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的前提是自律,想要更专注工作,就得排除各种干扰。最容易排除的是来自外部的干扰,但其实思绪纷乱也是打扰我们专注的原因,本文将分享实用的方法,教你如何进入深度工作的状态。

在我们这个时代,注意力是很稀有的东西,Instagram、Youtube,甚至我,其实都在争夺你的注意力。谁能够吸引你的注意,谁就赢了。

抖音就是一个成功的代表,它抢夺了几亿人的注意力。想到这里,是不是觉得世界很危险?

我们的注意力要接受的挑战太多,手机里的软体会一直呼唤我,让我把时间花在它们身上;电影排行榜也一直在提醒我,再不去看就会下档;就连周围那个存在感很强的朋友,也想要霸占我的注意力,让我听她讲笑话或者抱怨。

怎么样才能把注意力保留在自己身上,保留在自己做的事情上?如何让自己成为最大的赢家?

这些命题非常重要,因为那些有意或不经意抢夺和消耗你注意力的人,根本不会为你的庸庸碌碌负责。在我们这个时代,谁能够专注,谁就具备了巨大的竞争优势,谁就有可能出头。

同场加映:柚子甜专文|每天只专注做一件事,养成“专注体质”法

我们可以不聪明,可以没有才华,可以没有天分,只要我们足够专注,就等于甩了别人好几条街。专注可以成为你的天分。好多人早就失去了专注的能力。

现代的办公环境太不利于提高专注度。我会默默地观察我的同事们,就彷佛当年班主任盯着自习室里的学生一样,不过我的目的不是监督,我只是很喜欢观察他们的行为习惯,并对照他们最后的结果,由此来分析一些解决方案。

后来我和许多老板交流,大家都表示有过这样的想法,员工上班的八、九个小时内,基本上没有能够深度工作的时间,集中注意力工作的最长时间不超过一小时,一天下来的有效工作时间基本上只有三分之一左右。

有些职位可能还好一些,譬如程式设计师。有一些需要与人打交道的职位,上班时间开个即时通讯软体,基本上每隔十分钟就要聊一次。

开放的办公环境里,同事也随时可以来打扰,偶尔再出现点噪音干扰,又或者顺手滑个社群媒体。这一天下来,需要深度思考的工作基本上都没做。直到同事都下班走了,公司里变安静,真正的工作好像才能开始。

就拿我一个在银行工作的姐姐来说,她每天晚上都要加班,总是抱怨自己平衡不好事业和家庭,没有时间陪孩子。我让她给自己定一个“下班不加班”计画,强迫自己在白天完成所有工作。

后来发现,只要减少闲聊,她完全可以做到。这就是我觉得现代人可笑的地方,一方面我们抱怨压力大、工作累、梦想未达成、现实残酷,但另一方面我们浑水摸鱼、假装忙碌。

所以当我看到员工出现这种状态时,首先涌上心头的并不是身为老板的愤怒,而是一种痛心和可惜。我在他们身上只是浪费了一个月支出的工资而已,但他们消耗和荒废的却是自己的年华,等过了三十岁,就会成为尴尬的“准中年”。

跟职场的年轻新血们比,不仅没有成长性、积习难改、不好改造,薪资还比他们要求得更高。我在公司经常跟大家强调“深度工作”的概念。

我说:“我们公司没有一个职位是不需要用脑的,如果你整天都在做肤浅的工作,或是在做些不需要集中精力的填写表格等机械性工作,这就意味着你这一天只是在应付了事”。没有思考和深度专注,就不会有更好的结果。


图片|Photo by William Iven on Unsplash

如何达到这种深度专注?第一招就是排除干扰。

在专注这件事情上,我们的第一个敌人就是外部干扰。就学期间我们几乎没有训练过排除干扰的能力。上课时不敢说话,自习课有人管,以至到了大学以后,好多烦恼都源自“我的室友总是打扰到我怎么办?”

我跟同事说,在容易被打扰的环境里,可以主动为自己设置神圣时间。进入状态是需要时间的,如果总是被干扰,你便无法进入深度思考状态。

在一段长时间内做好排除干扰,非常重要。所谓“神圣时间”,就是在这段时间里面不允许别人打扰,不允许任何电话、资讯、邮件进来。

我在书上看过一个作家的故事。别人问他,你是如何在战乱和流亡的环境当中完成一部伟大作品?

