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 年,太鲁阁出轨事件发生的第一时间,YouTuber 视网膜就在个人脸书页面提醒大家:“建议大家避免过度接收灾难新闻资讯,防止替代性创伤导致自身情绪受到严重影响。多出去走走,转移注意力。”但究竟什么是替代性创伤呢?
这篇文章,带你了解重大社会创伤发生之后,我们如何安顿自己的心,一起好好走下去。
太鲁阁号出轨事件,引起了许多人的悲伤与哀恸,许多人不停地关注事件发生后的后续新闻。
然而,当你持续不断地关注消息时,是否出现了极度强烈的忧郁感?且对于相对没有投入心思专注的越听者,则产生极为强烈的愤怒感?
你是否因为某些政治人物不当的发言感到不适?无法克制地搜寻事件的后续侦办、调查结果?
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你可能受到这起事件影响,而出现了所谓的替代性创伤(Vicarious Trauma)症状。
图片|AP Images
什么是替代性创伤?替代性创伤是如何产生的?
所谓的替代性创伤,简而言之就是“他人的创伤事件,好像就发生在自己身上一样,进而使自己产生了许多负面及悲伤的情绪。”
有些人说,替代性创伤之所以会发生,乃是因为同理心过强所致,但我并不这么认为。
根据我的研究,替代性创伤之所以会出现,同理心强只是其中的一个过程,而非主要结果;真正让我们会产生“替代性创伤”的原因在于:当人对某件事极度地感同身受,将直接激发我们对于此事的无助感,或是促发了过去未解的创伤,进而间接导致人对于眼前事务感到无力与旁徨。
也就是说,如果当我们对某件事感同身受,但是却有有能力去面对或是解决它时,较不容易出现替代性创伤的症状,反之,无力感容易令我们感到受伤,因此综合以上,真正让我们出现替代性创伤的是,同理某件事情而引发的“失去控制感”。
替代性创伤症
Vicarious Traumatization (VT)
替代性创伤症源自助人工作者向重大创伤被害者提供协助时的同理投射,是一种难以避免之职业风险。随着科技的发展,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能够接收到的创伤讯息也愈来愈多,于是即使不是第一线助人者、不是亲身经历,似乎也可能在不断接收到创伤事件的状况下,发展出替代性创伤的症状。
图片|Photo by Tsaiwen Hsu on Unsplash
延伸阅读: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哀伤之途:也许永恒的心痛,才是深爱过的证明
如何辨别自己是否正在处于“替代性创伤”当中?
学者钟思嘉(2000)曾翻修 Saakvitne 和 Pearlman(1995)所提出来的替代性创伤检核控制单,而我将针对“太鲁阁出轨事件”,将其改写成以下的几个问题,有助于正在阅读本篇文章的你,了解自己是否正处于替代性创伤当中:
- 对于太鲁阁号出轨事件,让我感受到自己或朋友的安全受到了威胁,让我很没有安全感。
- 对于太鲁阁号出轨事件,让我难以信任政府或台铁,我觉得搭乘火车可能会让我的性命受到威胁。
- 我害怕我的未来也会遭遇到如此的不幸,而我没有办法避免悲剧的发生。
- 这次的事件让我不停地做恶梦。
- 我觉得自己或朋友、家人,有可能会突然遭遇不测。
- 惨案的发生历历在目、挥之不去,让我陷入无助或恐惧的情绪之中。
在上面的题目中,如果有越多的项目答案是 yes 的话,那么你可能正深陷替代性创伤的影响。
图片|AP Images
如何减轻替代性创伤的影响?
钟思嘉(2000)整理了 Saakvitne 和 Pearlman 关于替代性创伤的研究,提出了三个因应替代性创伤的方式,我将它以本事件为基础进行改写:
一、觉察(awareness)
坦承自己的情绪受到太鲁阁出轨意外的影响,而变得异常地焦虑、不安、烦躁、愤怒等等。
二、平衡(balance)
让自己的生活和关注事件达成一个平衡,而不再把重心全部放在关注灾难后续的细节之上。譬如约朋友吃饭、和家人聊聊天、离开可以搜寻资料的手机、电脑、电视等等,把注意力试着放到其他地方。
若是真的很想关注事件,可以试着透过捐赠物资、金钱的方式来帮助他们,以实际行动来增加“可控制感”。
三、联系(connection)
和亲友们取得联系,向能够听你说、陪伴你的人倾吐你的不安,让他们陪伴与同理你的担忧、焦虑或愤怒。
若是上述的方式都尝试过了,事件的画面依旧会侵入你的脑海挥之不去,那么或许你需要精神科医师暂时性的药物协助,以及一、两次短暂的心理治疗。
当然,也会有少数人在接受心理治疗后,仍会出现“替代性创伤”的症状,其主要原因,是因为该创伤事件勾起了你过去的某些疼痛记忆,如果这样的症状出现,心理师应亦会做出判断,协助你进行更长期的疗程,因为真正让你失去控制感的并不是事件本身,而是你过去的未尽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