变的。

“38 号树洞”无意将焦点放在指责单一性骚与性侵事件的加害者,也不只是希望唤起社会对这个议题的关注,而是希望有着不同经历的我们,能够因此获得力量,可能是疗伤,是鼓励,是泄愤,是启发,希望你/妳能亲自到场,试着感同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