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人渴望爱却被阻挡在门外,他会想尽办法获取,这个过程使他逐渐走向一个习惯的行为模式,导致后来在所有亲密关系中,都使用长久以来建立却未必适合的方法去爱人。

没有期待不会没有伤害,你只是让自己忽略伤害

相较于拯救者不断向外界“付出”、受难者不断向他人“乞求”,逃避者看似独立于外,其实是抱着没有期待就没有伤害的心态。

他无所求,但并不是真的没有需求,只是让自己不再感到有需求,不再感到失望,也就不会再受伤。

其实相较于其他两个角色,逃避者更需要他人的关爱,因为他已经绝望到什么都不要了。

延伸阅读:“不在乎,就不会受伤”你也是逃避依附者吗?

就像忧郁症患者初期还会说着失落悲伤的事情,但极度严重的忧郁症患者反而没有情绪,不论快乐或悲伤,逐渐感受不到自己,那才是最严重的状态。

当一个人感受不到自己,会慢慢失去求生的意志,他可能变成冷血的机器人,只剩下执行任务的功能,这是一种慢性自杀,因为觉得什么都没差了。

面对期待,虽然会有要求和压力,但事物不是总只有黑白两面,也就是全然扛起责任或完全忽略逃避,而是找到介于中间的“合理的期待”。

倘若对关系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就会因为没有达成而失落,然后放弃沟通。

而所有关系会失败的根本因素,即为无法沟通。

同场加映:与伴侣/同事/家人意见冲突即将吵架,该怎么沟通?从“情绪性语言”到“接受性语言”

这个无法沟通可能从现在的“爱错”当中才让你发觉,不论你是愿意沟通的人,还是逃避沟通的人,好像都有一些难说清楚的复杂感觉。

这种感觉可能很早就有了,和过去的伴侣、兄弟姊妹、父母。当我们无法接收与传递心意,也就感受不到被接受的爱。


图片|Photo by Nadine Shaabana on Unsplash

当孩子渴望的爱被阻挡在门外,他会想尽办法获取,这个过程使他逐渐走向一个习惯的行为模式,导致后来在所有亲密关系中,都使用长久以来建立的这个稳定却未必适合的方法去爱人。

最常见与根本的模式,即是家庭成员不愿正视家庭问题,就算正视了也不愿讨论,讨论了还是不愿处理。

他们也许自以为讨论过很多问题,像是孩子在谘商中抱怨,爸爸承认过去太重视姊姊,忽视了妹妹的存在,唯有考到第一名时才稍加肯定,其余时间都对姊姊照顾得无微不至。

于是妹妹往后的人生极力争取他人的称赞,也只有能力和金钱才是她的一切,才是爱。对她来说,赚了多少钱和爬到多高的位置,决定了她的自我价值,却也因此疲惫不堪。

爸爸承认了这个问题,却对此无能为力,用哀求的方式说着:“不然妳还要我怎么样?”妹妹也不晓得能怎么样,于是就放任不管了。

可是,正是这种态度令她更加痛苦,因为看到问题却无力解决,反而更责怪自己伤害了爸爸,想用更多的金钱物质来弥补爸爸。当爸爸开心,她又重新掉入金钱等于爱的循环中,这份痛苦悬而未解。

真正的问题是,爸爸无法和孩子讨论当初的情况,好像承认就是解答,期待孩子别想了。

但对孩子来说,承认只是问题的开端,真正期待的不只是爸爸的道歉,而是能建立起亲近的沟通桥梁,拥有更多相互分享和关注的时刻。

但被拒绝后,孩子也就勉强闭嘴不谈。这种不管问题的态度,长大后会自然转移到爱情中,习惯不与对方有深入连结,最后就如同故事中的主角,一次次灾难性地收场。

从小,我们看到父母的行为对自己造成伤害,还是孩子的我们也模仿父母来学习成为一个有情感的生物体。尤其面临压力下,这种烙印在脑海中最深刻的观察学习,会直接反映在行为上。

每一次被忽略的对待,都是一种创伤。

每一个家肯定都受过伤,客观来说,有些是巨大的灾难性创伤、有些是微幅的小型创伤,不论哪一种,家庭成员受伤的程度不只取决于客观的创伤大小,而是主观经验中,能否感受到家人愿意相互支持与讨论的程度。

唯有彼此愿意放下防备,勇敢地多说一些、包容地多听一些,理解彼此的期待和渴望是什么,以及如何建立起对彼此适当的期待,才可能重新找回舒适自在的爱。

延伸阅读:越来越忙碌的父母,如何“有效”陪伴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