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不是坏事,但因为社群网站的发达,人们容易因为“比较心”感到焦虑,因此希望展现出活泼、外务很多的形象。但其实承认自己只是孤独发作也没关系,因为那些照片与贴文,都无法完整呈现一个人的特质与全貌,所以学习和自己独处很重要。

有时在电视综艺节目或社群网站上,看到大家很开心的影片或照片时,是否会觉得自己可能不像那些人一样,懂得享受人生,或觉得只有自己形单影只,好孤单?

之所以会这么想,是因为观看者的孤独被激发、引起发作,觉得不和某个人在一起,内心就会不安。

人们在这种时刻往往会坐立难安,开始联络朋友,然后配合朋友的时间出门。当下跟对方在一起时,会觉得很开心,但回家之后,不安又会涌上心头。

他们的内心会认为:“朋友如果不理我,那就糟了!”接着慌忙写电子邮件或传讯息感谢对方,如果对方没有回信,又会陷入不安。

你会喜欢:“喜欢参加聚会,但没过多久就想独处”非内向也非外向的第三种人格

社群网站上朋友那么愉快,只有我孤单寂寞

因为担心自己被排挤,内心便会一直不安,然后又会再和朋友见面,过后又再度陷入不安⋯⋯这样的状况不断重演,最终便无法摆脱。

但说到底,那些人把看似跟大家相处得很愉快的照片,传到社群网站上,难道他们内心就没有丝毫的孤独吗?答案是否定的,其实他们才是被孤独缠身的人。


图片|Photo by freestocks on Unsplash

明明是这样,但有些人看到这些照片后,会误以为大家都有人陪伴,只有自己孤独一人,这很可能就是他们无法摆脱的原因。

前面也稍微提到,看起来越不孤独的人,其实内心越孤独,前述的实验已经证明了这一点。

在第一章介绍过的麻省理工学院研究人员,用大鼠来做实验,发现大鼠如果脑部与孤独相关的区域较活泼,在团体中的社会地位则较高。

而在团体中社会地位较高的大鼠,也可说是团体的领导者。换句话说,大鼠领导者脑中与孤独有关的区域很活跃。

如果把这个结果套用在人类上,就表示社会性高、在团体中可妥善适应,而且有能力团结团队的人,脑中与孤独相关的区域比较活跃。所以在电视和社群网站上很耀眼的人,或许他们其实很孤独。

人脑中有一种细胞名为镜像神经元(Mirror Neuron),它会像镜子一样,模仿对方的脑部状态。这种细胞的特征,是会藉由模仿对方的姿势和动作而变得更活跃,还会不断模仿其他的事物。

孤独会透过镜像神经元传播

像是旁边有人很紧张,我们也会跟着紧张起来,这就是因为镜像神经元的关系。同样的,关注脑部与孤独相关的区域十分活跃的人,自己也会变得孤独。

所以我认为,在电视等媒体尚未成熟前,人们不太会认为非得与他人结伴,否则就会不安、寂寞。

特别是现在,社群网站发展得如此成熟,上传愉快的照片到脸书或 Instagram 的人,其实等于是在散播自己的孤独,不停扩散给前来观看的人。

在高级饭店的派对中,身穿昂贵的流行服饰、谈笑风生的人,或许内心也隐藏着很深的孤寂。

他们的社会性强,建构了令人欣羡的团体,所以可推测脑部与孤独相关的区域正活泼的活动着。或许也可以说,十分适应社会、朋友多、看起来很快乐的人,其实内心非常孤独。

他们拚命让自己看起来过得很愉快,可能就是为了排解寂寞。

同场加映:趁年轻时练习孤独、适应独处、面对不安

朋友太有钱、太美丽,也会令人感到不安?

另外,如果只身一人,就会感到不安、寂寞,这也和朋友之间的落差有关。现代社会以平等为尊,但实际上因为每个人的成长环境、财富和智商的差异,肯定会出现不平等。

朋友之间也是一样,每个人的天生条件不同,当你了解现实、知道一切其实并不平等之后,心里就会萌生“大家应该要平等”或“太卑鄙了”的情绪,然后觉得自己和其他人不一样而激发孤独,最后引起发作。

于是,团体中的成员会被某人散发出的孤独刺激,所以就算大家相处得愉快又融洽,孤独也会不断扩散。

然后,当你想排解这份孤独时,就会陷入内心寂寞而无法摆脱,不得不和大家一起行动。因此当你在朋友群中感到不安和寂寞时,可试着在心中默念:“我承认他们的孤独发作。”

只要承认这一点,就能更冷静的看待朋友,开始觉得自己不见得非得要参加活动。会这样想,是因为朋友的团体不适合自己。

同样的,如果在社群网站看到一群朋友,趁自己不在的时候玩得很愉快,因此内心觉得“怎么这样背着我独自去开心”的时候,请试着默默告诉自己:“我承认自己的孤独发作。”这同样会让你觉得,自己好像不用参加他们的聚会也无妨。

当你这样默默的告诉自己,便可以把自己的潜意识拉回现实世界,进而迈向更适合自己的美好世界。如果一只天鹅因为寂寞,而跟着一群鸭子走,最后只会变得更悲惨和更孤独罢了。

延伸阅读:学会如何独处,才能面对这世界的复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