拯救者爱上的是“部分的对方”,大多是忧郁、痛苦、匮乏。这是拯救者所怜悯的,也是脑海中想像能够协助对方的时刻,但其实也是想要被对方看见“部分的自己”──缺爱的自己。

最接近爱的感受,就是被需要

“每当一段感情结束,我都会陷入极大的沮丧,不断反覆想着,我做错了什么?”

每次分手都是一次撕心裂肺,自认再也拼凑不回来。

但裂了是裂了,人哪有这么容易放弃追逐爱情?如果真的逃跑就没有人会爱自己了,想到孤老终生是一件多么可怕的事情,所以过没几天又下载交友软体,想找个人聊聊,运气好的话,说不定能够一起删掉 App,手牵手走一辈子。

几周后的深夜,通常会再遇到一个能够彻夜聊天的对象。

“当时我以为,我们聊得愈久,代表我们的感情愈深。所以每次都有大量的讯息,每通电话时间总是无止境地流淌,即使彼此都没说话,放着也好,好像我在陪他,当然,更需要陪伴的人是我,但我们两人都乐意,没有谁是委屈的那方。”

这是许多人的爱情互动模式,但从互动时间这个细节上能够看到一个思考模式:当我付出的时间愈多,就表示我们愈相爱;当我愿意为了你熬夜,代表健康和隔天的工作都没有你重要;当我在每一次讯息来临时秒读秒回,表示随时把你放在心上。

我们自以为付出时间、精力、金钱,能够换取对方的感动,所以这样的行为不断持续着。

“可是,为什么我们在一起几周、几个月后,又分手了?好几段感情都是这样。”

“这是怎么回事?难道是我付出得不够多吗?”

“你还需要我做什么?你可以说啊!”

若你曾经强烈执着于某个对象,或许多少会感受到那份执着并非完全出自于爱,而是参杂了一部分的害怕。

害怕孤单,害怕一个人。你担心不再受到关注、不值得被在乎,所以不顾一切付出关怀与照顾,甚至“拯救”更可怜的对方,来让自己的生活也得到控制,期望接收者反过来感激你,用爱抚平你的害怕与孤单。


图片|Photo by Nick Fewings on Unsplash

这种“让我来帮你”的想法,往往隐含着透过拯救对方,好让对方反过来回报自己的思维。

当对方没有自己不行,更加依赖自己,自己的存在就变得无法取代。当确信对方离不开自己,就能暂时逃避心中最大的恐惧──被抛弃。

说穿了,拯救者的内心也有个破洞,不亚于被拯救者。

而这种偏执的爱也是最自恋的爱。表面上为的是对方,实际上对方即使不需要,甚至厌烦了,仍旧执意提供与付出,然而那是拯救者自己的需求。拯救者只看见自己,这段关系中也只有自己,所以总是难以促成长久稳定的连结。

对拯救者来说,当对方的家庭困苦,尽管自己穷到吃土,仍会用昂贵的礼物或奢华的晚餐,提供对方从未体验过的享受。

当对方觉得爱不够,尽管自己工作忙碌,仍会熬夜手摺九百九十九朵玫瑰当作生日惊喜,用满满的行动证明自己的爱。当对方生病需要照顾,尽管相隔百里,仍会不辞辛劳开好几个小时的车,只为了送上一碗暖暖的红豆汤。

当我们无法被爱,我们会付出,因为最接近爱的感受就是被需要。

如果对方没有需要帮助的地方,拯救者会觉得自己没有功用,也就不会得到关注,不会被爱,因此不信任对方会真的爱自己,毕竟对方太自给自足。无法付出,拯救者就感受不到爱与被爱。

所以,拯救者会付出愈来愈多,祈望献上自己仅有的一切,说着“我可以在金钱上资助你”“我是个很有能耐的人”“我愿意为你每天下厨做三餐”,都是告诉对方:“我爱你,你也爱我好不好?”

