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生气的时候怎么办?先正视情绪,然后让“内在的小孩”显现,拍拍他、抱抱他、告诉他:“你做得很好了!”

虽然写了许多和情绪相关的文章,但每逢有人问,气噗噗时是不是要转移注意力?我都没办法很干脆地回答“是”或“不是”,因为在转移注意力之前,还有个更重要的步骤——陪伴情绪。

而这个步骤,需要经过八周时间循序渐进的训练,才能够接得住强烈的情绪和感受。

为什么我会说,气噗噗的时候不能马上转移注意力?因为气噗噗的时候,硬是转移注意力,结果就是那股气还是在,只是暂时被忘记,一旦哪天被勾起来,你都不晓得自己怎会积怨得那么深。

况且马上转移注意力,有点像是老公看到老婆生气,用装傻、装笨的方式来转移老婆注意力一样,只会让她更加火大:“你到底懂不懂我在气什么啊!”实在不是个好主意。

既然不能马上转移注意力,要做什么才好呢?这时候要做的事情就是“陪伴”,像个温柔的爸爸、妈妈、耶稣或是神一样,静静去陪伴那个在内心气得又叫又跳的小孩,不是劝他不要生气,也不是劝他赶快去做点什么转移注意力。

只要静静地陪伴就好,让他知道,“我知道你很生气,就让我陪你一会儿吧。”

但是陪伴并不容易。有练过的人,就算孩子在地上又吼又叫地翻滚,依旧可以不动如山地等待着;没练过的人,孩子不过哭五分钟就崩溃了。要怎么练这个“陪伴的基本功”呢?

首先,你要能够一口一口专注地吃一顿饭,要能一次一次专注地呼吸,习惯静静看着一样东西,好奇而不批判地看着。

如此一来,往后碰到强烈的情绪,才有能力静静地陪伴它,不急着把不舒服赶跑,也不会随着情绪波动。如果你还没有机会去学正念认知疗法,就先试试看好好咀嚼与品尝每一口饭、专注每一次的呼吸,维持越久越好。

假以时日,就算你还是没有能力陪伴气噗噗的情绪,也能因为心与口的满足而瘦下来。


图片|Photo by Bekah Russom on Unsplash

你已经做得很好了

陪伴生气的自己要像陪伴一个生气的小孩,然而有的时候人会莫名地感到愤怒,部分原因还真的是遇到了“小时候的自己”。

同班同学分组合作,总有人会多承担一点,文依就是。平常下课她会来找我蹭一下,小聊一下,但这次她很认真地跟我约了时间要谈,让我感觉有点不对劲。

文依跟我说,组里有个傲娇小公主总是撒娇耍赖,看到她就觉得无法忍受,甚至有想要攻击她的冲动。但她知道小公主其实没那么坏,也觉得自己反应太夸张,所以想找我帮她搞清楚是怎么一回事。

我试图想厘清她爆气的点,便问她:“妳是生气她都不做事,还把事情都推给妳?”

文依回说:“但同样的事别人推给我做,我却不会有那种冲脑门的怒火。”

我又问:“那妳是因为感觉到什么,所以怒火冲脑门?”

文依想了想说:“好像是那种我一定会帮她解决的感觉。”

我听了,身体一紧,觉得这感觉好熟悉。文依是个非常负责任,会扛起一切的女孩,但每次她在我身边绕来绕去时,我的确也有种她觉得我可以为她“解决天解决地解决所有事”的感觉,如果我说了什么肯定她,她还会有一种得到保证、如释重负的样子。所以,会不会在看到傲娇小公主时,她和小时候的自己相遇、看到自己了?

于是,我试着问:“妳觉得她像谁?她的那种想要全部赖给妳,觉得妳可以为她解决天解决地的行为,让妳想到谁?”

文依想一想:“没有耶。”

我又问:“如果妳在家,想要家人帮妳解决事情时会怎样?”

文依冷笑道:“怎么可能?我肯定马上被唾弃。我妈会说,大家都很忙,要自己想办法;我姊会说,妳以为妳是千金小姐,每个人都有义务帮妳吗?”

接着我小心地探询:“那有没有可能,妳看到傲娇小公主时,就像看到小时候的自己?”

文依大惊:“对耶,就像看到小时候的我,懊恼自己什么都不会。”

延伸阅读:不可忽视童年创伤:摆脱“渣男磁铁”靠自我觉察,拥抱受伤的内在小孩

我继续问:“对于什么都不会的妳,妳的感觉是什么?”

