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调查,双亲对物品依恋的程度,会影响子女的恋物情形。因此恋物的你,不需要因为舍不得丢感到压力,那些东西也可说是“你之所以是现在的你”的最佳证明。

这几年来,我一直在调查“人为什么会产生物欲?”

“对物品有着强烈依恋”的人,与“依恋感没那么强烈”的人,看待物品的方式有着极大的不同。

对物品没什么依恋的人,会单纯基于“因为我需要使用这个东西”这种务实的理由而拥有物品。换句话说,他们对物品的看法十分简单、干脆。

相较于此,对物品有着强烈依恋的人,每当被问到拥有物品的理由时,总是能长篇大论地说出那个东西的故事。

此外,整理房间的时候,对物品有依恋的人总是会比没什么依恋者花上更多时间,整理进度龟速。另外,这些人对物品的依恋也是旁人不解其意,非常容易出现“该丢?不该丢”等充满矛盾的瞬间。


图片|Photo by rainmaker on PIXTA

推荐阅读:别人的断舍离,不一定适合你:极简生活,从不盲从开始

话虽如此,这种过分爱物者的家里总是充满着能量,因为“此人的风格”会彻底凝聚在这些物品上头,并透过这些物品传达给其他人。

基于这样的缘由,我的脑中浮现出一个假设,“热爱物品的人,大多都希望以自己的方式,追求所渴望的创意生活或人生”。换句话说,我认为能活出自己创意性人生的,都是物欲满满的人。

这里的“创意性”并非专指艺术家、设计师或建筑师,或者是以那样的职业为目标的人。而是对物品、与人交际、工作、自己的目标或生活等人生大小事,具有某些独特且符合个人风格的创造力。

对物品的依恋是一种遗传吗?

为了验证这样的假设,我透过调查,从一都三县(东京都、神奈川县、千叶县及崎玉县)的三百名调查对象中,筛选一百四十六名兼具“个人风格”和“创意性”的人,并将之列为“创意组”。

之后,我针对创意组进行了问卷调查,请他们说明自己对于物品所抱持的想法,以及与物品相关的创意关系。结果,果然和我的假设相同,隶属创意组的受访者都对物品抱持着强烈的依恋。

首先,我调查了“搜集的物品”、“执着的物品”,发现他们搜集的东西大多都是与家人有共同回忆的物件、个人兴趣的收藏品、衣服、小玩意儿等。

另外,从“对双亲的物品是否有着强烈的依恋?”、“幼年时期成长的老家是否有很多物品?”这类问题中可得知,他们的双亲同样“对物品抱持着强烈的依恋”,且老家大多都“存放着许多物品”(见第五十三页)。

因此,虽然无法从这项简单的调查得知,对物品的依恋是否肇因于幼年时期的环境因素,但至少可了解,这种依恋很有可能是孩子从父母身上继承下来的。

调查中还列出了“自己搜集的物品与执着的物品”以及“双亲搜集的物品与执着的物品”给调查对象勾选,两个类别的答案几乎一致。

也就是说,孩子搜集的物品,多半会和父母所搜集的物品相同。其中相关性尤其强烈的是“个人兴趣的收藏品”,当双亲是收藏家的时候,孩子也很容易变成收藏家。


图片|方言文化 提供

你会喜欢:断舍离心理学:你对待物品的方式,反映了你对爱与被爱的感受

这项问卷调查还安排了自由作答的栏位,请调查对象写下自己受双亲影响的搜藏物品,亦可附带说明这些搜藏品带给他们的影响或故事。以下列举几个我觉得特别动人的例子:

  • 我的家里有很多画材和画册,我在这样的影响下从事了插画工作。
  • 我家有很多推理大师赤川次郎的作品,养成了我热爱阅读的习惯。
  • 双亲喜欢露营,家里有很多户外装备,在这样的影响下,我也变得喜欢购买、搜集各种户外装备。
  • 我家从以前就有帮孩子拍照记录成长的习惯,存有好几本我幼儿时期的相簿。直到现在我成为人父,也喜欢帮家人拍摄生活纪录。
  • 爸妈很喜欢音乐,经常用音质绝佳的播放器和喇叭聆听唱片。因为如此,我也对音乐情有独钟,对音响等机器格外讲究。

若你总是感叹:“房间里的东西好多,既舍不得丢,也没力气整理。”请不要把这样的状况视为缺点。这样的生活方式很可能是受到爷爷、奶奶、爸爸或妈妈的影响,而在你的潜意识当中默默发芽扎根所致。

请仔细想想,你身边是否有让自己感到依恋的物品?无论是刻意保留也好、无心插柳留下的也罢,这份对物品的依恋会成为创意的泉源,也可说是“你之所以是现在的你”的最佳证明。

在这之后,这份依恋也会透过物品,传承给你的孩子、孙子,让他们的人生变得更加丰富⋯⋯是的,拥有一份你舍不得丢的物品,就是有这么奇妙的效果。

请不要仅仅因为“现在的家没办法收纳所有东西”而有罪恶感。

请从这一刻起,重新正视这些无价之宝,并好好与之相处,一起思考该如何整理、打造更舒适的生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