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生不要做那么危险的事!”“女生不要玩得像男孩子一样!”

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女孩子在行动上遭限制与否定的情况层出不穷,即便到了现在,带女儿出门的母亲仍然会在游乐场遭遇质问。

好一阵子没有回到台北市的游戏场,今天和因为特公盟运动而相识相惜的好友相约,带着我的两个孩子和她的孩子,来到我们都从未朝圣过的南港区的玉成公园。

在一座不到 3 公尺的高塔攀爬旋转设备上,一个老先生路过,看着两个孩子爬在高塔顶端,抬头说道:“爬那么高喔?女生耶⋯⋯”

我的“性别平等敏感神经”立刻发出警报,赶忙想要用一些话带风向帮老先生超译,对两个孩子说:“这位阿公的意思是说,又是女生、又爬这么高,真是厉害吗?”

但是,好友的孩子毕竟年纪已经小学二年级,和她的妈妈一起在家自学,因此不是省油的灯,直接对着老先生回话:“谁说女生不能爬高?这是性别刻板印象!”然而阿公的灯油也是很旺,立刻再一次重复自己的论点,强调了女生爬那么高,是“教育失败”。

想当然尔,放完最后那一句话后马上就走远的老先生,挥挥手不带走一片我和好友头上的乌云。这样的际遇和场景,对于带着孩子跑跳公共空间的母职,竟然是一再出现、再熟悉不过。


没有任何游具是专属女性或男性,每一位儿童都有权利在游戏空间中挑战自我。 图片来源|作者提供

不被鼓励冒险的女孩

然而,这样的传统性别刻板框架,依然在教育部辖下的新北市家庭教育中心的《幸福家庭 123 儿童篇亲子手册》里“男孩喜欢棍棒、汽车、机器人、摔跤、上下跳动等游戏;女孩则喜欢玩洋娃娃、办家家、纸偶人等游戏⋯⋯”描述出现。

不禁让我们担忧:难道不只是上一个世代的长辈,连现行的教育系统,也依旧传递着如此二元的偏颇观念吗?


女生可以不只喜欢玩洋娃娃,也可以从事的刺激挑战的活动。图片|作者提供

我的两个孩子,和好友的孩子一样运气很好,是一直被鼓励户外奔跑、肢体奔放,言行举止也大剌剌的小孩。不过,想像得到,很多小孩,还是被“男生应该如何”、“女生应该如何”、“男生要玩什么”或“女生要玩什么”地教养着。

瑞典斯德哥尔摩大学研究指出,儿童从小开始的冒险活动并没有性别差异,但在不鼓励女性发挥创意探险的社会环境,孩子大约到 10 岁或 11 岁时,就会开始出现差别,进入青少年时期后,女性的自信更会大幅下滑,到了成年时期,女性相较于男性,对挑战式活动就更显得兴趣缺缺。

研究作者 Dr. Jenny Save-Soderbergh and Gabriella Sjogren Lindquist 指出,心理学层面上,社会倾向将女性养成“做出符合社会期待的避险型选择”而不是“照顾自己权利及利益的决定”,甚至让女性生出内心的自我审查,避免做出大家会认为是错误的竞争型行为。

这种情况,也将延伸到日后的教育选择和劳动市场表现上。

然而,在“女力”被赞扬、“性别平等”观念也被大力宣导推广的此刻,“女力”也是要从孩子在公共空间中被对待的方式,从生活小处培养起来。

性别平等也是要从成人在日常活动中的应对言行,一点点陪孩子练习的。我们身为有意识的大人,应该要让“挑战、勇敢、尝试、自信、调皮、受伤、冒险和突破限制”等“非典型”关键词,长在每一个孩子的生命里,尤其是女孩的骨子里,因为她们生在台湾这个依旧性别刻板印象固着的环境。

延伸阅读:“我的孩子好难搞”其实你最不需要的,就是乖孩子

“我这样养我女儿很多年了,她过得很好!”

挑战、勇敢、尝试、自信、调皮、受伤、冒险和突破限制,在挪威 Queen Maud 大学 Ellen Hansen Sandseter 教授的儿童发展研究中,归类出以下几类:

1. 高度:鸟瞰世界和惊心动魄的感觉。在超高的地方玩,例如爬树,或爬到高的结构体如游戏场攀爬架上。

2. 速度:产生快感。用超快的速度玩,如骑单车、从陡坡上溜滑板下来,或荡秋千荡得超快。

3. 风险工具:操控本来要大人信任才能使用的工具,使用失误时可能会受伤,但若成功控制就有高度成就感,像是刀子、木工工具。

4. 风险元素/素材:理由同上,甚至更会带来刺激感,像是用火(小至生日蛋糕点蜡烛、大到露营生火烤食)或在溪流、湖泊或海洋等不同水体戏水。

5. 乱玩:翻滚、粗鲁、追逐、摔角,孩子可以用冲击力道游戏,甚至让身体同时感受失速和失控,将自己丢到大型防撞垫上。

6. 消失:到有躲藏之处的地方玩,孩子可以感受到不被监看的自由,比如把自己关在床单小屋里或躲在树丛里(虽然大人其实偷偷在看护)。

华盛顿邮报一位亲职教养的写者 Leslie Kendall Dye 提到,自己在带孩子的过程中,一直遇到陌生路人看不惯的反应,但她对自己的女儿非常放手,让女儿尽情用自己的方法,自由奔放地游戏。

不过,她还是会自嘲说自己是因为已经把脸皮练到超厚,才会开始对这些陌生路人回话:“我这样养我女儿很多年了,我知道我做得很好!(灿笑)”

但有多少母职,没有发声或话语权,又或是疲于育儿而没有这样对抗性别刻板印象的能量。

她常常反思,也在专栏中问大家:如果,用同样的方式养小孩,放手让孩子做自己,但那个孩子的性别是男孩,那些看不惯的陌生路人,还会给任何相同的“指教”吗?还是会还无意外地说:“反正,男生就是这样啊!”

