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感具有不同层次,取决于一个人的存在状态,还有他的心灵素质。

独立的人,能创造好品质的健康独处,专注在自己有兴趣的事物上,但孤寂的人,内心的虚空渴望有人主动来关注、陪伴,提供所需要的温情关怀及亲密需求。你是属于哪一种呢?

英国媒体 BBC 在二○一八年有篇关于〈孤独的五个误解〉文章中,提到社会神经学家约翰・卡西奥普(John Cacioppo)认为:“孤独感是来自人类进化的结果,目的在于促使我们改善与他人的关系。用口渴感来比喻,你要是感觉口渴,就会去找水来喝。你要是感到孤独就会去接触他人。千百年来,人类一直过着群居生活以保证安全,因此与他人保持联系是一种生存机制。”

虽然和群体连结是一种生存机制,但人仍需要去克服当无法避免的孤独发生时,如何透过领会孤独,以及面对独处时自我承接的锻炼,才有机会眞的体认自己的存在,并深入认识自己的历程。

孤独感和归属感(被他人接纳的需求)都需要存在于生活中。

但孤独感的时间过度漫长,可能会造成严重、负面的后果。例如,若是孤独的状态持续很长是因为要逃避社交活动,这反而会让人更加孤立、疏离于社群之中,形成身心和人际关系状态的某些恶性循环。

孤独不必然孤寂,虽然都是与“一个人”的状态有关,但前者可以发展为正向的孤独感,安于独处,后者则可能伴随许多内心的寂寞、疏离和孤立无援的感觉。

心理治疗家荣格说过,白天与黑夜相同,人生也一样,若没有悲哀提供平衡,愉快就会失去意义,能够耐心鎭静地面对世事的变迁,才是眞正成熟的人格。


图片|Photo by Kristina Tripkovic on Unsplash

眞正的成熟是有能力自我承接

所谓眞正的成熟,就是一个人更能承载住自己。

特别是一个成人,内在所发生的各种经验和体会,无论是冲击的、挫折的、震荡的,或是愉悦的、兴奋的、自豪的,他能在内在历程去调节并平衡,达成内在一致及合一,这正是成人所无法回避的自身课题。

若是一切仰赖外界,不断外求外界的安抚、陪伴、关注,那么,一个人也就缺乏机会去启发内在的潜力,眞实地完成自己,并深刻地探索及检视自己,回归眞实自我。

同场加映:表现活跃的人,其实是因大脑比一般人更容易感到孤独?

这么说来,孤独感是具有不同层次的,取决于一个人的存在状态,还有他的心灵素质和含量。

身为人,个体绝对有不可回避的孤独,但不意谓着人孤独的存在特性,会阻碍或完全取代人需要社群的连结和认同。

从个体发展来说,一个人能越深入了解自己及连结自己,他在人际互动中,才可能有安稳的自我存在,而不用担忧被漠视和忽略,甚至被吞噬及控制。

也就是独立的人,是已经能转化我们成长过程中所发生的孤寂感。而孤寂感,就是那些我们尙未转化的孤单,强烈没人陪、没人理解的空虚寂寞感受。

难道一个人够独立了就不需要人陪、不需要人懂吗?

这当中还有许多的差异可以描述。

独立的人,若是根基于能创造好品质的健康独处,并在个体内在的运作上,与自己有连结的能力,能专注在自己有兴趣的事物上,感受一种气定神闲,那么他与别人的关系互动,会是一种交流和分享,不带负担,也不是失衡的状态。

但孤寂的人,内心的虚空让他渴望有人主动来关注他、陪伴他,提供他所需要的温情关怀及亲密需求。

可能因为能量不足,或是缺乏与人互动的方法,孤寂的人无法主动和人产生连结,许多时候都停在“ 被动”及“ 等待”的状态,无法自行滋养和贴近自己。

延伸阅读:手机一响就忍不住查看讯息?来认识制约心理学,找回工作与生活的真自由

觉察你的孤寂讯号

那么,我们可以去辨识自己的存在状态。

若是自觉是独立的人,好像常常一个人去进行许多事,但你的内心是否是安在而稳定的?

还是,只是因为不得不而被迫接受,像是:也找不到人陪、身边没有熟识的人、不想麻烦别人,或是跟人相处太麻烦⋯⋯等等理由,内心其实压抑了不开心、沮丧、忧郁的感觉,只是要自己习惯?

若是这种情况下,虽然看似独立自主,但其实这样的“一个人”状态,还是会日渐憔悴、抑郁、寂寞,而衍生对自己有许多负面的观感。所以,个体究竟是体认到生命的存在必有孤独性,然后能安在需要独处的时候,或只有自己一个人运作的时候?

还是,是一种回避与人接触,恐惧面对人,却又渴望有人靠近、安抚、关注,然后不得不压抑种种情感需求,所形塑的一种“我不需要任何人”的武装,阻隔自己内心的脆弱和孤单?这当中的层次和细微的差异,需要由我们个体亲自体察和辨识。

自我检测:你是否正处于孤寂中?

欧美各国都正在关注孤寂感对民众身心健康的影响状态,虽然台湾土地小,居住的密度高,但不代表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和相处,能化解我们出现的强烈孤寂感。

要消除孤寂感,不仅需要建造我们与自己相处及连结的能力,同时,还要能够增进我们与人连结及互动的方法,特别是有品质、深度和合宜的人际关系。

你会喜欢:关系功课|伴侣之间,必须拥有各自独处的“猫咪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