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角 A

“你不是说对他没有激情吗?怎么不离开去找可以给你激情的人呢?”

“因为他对我还不错啊,还常常送我礼物包包,帮我打扫房间。而且我还挺满意他对我好的方式。”

 

主角 B

 

“你都不爱他了,为何还和他在一起?”

“如果我离开他,可能就找不到更好的男(女)朋友了。现在就暂时骑驴找马吧。”

 

主角 C

 

“为什么你不要离开那个烂人啊?他对你动手动脚的已经不是第一次了也。”

“可是我和他在一起已经八年了。如果现在分手,不是就浪费了我之前付出的青春?”

 

如果不一个人了,会选择离开他吗?到底在什么情况才会狠下心,挥一挥衣袖就离开呢?为什么有些遭遇家暴的女生们,即使受到身心灵的伤害,还是选择留在那段关系里头?关系里头的两者,为什么即使感到不开心、经常争吵,但却不愿离开彼此呢?

 

对于这一些问题,社会心理学领域的研究者们提出了能解释在一段亲密关系里,两者决定去留的因素。

 

 

由上图可见,对于关系的满意程度(Satisfaction level)、投入的资源 (Investment size)会增加对亲密关系的承诺程度(Commitment level),而承诺程度会正向影响坚持留在关系中的可能性(Probability of Persistence)。反之,当认为有获得其他更好的可能性(Quality of Alternatives)的时候(更好的伴侣或更好的生活),承诺程度就会减低了。

 

所以,我们对自己的另一伴越满意、越开心、就会拥有更高的承诺,亦会更愿意继续这段关系;而当投入的资源越多时,亦会增加承诺程度,因为当顾及之前所付出过的种种,就会犹豫是否应该放手(这个和非理性的人类认知谬误 Sunk Cost Fallacy 是同样的观念)。反之,当越容易获得其他更好伴侣或认为没有他的生活会更优质时,对此段关系的承诺程度就会减低,就会容易地和现在的伴侣说再见了。

 

简单的来说,无论是分开还是继续手牵手地走下去,关系里的成员认位哪个选择的利润大于成本时,就会倾向于该选择。

亲密关系里头,还是逃不过残酷的经济考量啊。

 

看回故事的三位主角,

没有激情,仍旧选择留在现任关系的主角A,对关系的满意度还算高。自己的另一伴满足了自己的种种需求,再加上主角A不认为在离开另一伴之后生活品质会变好,因此即使不爱,也不选择离开。

利用骑驴找马手法的主角 B,担心在离开现任男友后,再也找不到更优质的伴侣,也担心在离开后,生活会否变得更符合自己的理想。对未来未知的恐惧,使她也还在犹豫着,没有爱的基础下,是否应该勇敢地走出这段关系。

付出了青春岁月的主角C,情况就更复杂了。曾经付出的种种,除了青春,当然还无可避免地包含了曾经给予的心思、陪伴、物质、金钱等等的投资,在过去希望这段关系变得更好的投入,在非理性的人类式思考中,却变成了阻止家暴悲剧继续发生在自己身上的绊脚石。

 

姐妹们,睁亮你的眼睛,打开你的心房,这世界永远有更值得自己去爱、去付出的人,如果为了一个不珍惜自己的人而放弃了许多未来更美好的可能性,让种种的思考谬误遮蔽了在未来路上默默地等着你的那个人,那岂不是很傻吗?

 

 

 

 

找到爱的方向

〉〉不爱了,其实就是最好的答案

〉〉【爱情投资学】学会放下

〉〉爱情中,最重要的还是态度

 

图片来源: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