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记得当你投入一件事情时,触动内心的共鸣感吗?亲爱的,当你将感官放在外在事物上,很容易失去自我,静下来把专注力带回自己的身上吧!

在治愈世界之前,先治愈自己

当我接到关于工作选择的谘商时,常常会遇到这样的人:“常有人找我商量事情,或许我可以当一个谘商师。可是我听了别人的烦恼,心情就会沮丧阴郁。”

高敏人的共鸣力强,容易理解对方的心情,因此自己的感受必须由自己掌舵。人生中有以下三个时期:

(1)治疗痛苦的时期。

(2)归零的地点。

(3)探究爱与喜悦的时期。

人生有高有低,人会由 1 往 3 前进,迈向幸福的人生。

当自己怀抱痛苦的时候,也容易察觉别人的痛苦,比较容易接近。但是当痛楚痊愈,通过归零的地点(深刻的烦恼几乎都消除了)后,开始用自己的方式继续往前走,就开始会觉得留在痛苦的世界里好像哪里不对劲。

自己曾经的烦恼变成遥远的往昔,对现在怀抱痛苦的人就无法发自内心的接近了。

过去能感受到别人痛苦的人,如果在心里的某处觉得“我已经悲伤够了”、“别人的烦恼,我已经听饱了”,就请你把心思放在自己的幸福上吧!

由于自己有过痛苦的经验,可能一时之间会看到身旁人的痛苦,但其实你喜欢的还是快乐的、开朗的事物,也有跟你合拍的人。

这样的人并不适合在谘商业中负责为人消解痛苦烦恼的谘商工作,适合的或许是更能发挥表现的指导教练工作。

珍惜自己的幸福,并不等同于抛弃现在正在受苦的人,你大可以放心地用充满喜悦的心情,先去追求自己的幸福生活。不被他人的痛苦拖累,坦诚地把眼目标放在自己想感受的事物、想做的事情吧!


图片|Photo by Pangaea on PIXTA

延伸阅读:“他人情绪与你无关!”找出人际关系盲点:将“自我”和“他人”分开思考

用深刻的共鸣找回初心

高敏人的共鸣能力不只在人的身上,也会发挥在物品跟地点上。以深刻的共鸣为线索,人生就能朝着属于自己的方向前进。

为了说明这一点,我们再重新看看什么叫做“共鸣”。共鸣是透过沟通发生的,而我认为沟通有层次之分。

平常的我们,特别是在职场中,是用大脑的世界在沟通。业务报告、联络、商谈等,都是为了某种目的所做的交流,是用大脑做出理性思考,带着折衷妥协的沟通。

而在大脑的世界之下,还有心灵(身体)的世界。

通常我们会说“敞开内心说话”,真心话不是在大脑、而在是心灵(身体)的世界里。在心灵的世界里,比真心话更深一层的是“共鸣”。

“觉得好像不错”、“读这个人的文章就觉得能振作精神”,先有这样轻度的共鸣,然后再往下就是超越个人领域的深度共鸣。

例如当你欣赏艺术作品时,感受到跨越时代与文化的那种感动一样,是触动心灵深处的共鸣。

深度共鸣

深度共鸣可以在各种事物身上感觉到,就是像音乐、器皿、绘画等等,“接触到那个世界就让人心情平静下来”的东西。是一种比起浅层的“不错”,还要更深度共鸣的感受。

看过、听过或拿到手上,大脑的思考便能冷静下来,呼吸也会变得更深层。让你能告诉自己“是的,就是这样”,表现得更加镇定从容。

音乐也好、物品或场所也好,能够引发深度共鸣的,就表示那是自己生命中所重视的事情,也是你人生的罗盘指引。对某些人来说,可能是乡下的旅馆。置身于宝贵的宁静空间里,就会让他觉得这是自己的主场。

而对有些人来说,是包包。拥有职人气质的人,触摸到高品质的东西时,就会觉得“希望自己也是这样”。碰到唤起深度共鸣的东西,或是身处于那个场所,就会想起对自己真正重要的是什么。

即便被每日的忙碌推着走到快要失去自我,也能用深度共鸣,唤起自己的本心。


图片|Photo by Fast&Slow on PIXTA

你会喜欢:【Oneness Cards 占卜】放松、重建、疗愈!如何培养内在力量

执着于“互相了解”,会陷入控制的痛苦

到此为止,已经说明了自己选择“有感的”东西的重要性,以及如何找到心灵相通的人。而最后,我想谈谈不要执着于“互相了解”,学会接受彼此的不同,为这一章做一个结尾。

在职场也好,对朋友或伴侣也好,建立感觉舒适的人际关系,重点就在于“让自己和对方都自由”。

跟对方吵架的时候、沟通很痛苦的时候,说不定那个根源就在于“想要互相了解”。虽然说是“想互相了解”,却常常会变成“希望对方跟我有一样的想法或有同样的感觉方式”。

放下对“互相了解”的执着的话,跟思考方式或感觉不同的人,也能建立良好的关系。

互相了解,也就是彼此理解、彼此共鸣,对于获得能量来说,是很重要的事。但是,要跟所有的人都互相了解是不太可能的,即便是家人或朋友,也无法了解彼此的一切。

一旦“想互相了解”的想法太强,往往会受对方摆布,或是觉得“为什么你就是不懂”而有烦躁、愤怒的感觉。

当你觉得“希望对方了解所以说了很多次,但他还是不懂”的时候,请你把目的从“希望他了解”转换成“提供消息”吧!

不是“希望对方了解”、“希望对方接纳”,只要放下顾虑,告诉对方“我是这么想的”就好。

“希望你明白”、“希望你有共鸣”、“希望你接纳”等等,都是对对方的控制。当你想要改变对方,就会招来反弹。

表达出自己的想法,或是说出希望对方怎么做,这都还在自己的领域。而表达出来的事情,对方是否能有共鸣、是否能接纳,那就是对方的领域,那是由对方自己决定的事。

表达出“我是这么想的”,有时候对方能理解,但也有时候对方不能理解。无论如何,两者都好。能与思考方式不同或是有不同感觉的人建立起不黏腻、干脆俐落的关系,就能遇见更多的人。

接纳的力量,让高敏人的世界更开阔

透过谘商,我开始感受到接纳“差异”的力量。

“我懂,我也这么认为。”

有人这么对你说也是很好的,但那就是“我跟你一样”的意思。

如果所有的发言和想法都能得到同意或是共鸣,那就像和自己说话似的,跟自言自语一样。再怎么跟对方说话也无法走出自己的围墙,无论到哪里都还是一样寂寞。

“是吗?虽然我不太明白,不过原来对你来说是这样啊∼”

当差异就这样形成,让你接触到人类所拥有的那颗温暖的心,也就是体贴、接纳差异的肚量时,世界就会变得开阔起来。

当你感觉“这个人正在试图理解我”,那对方所说的话便能够打动你。


图片|Photo by Becca Tapert on Unsplash

推荐阅读:关系心理学|安慰人的七个小步骤,成为他的小太阳

“你是这么感觉的呀”,暂时这样被理解之后,害怕自己的想法或感受方式被拒绝的恐惧消失之后,才能够真正倾听与自己不同的意见。

在接受差异后,你所传达的“我是这么认为的”、“我认为应该也有这样的想法吧”等等的话语,也才能让对方明确的了解。

对方会突然发现,原来除了自己的想法以外,还有各种不同的想法,而那些想法也有可能是很好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