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们会去算命,或是去求神问卜呢?

我们“想要”答案,不见得是我们“需要”答案,而是我们不想待在这个状态。

前段时间看《怪兽与葛林戴华德的罪行》,其中一幕邓不利多挥手施法,整个伦敦被大雾笼罩,他和学生纽特得以漫步不被发觉。

我当时心想:路上的车和人好衰啊,莫名其妙就一阵大雾。

回想我返台一年,也如同在大雾中行走。(疫情吹来的雾吧。)

不知道会遇见谁,也不知道撞到什么。好的坏的都得在一个手臂内的距离才见分晓。


图片|Photo by Ross Sneddon on Unsplash

身为职业生涯谘询师,我讲课时,常要大家别害怕迷茫。

迷茫是好事,代表着你还有选择权,你的人生还没变成一滩死水。

可是,想要答案是人的天性。

有一年过年,我去龙山寺。远远看到人龙排得长长的,是在排炒米粉吗?

走近一看发现是解签处。两位师姐在帮前来参拜求签的民众解签,问事业、问感情、问身体健康,师姐读签诗,给出的建议不外乎是要有耐心、避免口舌之争、要努力、有机会⋯⋯等等。

“排队的人都是心理谘商的潜在客户呀!!!”我激动的想。

果然当年的我还在实习,太嫩了。

他们才不是潜在客户。

因为心理谘商给不了答案,甚至连建议都给的模模糊糊。


图片|Photo by Claudia on PIXTA

心理师喜欢说:“只有你才是自己的专家,所有答案都在自己身上。”

你是一切的答案。

很后现代的观点。

我在无数演讲课程置入性科普:不要相信给你答案的任何人,因为没有人能为你承担未来人生的责任。

只是当自己身处迷茫中,妈呀真的好想知道答案啊啊啊!!!

例如我自己,因疫情滞留台湾,工作生活到底该如何安排,下一步越来越模糊不清,不知不觉待了一年终于买了新衣柜;接了新节目,摸不清未来趋势,犹豫不决、左右为难,合约都签了还没想好主题;与人建立关系,不确定会走到何方,不敢往前也不敢后退。

想跟选择题一样等详解给一个正确答案;想穿越到 10 年后看看到底哪个选择比较好;想像玩游戏一样可以存档重新再来一次。

暧昧让人受尽委屈,迷茫也是,所有不确定都让人坐立难安。

推荐阅读:心理师也会情绪不稳定吗?4 个步骤,量身订制你的“情绪急救箱”

我们“想要”答案,不见得是我们“需要”答案,而是我们不想待在这个状态。

我所敬佩的金树人老师在《生涯辅导与谘商》书中,引用了“积极不确定理论”来谈这些变化与不确定性。

积极不确定理论有两大核心重点:接受现实、对不确定性保持正向态度。

简单来说,就是有方向,但不要太肯定。

我时常默念着积极不确定理论。

对于无法改变、无法控制的外界,我接受现实;对于茫茫不可知的未来,尽量抱着正向期盼,保持积极心态。

-

保持正向和积极,并不意味着你要一直快乐。

而是说即使在最艰难的日子,你也相信会有变好的那一天。

疫情趋缓、疫苗上市,一切都会开始变好,会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