文依说:“嫌恶。我讨厌带给人家麻烦的我。”

我整理文依的回答,说:“所以看到傲娇小公主就像看到小时候的妳,让妳感到嫌恶?”

文依说:“可是我现在不是那样了啊,老师妳有看到,我现在已经不是那样了。”

我说:“是啊,从大一开始,妳就是那个会统整一切,让我完全放心的人。但我猜测可能是妳看到她,就像看到小时候的自己,所以想训诫她:‘妳以为妳是千金小姐,每个人都有义务帮妳解决问题吗?’”

文依说:“我没有想过是不是,但也许我真的是这样。”

我说:“其实每个人都会这样啦。我也不例外。”

文依惊讶地说:“老师也会吗?”

我说:“其实我是个脾气火爆、讲话直率、很会得罪人的人,但没有人这么说我。可能是因为小时候只要我的这一面显现出来,我妈就会很冷静地回应,让我看到自己的暴冲有多么不堪,慢慢地,我就修正到,连自己都看不见自己有脾气火爆、讲话直率的部分。然而,只要身边的人讲话很冲,或是不顾人家的自尊心时,我就会特别嫌恶与生气。为什么别的事情,我不会有这么剧烈反应?像如果人家说我是骄傲的母鸡,我就不会那么气。”

文依问:“为什么?”

我说:“因为我知道我不是骄傲的母鸡。”

文依说:“所以老师的意思是,一个人会对一件事有剧烈反应,都是因为心里有个坎?”

我说:“是的。还好后来我学了很多自我疗愈的方法,现在看到讲话很冲,或是不顾别人自尊心的人也不会那么难受了。譬如当我觉察小时候的自己出现时,我就会用成人的身分告诉她:‘妳很棒,能够做到不冲口而出,也会顾虑人家的自尊。’

这样做可以让我心里的那个小孩得到抚慰与鼓励,而不是背负着罪恶感。此外,对那些讲话很冲的人,我也会默默在心里想:‘啊,我了解你的不舒服,辛苦你了。’当我这样想的时候,彷佛也是在抚慰那个小时候的我。其实暴冲的人,心里也是很矛盾和不舒服的。”

文依触类旁通地问:“所以,有时候父母会对小孩有很大的情绪,会不会也是因为他们看到了小时候的自己?”

我说:“很有可能喔!虽然情绪与行为有着百百种可能,但这的确是一个很大的可能性。”

如果你也遇到小时候的自己,别再骂他了,拍拍他、抱抱他,跟他说:“你做得很好了。”然后,内心里的那个小孩就会跟你一起长大了。

同场加映:“对别人宽容,却对自己严厉”你需要疗愈自己的内在小孩

正念小故事──“生气列车”

我有位朋友被迫离婚,没办法,老公不想跟她生活在一起,不是谁的错,也没小三,可是就很气。理性上她知道离都离了,气也只是气死自己,很想不要气。而所有的理论也都说要接受自己很生气。

她的问题是,然后呢?还是气啊!我都接受我生气了,气怎么还不走啊?

她问我,要怎样才能不生气。

我说:“生气这件事很神祕,什么时候会走?有一部分和妳对这件事情的看法有关,有时候则和神经路径有关。如果妳前夫讨厌妳的地方,刚好也是妳心里默默讨厌自己的地方,那妳就会气到天荒地老,直到妳不讨厌自己的那一天。

如果妳生气是因为觉得他害妳离婚、变社会的败犬,那就很简单了,妳天天看郭叶老师的脸书,每天被渗透,认同女人被离婚也还好。一旦潜移默化发生了,消灭了败犬概念,自然就不气了。如果是神经路径不断增强,让自己气不完,那就可以试试‘生气列车’心法。

“首先要认识到‘生气’是一种能量;‘生气’自己一直气又是一种能量。被离婚这件事妳本来就气了(1),再加上生气自己怎么一直气(1),那就等于气上加气(1+1=2);如果每天都生气,又每天想我为什么那么没用一直生气(1+1+1+1+1⋯⋯),那就永远气气气不完了。想要不气,就要练‘生气列车’这个心法。

  • 觉察到自己忍不住要气起来了。
  •  想像有一台列车远远地开过来。
  •  给它贴个“生气”的标签。
  •  你可以选择不要跳上车,至于要停要走随便它。

“ 每次‘ 生气列车’ 来了, 都这么做。没有了 1+1+1+1+1⋯⋯一直加能量给它,它没油了(就是没有能量的意思),很自然就不会来了。”我继续说完。

气气气不完吗?

试试“生气列车”、“悲伤列车”、“嫉妒列车”(名字的标签随便你贴),挺有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