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宝仪分享,刚踏入演艺圈时,曾被“曾志伟的女儿”这个光环困住,直到体会出标签只是客观事实,怎么诠释与理解,还是在于自己的主观认定。

即使第一次的机会,是因为“我是曾志伟的女儿”而来,当她努力尽心地完成,机会再一次来到时,肯定就是因为“我是曾宝仪”。

文|曾宝仪

不完美地活出自己的生命,胜于完美地模仿他人。

《薄伽梵歌》

曾经有很长一段时间,我都感觉自己被“曾志伟的女儿”这个光环困住。常常有些同样身为名人二代的朋友来问我,到底是怎么走出来的?

我能看到有些朋友仍在苦苦挣扎,但若不是我也走过那样的日子,现在的我,没办法理直气壮地说出“是谁的女儿,无法定义我”这样的话。毕竟,身边的人的眼光,带来的影响是很巨大的。

比方说,我刚出道的时候,所有人介绍我的方式,都是“曾志伟的女儿—曾宝仪”。

不管我再怎么抗拒、再怎么努力做出成绩,我出了唱片,成为畅销歌手,担任大大小小节目的主持人,甚至得到奖项的肯定⋯⋯人们想到我的时候,依然是——曾志伟的女儿曾宝仪。

很长的时间里,我为此感到迷茫:“我到底是谁?我一辈子都要活在这样的光环之下吗?”

慢慢地我明白到,这个头衔只是一个客观的条件陈述,而我不一定要主观认定它的意义。

客观的条件意味着,我确实和父亲有着血缘关系,无论我是否接受,它都是千真万确的事实,我无法改变它。

然而,我自己的主观认定是我可以改变的,我要不要被这件事情困住?我要不要被这件事情局限?我要不要让这件事情定义我?当别人不断地用同样的方式介绍我的时候,我要在意吗?

这些都是我可以主观决定的事。

当我明白这一点,我就可以开始观察自己进行不同的实验。比方说,有人只是用这句话作为开场白,起了个头之后,就再也不会提了。那么,这个头衔,也不过就是扮演着“开场”的意义。

有些主持人需要透过关联性、关键字或头衔,去唤起观众的注意力和期待感,藉此让人们先在心中有所预期,知道该把接下来要迎接的来宾,放在什么样的位置。

这样的头衔,也决定主持人谈话时切入的主题和兴趣点,有更多的话题和亲近度。当然,也有些主持人并不需要这么做。那么,是否被提及这样的头衔,其实是对方的习惯或倾向使然,跟我并没有关系,我不需要把这些事情背在身上。

当没有把自己和他人的责任跟界线分清楚时,很多人就被这样的事情困了一辈子。

学会厘清“哪些是我的责任,哪些不是”

有人会说:“妳当然会选择做艺人啰,有爸爸罩着妳,妳比其他人有优势嘛!大家都会给妳面子、给妳机会,妳的起点比别人高。”是的,我承认我很幸运受到许多眷顾,但也正因为这是一条父亲走过的道路,在某些方面,它也会为我带来额外的艰辛。

即便我的起点比别人高,但去到高处的缓坡,还是得我自己去爬。我能爬到多高,我如何摆脱那个起点带来的枷锁,那都是我自己需要努力的功课。

毕竟,也有很多享有较高起点的人们,享受着那样的高度,选择不爬坡。除了身为谁谁谁的子女之外,再无其他更多表现可说。

如果我和父亲从事不同的行业,或许不会有这么多额外的压力产生。如果我在其他领域发展,我的成就,或许能单纯透过我的专业表现被评价;

然而,正因为父亲同样身在娱乐圈,又是成就辉煌的业界大老,人们不免将我们两人放在一起比较:“妳不会想和他一样吗?”“爸爸是影帝,妳会想成为影后吗?”“妳想当导演吗?”

我花了很长的时间才明白,即使我和父亲在同样的行业发展,我也不需要成为他。我甚至不需要超过他。


图片|曾宝仪脸书

我的父亲之所以是现在的他,有许多客观因素使然。那个年代的香港,是百花齐放的娱乐盛世,每年能产出几百部电影。那时候,一个明星一年能拍二十部作品,每个人的作品经历都是一百部起跳。然而现在,一年有两部电影可以拍,就是超级巨星了。

我的父亲活在一个那样的年代,但我不是。于是,我不需要因为没有达到和父亲一样的成就,就去责怪自己不够努力或不够优秀。我们享有的客观条件本就不同,真的不需要比较。

而且我爸是个把一辈子当三辈子在过的人。他可以用力地玩、用力地工作、用力地做慈善,也能用力地喝酒、用力地挥霍他的时间,所以他一生能完成的事情真的很多。

我不行。我要看书我要放空我要休息,有时我一次只能做一件事情,我脑子里那个切换的开关没法像他运作得这么快速,我只能用我的节奏做我能做的事情。简单地说,我不是他。

透过不断地拆解,我渐渐厘清了“哪些是我的责任,哪些不是”。如果今天,我对自己的工作没有负责,只是顶着父亲的光环,滥用他人给予的机会,那么不可能有更多的工作来到我身上。

然而,即使第一次的机会,是因为“我是曾志伟的女儿”而来到我身上,当我努力尽心地完成,当机会再一次来到我面前,肯定就是因为“我是曾宝仪”。

客观的条件,可以是助力,也可能是阻力。我可以透过我的主观意识去解读,或者,试着放大它的助力、减少它的阻力。当我心怀感谢、认真完成,就是在放大它的助力;当我不把阻力的面向放在心上,不让它困扰我,那么它带给我阻力就会愈来愈小。

我应该要想的是:“我为什么要做这件事?找到属于我自己的答案”。

比方说,旁人经常认为,曾志伟的女儿踏入演艺圈,是理所当然的选择。但,我爸爸生了四个小孩,也不是每一个都像我一样成为艺人、成为主持人呀!没有什么是理所当然。

我为什么会进入这一行,是因为我真心喜欢这个职业。那不是因为我是曾志伟的女儿,也不是因为这件事情落我在头上,非担起来不可⋯⋯不,我会成为艺人,是因为我喜欢。

如果我不是真心喜欢这份职业,不可能持续耕耘超过二十年。只是,在初入行的头五年,我还无法明白到这一点。头五年的我,只觉得这份工作是一个很好的机缘,能获得不错的收入,要是现在放弃,机会不一定能回来。于是,我给自己五年的时间,让自己放手做看看。

随着入行时间愈来愈长,我渐渐从中找到乐趣。直到走了二十年,现在我才明白,我生下来就是要做这件事。每个人的人生路径是如此不同,有些人很小就明白自己的职志,于是可以按部就班地朝自己的目标前进;我的人生则是很多机缘的累积,让我一路走到今天,明白这是我的志业。

当然,我可以更仔细地分析,我是透过放弃什么而得到了什么、成为了什么,但很多时候,我自己也不是那么明白,只是顺势而为,就走到了今天。每个人的路径都没有对错好坏,该走到的都会走到,无论过程为何,那都是人生给予我们独特的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