常见到拯救者会有以下的思考:

“如果能每天写一张小卡片给他,他一定很感动。”

“如果每天煮不同的家常菜给他吃,他就能感受到我的温暖。”

“如果我把信用卡给他,他就会更信任我。”

但这常常衍生出一种急躁感,让对方备感压力。在一起之前,就送出大量的甜言蜜语,或提出伴侣般的规定和要求,急着进入关系。

延伸阅读:“没有谁有义务拯救谁”面对创伤情人:付出无尽的爱之前,请先思考自己需求

在一起之后,这种情况变本加厉,因为已经能够名正言顺地要求了,那么就更能用自己擅长的行为或言语做出奉献,无论对方是否接受。

因为这是拯救者感到有爱的时刻,也就是:“我可以被你需要。”

若是分手后,拯救者也会用“把自己变得更好”的方式,试图挽救这段分离的爱。

但并不是真的想把自己变得更好,只是用“把自己变得更好”的方式付出。刚开始可能会奏效,因为拯救者总是擅长处理对方的需求,但过不久对方又备感压力,提出分手。

拯救者爱上的是“部分的对方”,大多是忧郁、痛苦、匮乏。这是拯救者所怜悯的,也是脑海中想像能够协助对方的时刻,但其实也是想要被对方看见“部分的自己”──缺爱的自己。

我们也常在脑海中幻想这种拯救与被拯救的桥段,但不会真的付诸行动。

同场加映:关系的拯救者情结:付出爱,只为了换取自己的存在感

这正是二○一八年影集《安眠书店》(You)爆红的原因。男主角 Joe 将对女主角们的幻想诉诸行动,用贴心、浪漫、博学的态度,隐藏的是“只有我才是妳的真爱”。

他窥探对方的生活、制造天命般的巧合、摧毁挡住彼此的所有障碍,都是为了独占对方所有的爱,那是一份自己从未获得过的爱。

他冀望将对方从痛苦疲乏的生活中拯救出来后会变得感激,进而回报同等的爱。

在拯救者的脑海中,现实并非用来修正幻想,反而是修正现实来符合幻想。

走向极端的是想法是:“若你还没爱我,表示我付出得不够,或者你没有看到我的付出,那我就要做得更激烈。”那是从小到大都没有感受过的生命驱动力,所以现在无论付出多少代价,都要求自己去得到这份爱。

拯救者的童年,可能是穷苦潦倒,可能是父亲或母亲缺席,其中一方的照顾者没有尽到家庭责任,反而需要孩子成为家中支柱。

假设是父亲缺席而母亲需要协助,那拯救者就会接手父亲的照顾责任,成为母亲的伴侣,照顾她、心疼她,这对一个小孩来说十分辛苦,但也能从中再次获得母亲的爱。

他拯救了母亲,让她有时间和精力看见自己的好,藉此获得称赞。但当父母持续酗酒、晚归、精神疾病导致哀伤而难以被拯救时,对孩子来说更具挑战性了。

他更是加倍努力,能为父母付出一点点都好,如果这个家给不出爱,那就由他来给。因此在家庭关系中,更加讨好或协助父母,象征性地拯救自己的情感贫乏。

爱,对他来说就是难受与痛苦,但也混杂着甜美与满足。对拯救者来说,痛苦是与一段情感的连结。透过受苦,能更明白自己需要努力什么,也更加确定自己的存在。

美国着名的精神分析师苏利文(Harry Stack Sullivan)说:“孩子的人格轮廓是由父母的焦虑深深蚀刻而成的。”

父母的家庭角色带来的影响绝对不仅只于童年,父母彼此如何互动、父母如何与孩子互动、父母如何与其他人互动,这些都烙印在小小孩的脑中,从此按照某种方式持续生活下去,就算意识到要改变,若没有探索、引导、定期检验,很容易又恢复原本的模式。

“毕竟是爸妈”这句话常出现在谘商中,它隐含了某种不可分割性,让你脱离不了家庭,也脱离不了痛苦。

但不可分割也代表着,倘若脱离家庭,似乎就是不应该。对拯救者来说,与需要拯救的人相处,即是不用离开家庭,却能拯救家庭的象征。

这种情况延伸到成人阶段后,当遇到一位身处困境的伴侣,便会无意识地勾起童年感受,而且对方愈是坠落,愈觉得有义务将对方救起。透过拯救这位与父母有同样感受的人,彷佛能重新拯救父母一样,让家庭完整。

你会喜欢:家的修复之旅:最难处理的伤,来自你的原生家庭

就算一段感情已经结束,也持续沉浸在痛苦中,让这段感情在内心继续存活。但也因为维持这种连结与爱的假像而迟迟无法走出痛苦。

因此,若在原生家庭中并未得到足够的关切,就可能产生对爱偏执的状况,不论是拯救者还是被拯救者,其实只是渴望爱,渴望有个人待在不远处,在他累了、慌了、怕了之时,不会抛弃他,而且摸摸他的头,告诉他:

“不用担心,就算情况再糟,我都会陪你一起面对。”

有个人能在身旁,点一盏烛火,给他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