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生家庭带来的童年创伤,会让我们没有安全感,而依附在不正常的关系中。虽然童年无法重新来过,但我们可以好好爱自己的内在小孩。

人格违常患者,通常和他们童年时的受虐经验有关,包括儿虐、忽视、性侵、体罚等。

“为什么阿雪可以执迷不悟到那种程度呢?她从小就痛恨酒鬼父亲,怎么看不出自己的先生不可能改变?”首次参与加暴受害者团体的医学生,满是不解地提出问题。

“你有听过‘酒鬼的女儿,很容易嫁给酒鬼’这种说法吗?”我问。学生点点头。

这类的说法,在精神科临床实务上,时有所见。“好像自己心里也有个坑。”

常见的“解释”,是认为人类在人格形成的过程中,并不如我们想像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反而会因为童年时“习惯”于某种型态,而变成只能用那样的型态和人应对。

这解释了一个人为什么小时候被殴打,却不会让他从此讨厌殴打,反而只让他学会“遇到事情,出拳头就对了”的习惯。

而酒鬼的女儿,也许因为小时候只和具有“酒鬼人格”的家人相处,所以即使她再怎么讨厌酒鬼,长大之后,仍然会不由自主地,比较习惯和具有酒鬼行为相同模式的人相处。

她在幼年时所学会/被洗脑的各种人际应对模式,包括隐忍、无视自身的剥削、持续等待对方“酒醒”诸如此类僵化的互动轮回,会让她因为只习惯和这类人相处,而导致自己只能在这样的“人际框架”中,去催眠自己,接受众多烂苹果中,“相对比较能看的”那一颗。

比较有实证的研究,证明有相当多的人格违常患者,和他们童年时的受虐经验有高度的相关,包括儿虐、忽视、性侵、严重体罚等各种压力经验。

从生理的角度解释,由于人类的大脑一直到二十五岁前,都还不算完全成熟,其中愈幼年,对发展和人格形成的关键影响度就愈大。

这也是为什么很多“渣男磁铁”在做更深度的自我觉察时,固然会愤怒于过去渣男对自己所施加的各种关系剥削,但也常常会出现一些体悟,发现“好像我自己心里也有个坑”。

或者也可能有朋友指出自己的个性,似乎有些“极端”的成分。虽然不像人格违常那么离谱,但也有些特质,隐隐然会和某些人格违常相对应。

像是有时候自己也挺“边缘”的。爱的时候,别人讲什么话,都听不进去,就只看得见对方身上的好,但醒悟过来时,就觉得过去的一切都是如此黑暗,留在自己心底的,也都只剩下恶心的记忆。

或者有时候,也挺“自恋”的。老是相信言情小说里,降临在绝世美女身上的爱情,自己一定也有机会遇到一样。


图片|Photo by Riccardo Mion on Unsplash

有足够的安全依附,才能有自尊及安全感

但是要如何自我觉察呢?这里就不能不提起“依附理论”。

“依附理论”是知名心理学者约翰.鲍比(John Bowby)以一连串由哈瑞.哈洛(Harry Harlow)所做的动物心理学实验为基础,发展出来的心理学理论。

在哈洛最着名的恒河猴实验里,新生恒河猴从亲生母亲身边被带走,然后被提供了两个假的“母亲”。一个是由铁丝做成,脸部还做了像獠牙的模样,另一个则是绒毛布套在有弹性的橡胶上做成,脸部则是温和的圆脸和大眼。

但只有“铁丝母亲”身上,放着一个装有加温食物的奶瓶。

结果是,小恒河猴虽然被迫要回到“铁丝母亲”身上,才能吸到奶,但多数时候,它会选择抱趴在“绒布母亲”身上磨蹭。

当小恒河猴对陌生环境进行探索,若受到了惊吓,它会立刻冲回绒布母亲身上,紧抱绒布母亲一段时间后,才敢再去探索四周。

这个实验证实对小幼儿而言,很多时候,“情感”比“面包”还要重要。这也更新我们对于婴幼儿发展,只从古典精神分析重视原欲的角度,扩展到儿童与主要照顾者之间的互动关系。

但其实,这个实验还有更长时间的后续观察,只是多数人并没注意,那就是当这些小恒河猴日渐长大,即使给它们足够的食物和成长的空间,它们都没办法和其他正常母亲哺育下的猴子,建立起稳定的互动关系,也都没办法成为可以好好育养下一代的称职父母。

你会喜欢:“想找个跟爸爸一样的男朋友”父母依附关系,如何影响孩子交友?

