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需要感到安全,感到被重视,相信某一天有人会认真地告诉自己:“别害怕,当你需要的时候,我会永远在这里。”

让家庭不再是痛觉的代名词

每个人都曾经或正处于受难者的感受。当感到委屈、不被重要的人在乎、受到情感威胁与迫害,胸口就像是被十公斤的哑铃压着,又紧又闷,每一口气都要用力吸入和吐出。

在一段感情中,受难者非常担心对方离开,因此不安全感和不信任感是最常出现的词汇,也是最强烈的感受。

这份感受大多不是来自于眼前的交往对象,一部分的人明确知道自己的家庭出了状况,从小就有这样的感受,但也有一部分的人无法了解为何有如此强烈的痛苦。

许多个案描述着极为类似的痛苦,这种痛苦像是浮萍一般,没有根,飘在俗世的稀薄空气中,自我的存在几乎要被抹灭,只能以强烈的方式重新感受自己。而爱情关系通常是爆发的出口。

因为从小忍让不说,直到进入最亲密的关系里头,这份痛才被喊了出来。也因为长大到有勇气喊痛的年纪,再不喊可能撑不下去,所以受难者极度需要伴侣的支持和鼓励。

但这种情况往往走向极端,因为伴侣很少能够真正满足他,他的痛是一种藏在深层的发炎囊肿,伴侣的支持就像是芦荟药膏只能作用在表层,稍微暂缓。

当无法感受到足够的爱,受难者会以一种“我就是这么可怜,你们都要忍让我”的态度,开始在情感上、财务上、人际上索求无度。

无法感受到被满足,所以什么都拿,甚至化作实际行动,例如在店里偷点小东西、和朋友出去吃饭却不带钱包、总是指示伴侣做事,觉得是“这个世界欠他的”,可能会产生一点愧疚感,但很快又被这份痛苦给掩盖,需要其他东西来缓解。

你会喜欢:“和对的人在一起,应该要有什么样的感觉?”好的亲密关系的三种特质

这个伤口很早就开始痛了,明确的受伤时间点不太记得,又或者不愿想起。谘商室中常出现这段对话:

“今天是为什么会过来呢?”

“我也不知道。”

“有人推荐吗?还是发生什么事情困扰你?”

“我也不知道⋯⋯”

“如果请你形容得精确一点,你会怎么说?”

“我觉得没有家⋯⋯”个案掉下眼泪,逐渐溃堤:“我明明在家里,可是感受不到家的感觉,只觉得像是以前在小学二年级等下课⋯⋯很想要回家。”

这个时代讲到的“家”,是那个四面水泥墙壁的家,纯粹是有人与你在同一个固定的空间。如同我多次在课堂中邀请学员自由画出“家”时,许多人画出来的只是公寓大厦的样子。

这绝不是“家”的真正意涵。过去的“家”是一个社区、一个密集网络,我们和每一个人都熟悉、互相关照、彼此在乎,但这个概念慢慢在消失,对“家”的感觉逐渐消逝殆尽,无法满足对归属感的渴望。

也难怪个案会有如此感受:即使身处家中,仍旧哭着想家。受难者与父母的关系往往极端黏腻与疼痛。


图片|Photo by DANNY G on Unsplash

也许从出生那刻就被划伤,此后伤口不断被侵蚀,也有更多的细菌使它溃烂,所以到了成年阶段,大多形成一种与伤口互相破坏的循环──情绪不好的时候去责难这些疼痛的回忆,回忆也以凶狠的形式把自己抓牢。

受难者真正渴望的是,不要再有这么多纷扰,得以平静。

可是来到爱情中,一般的情感又无法满足他,所以他最容易找到的人,就是能够给予满满的爱、付出满满的关怀与在乎的拯救者。但这也使得这段感情成为痛苦的开始,因为两人都处在不稳定的状态下。

受难者被拯救的当下需要兴奋感,拯救者也充满了被需要的感受,两人的爱情都建立在自己的匮乏上,所以一旦其中一方被满足而不再索求无度(不论索求的是需要还是被需要),另一方便会认为对方不爱自己了,又把对方拉入极端索求的恶性关系中。

延伸阅读:《双层公寓》东京篇:我们都渴望被爱,又害怕着爱情的到来

也因为需要大量的关注,受难者不能没有爱情。当疼痛感再次强烈发作,他会寻找每一段可能的关系,或发展多段关系来随时补充需要的爱。

就像毒品一样,对感情成瘾,出现的戒断感受即是被世界抛弃的孤单感。

于是,又透过关系中强烈的刺激来转移注意力,总是处在激烈的争吵或刺激的性爱当中,不论他喜不喜欢,但能感受到自己正处在一段爱情中,“知道”自己正在被爱。

然而这些争吵或性行为是外在的,他的内在难以“感受到”被爱,所以无法缓解长期以来的疼痛。

我们需要回到源头去看看情感创伤的发生点,也就是每个人“爱”的思考和行为模式中,与最初的照顾者产生连结的地方,我们称作“家”的地方。

在这里,我们被什么样的言教和身教对待,决定了我们将使用什么样的方式看待自己。

倘若照顾者无法从小和孩子建立起友善的连结,那么,孩子长大后也会用相同的方式对待每个他所遇到的人,并不断巩固这个使自己与他人都不舒服的方式,却仍不自知地重复着。

这也是成为受难者后会愈来愈苦的原因,因为他无法改善这个恶性循环。

每一次的哭喊,都是声嘶力竭的跪叩,冀望当初被伤害的疮疤能够被抚愈,苛求陷入灾难的自己有勇气坚强,默祷身旁的人可以绽放轻柔的光。

在这个严厉且快速变迁的时代,我们不断承载内心的苦难。我们需要有个地方坐卧,在宁静的午后得以放松,在傍晚不必着急赶路。

这个令人向往的地方,也许就是一个能够相互扶持与照顾的家。不一定是原本那个,可能是专属于自己,也可能是与其他人共有。

它未必都是安详和乐,但至少我们都晓得,就算今天吵完架,你还是愿意帮我盖被子,我也会替你做晚餐,彼此不会分开。

更重要的是,还能在夜半时分,说着不会向外人轻易透漏的祕密心事。

我们需要感到安全,感到被重视,相信某一天有人会认真地告诉自己:

“别害怕,当你需要的时候,我会永远在这里。”

同场加映:看起来无害,却擅长操纵人心?你听过“良性受害者信号”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