他说,他的早上时间非常神圣,不允许任何人打扰,不允许信件送进来,利用早上潜心写作,不久就可以完成一部作品。设置你自己的神圣时间,并且告知他人。习惯养成以后,周围人都会尊重你的这段时间。譬如,我的神圣时间设定在下午。所以,我上午到了公司后一般会处理各种琐事,下午就把自己关在小房间里工作。

第二招,工作的时候戴耳机。

戴耳机意味着你在听东西。而当你在听东西的时候,别人其实不好意思来打断你。除此之外,也确实可以隔离环境中的噪音。

我们大多数人的工作形式都是用脑、用手、用眼,不用耳。所以耳朵有时候会被环境中的噪音影响,戴耳机就可以完美地解决这个问题。

我一般会在自己无论如何都无法进入工作状态的时候戴耳机,听轻音乐、白噪音或者不断重复一首已经听了很多遍的歌,以免它们抢走了我的注意力。关于手机的干扰,我已经说过很多次了,物理隔离就是唯一有效的方法。

第三招,学习和工作的时候,要采取不容易被干扰的形式,才更容易集中注意力。

我观察到班上有些同学背书的时候喜欢盯着书看,看着看着就精神涣散了。因为眼睛真的太灵活,随便一个动静就能让它离开书本。

我在背诵的时候,用自己独创的复述记忆法就很难被干扰。这个方法要求肢体跟着动、嘴巴跟着动,几乎全身的器官都要参与到此次背书当中,参与的器官越多,越不容易分心,被干扰的可能性就越低。

最后,注意工作学习区的隔离。

我自己是绝对不会在吃饭的桌子上工作的,后来环境限制放宽了一点,但是仍然很注重工作和娱乐的隔离。当我自己买房以后,最注重的就是书房的装修。

注重的结果就是,我的书房除了一张白色的桌子跟椅子、一个书架、一盏简单的台灯之外,几乎没有其他东西。一进入这里,我就能开启全速工作状态。

大学生喜欢问我应该在寝室学习还是去图书馆学习。我会说,当然要果断选择去图书馆和自习室。寝室并不是一个学习的环境,有电脑、有床、有零食⋯⋯,这些随时会进入你的大脑当中,占据你思考的空间。

你会喜欢:“坐在书桌前,却始终无法专心”几个方法,挑对适合你的桌子

以上这些就是对付外部干扰的方法。

不过深度专注最大的干扰其实不是来自外界,而是我们无法消除的内心声音。不知道为什么自己的大脑会那么活跃,有时候想到的是无聊的事情,有时候想到的是待办事项,反正只要一开始工作学习,大脑里的千军万马就奔腾起来,没有一匹马听话。

有一阵子我想买房,注意,还只是一个没有任何计画的念头而已。可是后来当我在反思那个月的行为时,发现自己几乎每天都会在工作期间打开一次与买房相关的网站。

这还不是最难克服的。如果最近发生了什么令人沮丧的事情,那接下来的许多天内,只要开始想做点事情,情绪就会立刻排山倒海、如影随形,那件令人沮丧的事情在反刍中会变得越来越清晰。什么都不想,只想自己眼下做的事情,这是我们很难达到的一种状态。

如何完美地解决思绪乱飞的问题?我在本书中提到过 GTD 这个方法。它可以有效地消除待办事项带来的内心声音。之前说过,如果想要消除待办事情带来的压力和吸引力,可以为它们排定计画,做出计画即可停止思绪,并不是真的要完成它。

GTD 其实就是做事情的计画。所有的事情都可以化为下一步计画,小到一个杂念,大到一个烦恼。

好比和朋友吵架了,很烦、无法专注,怎么办?这个方法我介绍过好几次了,找一张白纸,把你对这件事情的解决思路记下来。

跟朋友吵架了,画个箭头,吵架的原因是什么?怨他还是怨我?怨他的话,会发生哪三种情况?我想跟他和好的话应该怎么做?我不想跟他和好又应该怎么做?如果错在我,想跟他和好,那我就去道歉,我道歉的时间跟地点是什么?如果我不想跟他和好,那我可以不理会他。

在这张纸上,把你对这件事情所有的想法跟解决思路都写下来,然后把下一步行动放到你的 GTD 表单里。每当你脑海当中浮现这件事情,每当你觉得情绪又被这件事情影响的时候,就把这张纸掏出来,告诉自己:关于这件事情所有的想法,我都在纸上记下来了,我的下一步行动也已经计画好,我并没有其他新的想法,所以没有必要一遍一遍地去想它。

延伸阅读:刘轩专文|提升你的专注等级!今天开始,一次只做一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