依附关系对亲密关系影响巨大

这也是为何后续心理学家发现,童年时期的依附关系,会对未来成人后的亲密关系,有着非常显着影响的原因。

依照心理学家巴塞洛缪(Bartholomew)和赫洛维兹(Horowitz)的研究,我们可以从“对自我的意象”和“对他人的意象”这两个向度,分类成年人的依附关系。

理想状况下,我们在幼儿时期,可以在够称职的照顾者协助下,形成安全的依附关系。

在这样的关系里,对内,我们能够正向地看待自己,我们不会认为自己比别人差、比别人低贱,也许自己并非人上人,但一定有着存在于这个世界的价值。这是安全依附对自身自尊的表现。

对外呢?安全依附可以看到外界可靠的部分,就像有安全依附的小孩,不会因为父母暂时离开就非常焦虑,因为他对重要的他人有信心。这种可以正视他人优点、愿意去依靠,也愿意被依靠的心情,则是安全依附对他人关系信赖感的重要表现。

但若儿童时期,只能像上述提到的小恒河猴,只拥有“铁丝父母”,也就是仅能得到单纯生理满足的家庭关系(某些儿虐个案,甚至连温饱都不见得拥有),而没能有足够,或持续而稳定的心灵抚慰时,就会形成所谓的“不安全依附”。

这样的依附类型,除了在幼儿期会很容易陷入分离焦虑之外,和安全依附相反的是,对内,会因为自我意象的不稳定,无法建立起足够、适当的自尊。

对外,则因为无法对外界产生足够的信任与安全感,因此常常会没办法在与他人的互动过程中,做出足够的正向回应,导致在人际关系中感到痛苦。

不安全依附的三种类型

不安全依附,一样可以从“对自己”和“对他人”两个角度检视。

  • 对自己、对他人,都呈现负面角度的“恐惧─逃避”型(fearful-avoidant)
  • 对自己正面、对他人负面的“排除─逃避”型(dismiss-avoidant)
  • 对自己负面、对他人正面的“焦虑─沉溺”型(anxious-preoccupied)

虽然不同类型的表现相当复杂,但我们可以用比较直观的方式理解。

如果你对自身、他人的向度都以负面为主,那么,你一定会变成孤僻,也不信赖他人的边缘人物,也就是所谓的“恐惧─逃避”。这样的人,其实很不容易和他人建立关系。

但是,如果你对自己正向,但对世界负向呢?那么,这种“排除─逃避”的你,也许会变得孤芳自赏,但也变得难以亲近。

最后若对自己负向,但对世界正向呢?很多时候,这类“焦虑─沉溺”型的人,会流于习惯对他人讨好、忽视自身的需求、贬低自我与自尊。而这个特质,就很容易变成关系剥削中的受害者。

如果不幸遇到渣男,更容易因此被凌虐到极致,也无法逃离。

同场加映:关系依附理论:你的安全感,从孩童时期开始形成

渣男磁铁以“焦虑─沉溺”依附状态居多

很多“渣男磁铁”常常是以“焦虑─沉溺”的依附状态居多,而这类关系特质的产生,常常是因为一方面无法忽视“他者”的重要性,不至于完全漠视“他者”的存在,但又没有办法在依附关系中,获得稳定而可预测的安全感。

例如父母情绪起伏很大、好恶赏罚不清楚,或者没喝酒就很好、喝了酒就暴怒,又或是过度重男轻女,在兄弟姊妹中明显的偏心⋯⋯这些都会让幼儿一方面“知道照顾者很重要,因为照顾者拥有资源,也会给予资源”,但幼儿另一方面却对自己没有信心,也没有安全感,不知道自己是不是“足够好到让照顾者会‘不变而稳定地’照顾着他”。

这时候的依附关系,如果转化到成人的亲密关系里,就会形成一方面期待“爱情”能补足过去“亲情”所没能给足而造成的缺憾;但另一方面,也会因为自尊的不足,过度地想要使用讨好和委屈自己的方式,确保这个依附关系能够稳定,不至于失去。

然而书写至此,读者们会不会觉得,“如果这一切的根源,都和我的幼年与家庭有关,那么,我该怎么做?难道只能投胎重来吗?”

其实,依附关系并不是人格中完全恒久不变的一个成分。

确实有研究显示,将近百分之七十的依附关系,是相对上长期稳定的,但也有百分之二十至三十的依附关系,可以随着时间变动。至于变动所需的时间,可以长到数月,但也可以短到数个星期。而且我们对不同对象的依附,也不尽然都会一成不变。

例如,你可能和某个好朋友之间,可以形成相当安全的依附关系。你在那个朋友面前,可以很安全地做自己,而朋友也可以带给你很厚实的信任感,但转到你上班的公司中,也许你和同事的关系就变得很表浅,甚至面对上司、老板时,你变得格外“好欺负”,完全展现出差异很大的另一种依附型态。

