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与人交流,最重要的是彼此之间有没有连结,“人在、心不在”的对话,对关系来说都是一种伤害。认识“正念沟通”提升相处品质。

正念沟通

正念沟通指的是回到当下,带着觉察与善意来沟通。以下整理成四阶做法:同在、专注倾听、摘要复述(非评判),以及照顾情绪。

同在

“同在”指的就是人在,心也在。

首先是身体的层次。许多人虽然身处同一个空间,却自顾自地上网、滑手机、看电视、看报纸,这样的场景如今随处可见,人和人沟通时心不在焉的状况,比比皆是。

很多父母都对孩子沉迷 3C 的问题忧心忡忡,但有时真正放不下各种 3C 用品的人,其实是父母自己。

人在心不在的互动,已经变成一种严重的冷暴力,父母跟孩子沟通时心有旁骛,态度敷衍轻慢,以为孩子不会察觉,殊不知这些轻忽,都会让孩子觉得自己被忽视。

内心因而产生无爱感,认为自己似乎不值得占据父母的宝贵时间,甚至认定手机游戏或是股票指数的高低对父母而言,可能比自己更为重要。

久而久之,孩子想要建立自我价值,就会越来越困难。

“同在”的另一个层次,则是心理上的。

全心全意、充满觉察地去感觉自己身体的坐姿或站姿,并且认真看着对方、聆听对方,把一个人能给予他人最珍贵的礼物之一——时间与专注力,好好地传递给身边珍视的人。

若能做到这样,对生命中的重要他人来说,往往是比金钱物质更加难能可贵的礼物。

正念同在可以透过练习越来越上手,而练习的第一步,就从“活在当下”开始。

例如喝水时,留意水的温度,看清手中杯子的颜色,然后把这样专注在这一刻的模式转换到沟通上,包括专心地跟对方在一起,把注意力摆在眼前的对象身上。

说来简单,但知易行难,真要做到并不容易,光是希望自己全心全意专注在呼吸上十分钟,不去想其他的事情,一个没有受过训练或做过练习的人往往很难做到。

想做到正念沟通,第一步可以有意识地从身体开始去做,心理上则经由长期练习养成习惯,在不断练习的过程中,让自己越来越懂得与人沟通时不只人在,心也要在。


图片|Photo by Harli Marten on Unsplash

推荐阅读:你都没在听!有没有用心倾听,对方都知道

专注倾听

正念沟通的另一个要素,就是“专注倾听”。这也是说来容易,但其实不容易做到。

哈佛大学心理学博士麦特.齐林索斯(Matt Killingsworth)的研究显示,人们有四十七%的时间都没有在想眼前所做的事情。

举例来说,如果你对一个人说一百句话,一般而言,对方顶多只能复述出五十三句你所说的话。这不是因为对方的记忆力不好,而是当你在说话时,对方可能在想着等一下要做什么、去哪里、处理什么事。

所以,你讲你的话,他想他的事,当一个人的脑袋里塞满了各种念头,自然没空间容纳其他资讯。这时,就需要正念练习来锻炼专注力了。

关于沟通,倾听往往比说话更重要。以台湾家长为例,父母总是说得多、听得少,很多时候家长会把孩子的话视为童言童语,所以不认真看待,但孩子完全值得大人的注意力。

父母要愿意并专注倾听孩子想说的话,认真地把孩子的话当一回事,这也是正念沟通的要素之一。

摘要复述(非评判)

正念沟通的第三个核心要素,则是试着在对话过程中摘要复述对方表达的内容。

例如妹妹跟妈妈告状,说哥哥推了她一把,妈妈只要试着汇整重述妹妹所说的话,就有助于让孩子觉得自己被关心,意识到真的有一个人愿意把生命中宝贵的时间用来陪在自己身边,认真了解、聆听自己的心情,即使只是短短几分钟。

如果每一个家人都能像这样感受到被关心、被理解,可能会在遇到挫折或低潮等关键时刻,生出很大的内在支持力量。可惜的是,现代匆忙急躁的生活型态,让很多夫妻可能连一天十分钟都不愿把注意力全然放在另一半身上。

摘要复述的重点在于“了解”与“表达理解”。

很多时候一方在听完另一方的谈话后,虽然谈话者觉得自己有被聆听,但聆听的一方心里究竟是在批判,还是真心想要理解,谈话者并不清楚。

有时我们会说出:“XXX,你刚才讲得还不错。”表面上“还不错”似乎是赞美,但背后其实是一种批判,有时甚至会直接说出:“你在胡扯!”或是:“不要想那么多了。”

我们也常见父母在跟孩子沟通时说出“你连这个也不会,要是能⋯⋯就好了”这样的回应,其实都是在“给建议”,而不是沟通,这并非正念沟通真正的核心价值所在。

试着想想,当我们跟别人对话时,是期待对方“批判”我们所说的话,还是希望对方能“了解”我们在说什么呢?答案显而易见,相信绝大多数人都希望被理解,而不是被批评。

然而,我们却常在听完别人说的话时直接评断,尤其是身为父母的人,总会反射性地以“我要教你”为前提,对孩子提出纠正、批判、指导—虽然有时纠正、批判或指导并没有不对,但在此之前,更应该做的是先去了解。