她也诚实地提到,自己也被这个环境制约了,对男孩从高处跳下或溜超长滑杆,不会特别注意,但要是女孩做一样的事,就会不自觉投以目光,身边众人也开始担忧,觉得不妥,下起指导棋,或直接用价值判断做出批评。

有的反应更妙,竟然在女孩完成什么挑战的壮举之后,称赞女孩“长得好可爱”或“衣服好美丽”等肤浅的赞美。为什么不是“你好勇敢!平衡感真好!好会运用自己的身体!”、“女生就是这样,玩得乱糟糟的啊”或是“小孩就是要这样玩的”?

这样,不就是要把“低估女性”、“女性安份”或“女性肤浅”等思维,种在女孩或其他玩伴孩子的心里吗?


我们应该鼓励小孩:“不要被性别刻板印象框架限缩了你的行为。”图片|作者提供

如果,我们要鼓励下一代及下下一代的孩子,去长出对地球环境适应的天生能力,去积极探索自然、去练习风险评估(而且这样养成的孩子,根本很少磨破皮肤或摔断骨头),就不要低估他们对自己的认同和信心,因为那会轻易地毁灭孩子的发展。

这么说来,当社会风气特别对女孩框架限缩,会是一个文化、文明或一个社会结构,在对特定性别(尤其是女性和弱势性别)进行系统性的弱化和驯化吗?

Leslie Kendall Dye 表示,仅有极少数的陌生路人,会说出对孩子政治正确、性别平等、支持且有益身心健康的评论。

像是她唯一听过一次,一位杵着拐杖的老太太看到她女儿在游戏,停下脚步,语重心长地说:“你的女儿很有意志力,很坚持她自己在做的事。我希望所有孩子,特别是女孩,都能这样自由闲晃、独立游戏。希望你的女儿,永远都不需要为了什么而改变自己。”

不管你的孩子是什么性别,请相信他们都很有能力

那天,我也幸运地在邻近的九如公园,遇到了一位已经 65 岁带仍带着孙女,边鼓励着孩子挑战,边和笔者分享自己儿时快乐回忆的阿嬷。

当孩子们一同爬上 8 公尺高的金字塔攀爬绳网顶端,她看出我的两个孩子,虽然不同性别,但却是因为性格的不同,而对于冲上最高点有不同的心理状态和路径策略。

阿嬷轻松地说:“看得出来,两个人个性不一样,一个比较小心,一个比较没有在怕,这两个哪一天都会爬到的,妳不用担心。”

顿时,这番笑语,纾解了我因为从遥远的地方特地来玩,而私心希望两个孩子都能“完成什么”的压力。

延伸阅读:“我告诉你女孩子一生都要害怕些什么”如果我有女儿,我不希望她出生在这样的世界


冒险精神,取决于每一个人的个性,而非他们的性别。图片|作者提供

当台湾的大环境中,竟仍充斥了对女性的贬抑和对女孩的差别待遇,笔者也将几本读物如《Balanced and Barefoot: How Unrestricted Outdoor Play Makes for Strong, Confident, and Capable Children》、提出户外游戏有益儿童身心发展且放养小孩不会抓狂的《The Art of Roughhousing》和《Free-Range Kids: How to Raise Safe, Self-Reliant Children (Without Going Nuts with Worry)》,分享给希望培育出“不一样的女孩”的亲职照护者和教育工作者。

不过,在还没有时间余裕去阅读之前,身为成人的亲职照护者和教育工作者,澳洲新南威尔斯亚当斯敦社区幼教机构的研究归纳出成人如何陪伴,才可能正向影响孩子安全地去长出勇于挑战和评估风险的能力:

1. 根据情境去真诚地跟孩子对话,不要一直用“小心”,但也不要一直说“好棒”;要讨论情境细节,或给出有意义的赞美,当然,更不要用“大人嘴炮法”去“下指导棋”。

2. 慢慢增加有风险的挑战的难度(像从餐桌上点蜡烛,到在露营时生火,进程大约可以用上 9 个月)。

3. 预设你所有孩子都很有能力──不论他们的性别。(很重要所以说三遍!)

4. 陪在身旁,但表现得像是你没在看,让孩子具有独立自主的感觉。

5. 不时讨论有风险的可能情况或回顾曾有的小意外,陪孩子重新评估分析。


政府公共空间规划、游戏空间设计者,可以透过打造更多元的游戏空间,培养孩子冒险犯难的勇气。图片|作者提供

在台湾,生养托育非常不简单,结构性的问题之上,还有各种文化性的窒碍。

游戏空间越来越多元丰富,都是希望透过硬体的创新和空间的翻转,去支撑孩子长出百花齐放的精彩人生。

但是,如果我们还继续用守旧的方式,去限制孩子在专属于他们的空间自由活动,甚至针对特定性别,去限缩他们从游戏中长出冒险犯难的勇气和锄强扶弱的体能,公共空间做得再好,都无法潜移默化地培育出性别平等的下一代。

而这会是我们努力促成儿童游戏空间解放时,最不忍看到的现象。

无论教养女孩或男孩,都有许多细微的眉角。

所以不管当哪一种性别的亲职照顾者或教育工作者,都非常需要整个大环境一起用正向眼光看待,用互助共养的心态,支持彼此的家庭和孩子。


图片|Photo by Jukan Tateisi on Unsp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