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良的人们,如果他们时常为了周围的和平而内心感到痛苦的话,那请问他们——到底是为了什么而“善良”?

在阅读治疗的课程中,发现心里有着很深病症的大多是善良的人。

他们的共同点是自己的生活中主体并不明确,秉持着“要爱人并多照顾别人”的名目,一直在意别人的眼光,被别人牵着鼻子走。

善良的人把自我省察的能力用在奇怪的地方。洞察自我的内心,正确理解我的想法和感情,这才是自我省察的能力。但他们把那种敏锐的触觉用来观察他人,“他会不会因为我说的话而受伤?我做的这个选择会不会对他造成不好的影响?”把注意力都集中到别人身上。

但是这种担心一点意义也没有,因为我们永远不知道别人心里在想什么。我们全都戴着自己的眼镜在看这个世界。即使在同一个空间里一起度过同样的时间,但对经验的认知方式各自不尽相同。

举例来说,大家听了同一场演讲,有人说非常有益,也有人对讲师不满意,有人会说无聊没什么内容,有人却觉得受益良多。一切都是相对的。

因此,无论我们如何努力,也绝对无法完全了解他人的内心。我们只能推测,以我的标准来看那个人是怎么想的,是什么样的人。但那些推测通常都不对,因为每个人都不一样。

善良的人们为了理解对方,容易消耗大量的能量。如果想知道,还不如直接问,但他们问也不敢问,只能使出浑身解数揣测,将自己所能想到的最好想法提供给对方,但在对方看来或许并不算什么,反而会感到厌烦或有压力。于是善良的好人会因为对方不理解自己的诚意而受伤,感到遗憾和伤心。


图片|Photo by Larm Rmah on Unsplash

某个冬季的某天,因为一天之内要跑好几个地方,很忙碌,心情也很乱,这时妈妈打电话来问我在哪里,如果在外面可不可以回家一趟,她有东西要给我。不管我怎么问,她都不说清楚要拿什么给我,只说一会儿就好。于是我按捺着烦躁的心情去见妈妈,她看到我就开心地笑着问:“冷吗?喝杯热热的五味子茶再走吧。”我忙得要命,只为了要我喝五味子茶就把我叫回家,我满腔火气都上来了。

但是以妈妈的立场来说,那是纯度百分之百的母爱。看到女儿那么冷的天气到处跑来跑去她觉得很心疼,想让女儿喝杯热茶再去忙。那天因为我表情管理失败,被骂说是一个不懂善良妈妈心意的坏女儿。人心就是如此大不同啊。

同场加映:“成为母亲前,妳也曾是少年”致亲爱的妈妈:让我们一起拿回自由,妳会更快乐

善良的好人也不喜欢孤零零的,希望大家在一起和乐融融,所以认为提出自我主张、个人要求是一种破坏群体和谐的行为。

午餐时间,公司职员都表示要去吃米肠汤饭,但我想吃义大利面,却怎么也说不出口,因为如果直率地表达自己的意思,就会让其他人感到不便,又要重新协调决定吃什么,那样会浪费更多时间,给大家添麻烦,所以我干脆先放弃主张。只要我不开口,便能维持团体和谐,就像勇于牺牲的崇高义士一样,这是在展现我的雅量。但果真如此吗?

善良的人们的想法大多是极端的,认为只有两种情况,一是大家在一起愉快地相处,另一种是互相不和而吵架。但事实不会只有两种情况,中间还有无数的变数。

大家都去吃米肠汤饭其实并没有什么特别意图,只是习惯使然,没有多想,凭直觉就去常光顾的店。或是部长说一起去,即使大家不是很想吃也会勉为其难地附和,但如果这时提议说要不要吃点别的?不如今天去吃义大利面吧?说不定提案来得正是时候,不想跟部长去吃米肠汤饭的人,就可以去吃义大利面。

或者大家都去汤饭馆,我自己去吃义大利面也没关系,因为就算那样,也不会被公司开除,不会因为那种事在公司被排挤。一切只是自己想像“万一那样会不会怎么样?”或“会不会造成别人困扰?”自己先害怕了起来。

善良的人触角总是朝外,所以他们很容易被别人的情绪左右。

明明自己从早上心情就很好,但只要和某个人擦肩而过,就很容易被那个人的负面情绪传染,导致心情变得不好。在公司内如果有人伤心难过,只要表达一点关怀就够了。但对善良的好人来说是不够的,不只要对别人的痛苦产生共鸣,还要比当事人更悲伤,甚至那种悲伤的情绪要延续到回家后一直想起那个人的悲伤,与他一起悲伤。误以为那样就是心地善良、有同情心。

不,这只会让自己与他人分离而不自知。

善良的人会为了照顾他人而抑制自己的欲望。但你知道压抑可能反而让你更厌恶他人吗?

举例来说,在饭店自助餐吧上发现甜点柜有马卡龙,你非常非常喜欢马卡龙,很想七种不同颜色的马卡龙都尝一尝,但你是个善良的人,想到如果自己吃那么多,那别人可能就没得吃了,过度贪心是不对的。所以就算很想吃,还是强迫自己压抑住那份欲望,只拿了三个。还嘉许自己是一个有自制力、懂得替别人着想的好人。

但怎么回事!同桌的朋友拿来了七种不同颜色的马卡龙!还说“这些马卡龙的颜色很漂亮对吧?看了就想吃,所以我每个颜色都拿了一个!”接下来会怎么样呢?

虽然很想全都吃,但强忍住只拿了三个,这样善良的你眼中,拿了七个马卡龙的朋友是自私的、贪心的、只想到自己。不只如此,根本连一点点替别人着想的心都没有。

但是在同桌其他朋友眼里,拿了七个马卡龙的人或许不是坏人,只会觉得他“真的很喜欢甜食,换作是我,一个马卡龙也吃不完,因为我不怎么喜欢吃甜的”。不会讨厌对方。去自助餐厅因为付了钱所以有权利吃自己想吃的东西,如果马卡龙没了,厨师会再做新的出来,除非有规定每个人吃的量,否则不管要拿七个还是十个,都不该是被指责的事。

你会喜欢:“有伴侣,还是对他人有欲望”认识自己内心的三种渴望


图片|Photo by Serghei Savchiuc on Unsplash

尽管如此,善良的人还是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认为忠于自己的感情是“自私”。因此,每当自己也想那样行动的时候,就会产生罪恶感。

但是,说自己想说的话、做想做的事为什么是自私呢?到底要多照顾他人才能算是善良呢?因为善良的人强压住自己的欲望和主张,所以看到没有那样做的人,就会感到很生气,但实际上也会有一点羡慕。善良的人心中也会想像别人那样活得很自我,但是基于“善良”的原则,只能压制自己的欲望,展现自认善良的一面,指责别人自私。

把自己困在“善良”这个好听的名词中,为了得到好人的评价而放弃自我的人,最终会生病。在人际关系中,最健康的状态是“分开又一起”。每个人都应该有自己明确的人生,偶尔互相帮助维持健康的人际关系。忽略自己的生活,只为帮助他人而活的关系并不健康。这当中必然夹杂着“牺牲”的概念,从那一刻起就会导致关系的不均衡。

善良的人们独自做出他人不愿意做的牺牲,如果没人在意,就会形成一种被害者的心态,反覆着让对方感到内疚的恶性循环。那么这到底是为了谁而“善良”?

善良的人不幸福,被善良的人单方面照顾的人也不幸福,或许我们应该深刻思考一下到底是为了谁、为了什么而“善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