尽职的父母应该先去了解孩子,才能给予孩子真正需要的教养与提醒。

伴侣之间沟通更是要做到倾听,去了解对方想传达的意思。夫妻关系中,最重要的就是彼此是否同频、有无连结。


图片|Photo by Priscilla Du Preez on Unsplash

同场加映:没有所谓的“你应该⋯⋯”有些伤痛,只需要同理或倾听就够了

从能量的角度来看“同在”这件事,当我们的心专注在对方身上时,两个人就已经开始连结,彼此之间的能量也会产生流动。

有些男性会抱怨老婆或长辈很爱碎碎念,工作一整天已经很累了,回到家实在很难专注倾听这些碎念。其实,很多人的碎念正是因为渴望他人听见自己内在的心声,才会不断重复;这样的渴求如果一直没有被满足,就可能不自觉地一再说出口,无法停止。

这时,不妨试着用摘要复述的方式,帮对方整理想要传达的内容—只要说出事情本身就好,不必给出建议。如此一来,对方就可能因为感觉被聆听了,而停止无尽的抱怨唠叨。

总之,若把以上几点浓缩成一句诀窍,“正念沟通”就是“全心全意且不带评判地、跟正在沟通的对象交流”。

虽然评判和建议有时是必要的,但前提是彼此要先建立信任关系,透过理解、同在、连结和信任感,再去给出建议,才是比较理想的方式。

照顾情绪

正念沟通更为深入的层次,就是要探讨情绪的影响。

人与人之间的沟通模式一旦建立,就不容易扭转,因为沟通到后来,往往要处理的是两人之间累积的情绪。

例如,我跟某个家人处得不太好,甚至一想到他,心情就不好,胸口又闷又堵。这时,不妨试着用正念当中的“身体扫描”技巧,帮助觉察情绪,别再让情绪成为沟通的障碍。

身体扫描的技术,要从觉察自己“体内的感受”开始,因为身体的感受跟内在的情绪是相连的。

例如,看到某人就觉得胃不舒服,或一听到这个人的声音,喉咙就觉得紧紧的,这时可以先去觉察身体上不舒服的感觉,尽量客观地观察,同时告诉自己,试着去涵容这样的情绪。

可练习留意,一旦看到或听到某人(第一层),身体就会出现不舒服的感觉(第二层)。如果有这样的现象,就代表你已经有情绪了。

前两层是每个人都会经历的过程,其实很正常,关键在第三层:当我们觉得身体不舒服时,会自然而然升起厌恶反应,例如讨厌胸口得闷堵的感觉,因此产生痛恨或厌恶,想赶快摒除那种不舒服感;

但我们的理解很可能是反过来投射在第一层,导致“因为某人出现,让我身体不舒服;因为身体不舒服让我很厌恶,所以我很讨厌这个人”这样的连结产生,而让我们对这个人心生负面感受。

如果心里已经很厌恶一个人,那么无论他说什么,我们往往都听不进去;要是双方的能量错综复杂,就算只是坐在邻座,彼此也会感觉很不舒服,因为两个人的负面能量不断交错,造成双方都在不舒服的情绪中纠结。

这种时候,可以试着透过正念的身体扫描方式不断自我观察,去注意身体不舒服的地方。一直重复这样的练习,最后就会发现,所有升起的感觉怎么消失了?当然,前提是我们“客观如实”地观察身体的反应,不要一直添加“燃料”。


图片|Photo by Stephanie Greene on Unsplash

你会喜欢:总是在顾虑过去、担心未来?练习与身体对话,把情绪带到当下

所谓“燃料”,有一种是故事情节,也就是念头。这些脑中的念头常会加深身体不舒服的感觉,例如,“XXX 实在太可恶了!”第二种燃料,则是前述的厌恶反应,也就是对身体不舒服的厌恶感,因为厌恶反应只会让自己更不舒服。

而不要添加燃料的意思,就是不要一再回想对方对自己哪里不好,而只是专注在自己因当下情绪所引起的身体不适感,例如胸口很闷,就专注在胸口很闷这一点上。

只要全心全意专注在感觉本身,就会发现感觉并非那么真实,也不是永远不变的,而是自有生灭起落的过程;只要多一点耐心,这些感受与情绪渐渐地就不会一再影响双方的沟通。

关系已经很差的两个人,这么做才是改善关系的治本之道,只是需要多一点时间。

运用正念沟通前,沟通对象之间的能量不能过度纠结—除非其中一方有强大的动力,就算和对方沟通让人很不舒服,也愿意用正念沟通的方式坚持下去;

又或者一方强烈地爱着另一方,例如太太很爱先生,虽然看到先生就有气,但因为爱的力量更强大,所以愿意接纳,去克服沟通过程中的不舒服。

其实正念到最后,也就是愿意接纳发生的一切,不只是对方,也包括接纳自己—因为我们不接纳对方,经常是源自我们也不接纳自己有不舒服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