所以,在理解原生家庭可以带给一个人多大的影响之后,当我们面对成年后的爱情时,要知道的是,这份可能陪伴你走过后半生的亲密关系里,最重要的,并不是在发现某些自己内心深处的依附缺憾之后,就只能拿着这样的“理解”,作为某种宿命论的藉口,认为自己就只能注定在那样的劫数中不断打滚。

而是必须要随时提醒自己,不要让这份不是你所犯下的、属于久远过去的错误,变成了扭曲你的视野,妨碍你找到真正对的人,去建立健康、亲密关系的绊脚石。

不安全的依附,在成年亲密关系中,最常出现的影响:

一、 干扰我们对亲密关系的视野。

二 、限制我们的沉稳与耐性。

三 、侵害我们在关系中的自尊和界限。

四 、扭曲我们去认识另一半真实的面貌与发展健康的互动。

五 、束缚我们面对两人发展的局限,并做出必要的停损。

为什么第一个影响的,会是个人对亲密关系的视野?

因为一个具有安全依附的小孩,饿了,就可以大方地跟父母说。受到挫折,会找父母哭诉。遇到困难,会找父母商量。父母不在的时候,他会相信自己并不是被抛弃,父母只是暂时没空、暂时离开。

但不安全依附的小孩,也许对于好好地吃顿饭,都会有着莫名的恐惧,更不用说他不知道自己会不会被责骂、会不会被斥责,他时刻担心着。

因此,在成年人的亲密关系中,没有安全依附的渣男磁铁,不会相信自己有足够的权利去和对方平等互惠,也不会相信自己有任性或者被包容的空间,更不会相信自己除了“这个人”之外,其实也有更多其他的选择。

所以,在这样的状况下,没自信、低自尊的自己,只为了填补空虚,急就章地寻找,并相信,甚至自我欺骗,眼前这位好像对我还不错的男性,就会是自己的真命天子。这也就是不安全依附底下,接着会产生的第二个亲密关系中的影响。

拥有安全依附的小猴子,只要远远看着母亲的眼神,就有勇气、耐心,慢慢地探索世界,但缺乏这份安全的小猴子,就只能如同惊弓之鸟般,随时寻求抚慰,也只能迫不及待地,投入看似温暖,但根本是假货的绒布娃娃的怀抱。

而接续下来的第三个影响,在亲密关系中,我们会因为缺乏那份安全依附,变得没办法保有足够的自尊,和维护自己应有的界限。

因为认定自己没有,也不可能有其他的关系依靠,就自然会因为不敢脱离这样的关系,因而动不动就变成关系中被剥削,被要求隐忍、付出的一方。

接下来产生的第四个影响,则是没办法正确地认识另一半,也没办法发展健康互动的关系。

当我们身处在困境、陷阱中,且潜意识充满宿命论般的无力感时,催眠自己、欺骗自己是很无奈,但也很本能的一种心理反应。

不用对象辩解,我们自己就会帮忙找理由欺骗自己。

“他不是不忠,他只是逢场作戏⋯⋯”

“都是被坏朋友、被酒友带坏的,他本来不是这样的人⋯⋯”

而最后,也是最糟的影响,自然就是当事人会没有勇气跳脱这样的关系。

渣男磁铁最常让他人百思不解的,往往就是这一点。

“明明那家伙就是个大渣男,怎么她就是执迷不悟?”

“为什么她都这么惨了,都被打得鼻青脸肿了,还不离开他?不去告他?”

这一点就像被玩偶假妈妈陪着长大的小恒河猴一样,即使重新给它一个“真的”猴妈妈,它们也只会觉得惊吓。因为那和它们认定的、以为的那个“妈妈”,是不同、不熟悉的另一种存在。

自我觉察,爱回童年受伤的内在小孩

很多时候,特别是透过自我觉察,检视自己内心深处的依附关系时,似乎可以看见一个从自己过去的生命中走来,隐藏在内心深处的一个“内在小孩”。

那个小孩也许满是伤痕,也许像是被吓破了胆、打瘸了腿,因此不断地在你的人生中拖累了你。

但这个内在的小孩,是不可能被抛弃的。你不可能让时光倒流,或去找任何人算帐,也没办法找一个人来“领养”他。

真正可靠的,只有你自己。认清到现实中的你自己已经是个大人的事实。你完全有能力去保护、去提供爱、去认真倾听那个内在小孩的需求。

也只有你先把这一切放在首位,而不是追寻外界的“爱”,让内在小孩和你自己,一起建立起自信和自尊,这样,才有可能让你能够好好地面对外界,找寻、面对自己之外的另一半,并建立起长期而稳定的亲密关系。

也只有如此,你才有机会重新找回安全感,让自己自我修复,修正你内在的恐惧、匮乏,产生足够强大的安全依附。

延伸阅读:16 型童年人格:从你的性格,看见你的内在小孩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