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爱玲的母亲于 1931 年坚持带着少女时期的她,来到上海知名的贵族教会学校“圣玛利亚女校”就读,这里可以说是张爱玲写作的起点⋯⋯

趁着花店打烊前买到了特价的红玫瑰,捧着一大束玫瑰走在来福士广场的步道上,想起张爱玲的《红玫瑰与白玫瑰》。2020 年是张爱玲的百岁诞辰,原本在上海预计会举办一系列的纪念活动,却因为疫情而纷纷取消。


图片|作者提供

这片广场本来是上海知名的贵族教会学校圣玛利亚女校(St. Mary’s Hall Girls School),由美国圣公会创立。最广为人知的校友大概就是祖师奶奶张爱玲了,当年张爱玲的父母离异,母亲移居法国之前坚持女儿必须接受现代的西式教育,于是在 1931 年带着张爱玲来到了圣玛利亚女校。

这里也是张爱玲写作的起点,1931~1937 年她陆续在校刊上发表了短篇小说处女作《不幸的她》与散文《迟暮》,跟中国旧式教育的三从四德相比,圣玛利亚女校的校风更加自由开放,鼓励女孩们追求自己的兴趣爱好,这对于张爱玲的写作之路是相当巨大的助力。

也许可以这样说,如果当年张爱玲的母亲没有拉着张爱玲来到圣玛利亚女校,文坛很可能就没有张爱玲。


图片|东方网

“圣玛利亚女校,随着时光的流逝,它也许会被尘埃染污,受风雨侵蚀,或破裂成片片碎石。”

——张爱玲

张爱玲在文章中多次提及就读圣玛利亚女校的校园时光,在动乱中成长的她早已预言了世间的无常,没有什么是永恒不变的,就算是砖瓦建成的坚固建筑,也有可能一夕之间就灰飞湮灭。

圣玛利亚女校的四周后来发展成热闹的地铁商圈,2005 年整片校区差点被建商夷为平地,好在张爱玲的名气拯救了圣玛利亚女校的命运,经过民众的激烈陈情,尚未被破坏的建筑物被保留了下来,不过这也只是暂时。


图片|微信号《POP SHANGHAI》

你会喜欢:每个女人的心伤,张爱玲《红玫瑰与白玫瑰》

历史价值终究敌不过商业开发的诱惑,现在圣玛利亚女校变成长宁来福士广场的中心腹地,礼拜堂与钟楼维持在原位置,其他教学楼则是配合来福士广场的格局、转了转方位再重建,几乎看不出学校的模样了。改建后的教学楼入驻了许多时髦餐厅,逛街人潮来来往往,高耸的 LED 墙在黑夜中闪耀,与旧时校园的静谧气氛大相迳庭。

虽然免于消失的命运,但是重建后的圣玛利亚女校有点像是过度整形的网红,远观轮廓都还在,但近看却韵味全无。宛如中国各地的水乡老街,被粗暴推倒后又斥资重建,打造出一处处毫无个性的样板景点,贩卖类似的古镇情调、类似的周边商品。


图片|微信号《POP SHANGHAI》

“穹门正对着校园那头的小礼拜堂,钟塔的剪影映在天上⋯⋯已经有几颗金星一闪一闪。”

——张爱玲

抬头望向钟塔,张爱玲说的星星完全看不见了,只剩下商场的灯火通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