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生长的年代并不知道如何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但成熟的我们,也许该多承担一点责任,主动而温和地跟父母学习如何与对方相处了。

文|Li
转载自公号:KnowYourself(ID:knowyourself2015)
公号简介:关注自我和内心,觉察即自由。

国庆期间,朋友来我这里住了几天,因为和父母大吵了一架。她的父母固执地认为“女孩子工作做得好不如嫁得好”,不论她的事业多么风生水起,他们依然催着她相亲、结婚。

我朋友花了快 10 年的时间试图说服他们,但不论她怎么努力,最后换来的永远是一句:你就说你准备什么时候结婚!

遇到一个固执的父母,真的令人头大。我浏览后台留言时,也经常看见粉丝问“父母特别固执,该怎么说服他们”。那今天的文章,我就和大家聊聊这个问题。


图片|Photo by Ben White on Unsplash

一、为什么大多数父母都很“固执”?

要搞清楚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了解一下,我们对人、对事的观念是如何形成的。

关于这个问题,江湖上有两大门派:

积极更新派(active updating model)

固定倾向派(settled disposition model)

积极更新派主张,人是“活到老学到老”的。(Achen, 1992; Robinson, 2007)

他们认为人会根据生活经历不断刷新自己的知识库和认知习惯,人的观念是一个“不断波动(wave-to-wave)”的过程。

类似这样↓


图片|KnowYourself 提供

而可能导致人们更新观念的经验主要有三种:

1. 发现自己的观念与现实经验不符:

父母心想:“女孩子过了三十岁就嫁不出去了”VS 邻居说:“你知道吗?隔壁家那个三十五岁的女儿嫁了个好男人!”

2. 发现自己的观念与同伴的观念不符:

父母:“你说现在的年轻人怎么就想往大城市跑,说什么都留不住”VS 父母的朋友:“我支持年轻人出去奋斗,别老想着把孩子绑在身边啦”

3. 发现自己的观念与社会所倡导的价值观不符:

父母:“你长大以后最重要的是找个好男人嫁了,知道吗?”VS 报纸写:“女性不只有婚姻这一条出路,有权利选择任何自己认为能实现自我价值的生活方式”

 

当然,并不是每次更新都会往好的方向发展。一位重视爱情轻视面包的女性,也可能因为周围的人都很在意“物质”,而变得比过去更挑剔伴侣的收入、家庭背景等。

积极更新派所并不认为我们必然会在生活中优化自身的观念,他们更强调观念本身的动态、变化性。

而固定倾向派的观点则类似于“三岁看小、七岁看老”。

这一派的学者认为,我们对人对事的态度、倾向一旦形成,在之后的一生中就会比较稳定。即使有所改变,也是短暂的、小幅度的,很快会回弹到固定的倾向上去。

类似这样↓


图片|KnowYourself 提供

比如:“我知道性别气质是多元的,男生女生都可以穿裙子穿裤子、敷面膜修腿毛,但我更认同女孩子应该干干净净,男孩子应该粗糙一点。”

学者们认为这种固定和我们的身份控制(identity control)有关(Burke, 2007)。

我们被环境接纳时,才能建立稳定的身份感,相信自己是可以存在的、有价值的。而我们所持有的观念,往往都被社会环境塑造过,总体上和环境一致,也构成我们被接纳的基础。

观念、态度的改变可能导致我们和环境不契合,身份感产生动摇。因此,我们更可能选择抱定已有的态度和倾向。

 

二、那么,哪派说法更符合人类真正的本性呢?

杜克大学的研究团队在追踪大量案例后发现:人们对大部分事情的态度都是一经形成就很少发生动摇的,也就是说,固定倾向模型更符合人的天性(Kiley & Vaisey, 2020) 。

也就是说,也许不是父母固执,而是我们所有人天生都固执。

你可能会质疑:不对啊!现在的我和五年前的我相比,明明很多观念都变化了,你怎么能说人人都如此呢?

这个现像在杜克大学的研究中也被提及了。研究团队发现,大部分观念的固化是发生在 30 岁之后,而 30 岁之前,人们对很多事的态度都发生过明显且持续的变化(Kiley & Vaisey, 2020)。

研究者们认为,这与易感年龄(impressionable year),也就是观念更容易改变的年龄段有关。

成年早期,人的很多观念都是可塑的,但过了 30 岁,大多观念和倾向会日渐牢固、持久、不可动摇(harden into durable disposition)(Vaisey & Lizardo, 2016)。

这也许解释了,为什么我们会在成年后,越来越觉得和父母谈不到一起,矛盾不可调和。毕竟我们和父母都在奔向“越来越固执”的道路,一去不回头⋯⋯

 

三、这样说来,难道我们只能互相伤害、渐行渐远吗?

回答这个问题,我想请大家先思考另一个问题:

为什么遇到固执的朋友、同事甚至伴侣时,我们的反应往往没有遇到固执的父母那么大?

这是因为,我们很少像友情、爱情中那样,将父母和自己看做相互独立但彼此联结的个体。

我们没有将自我从家庭中分离出来(separate self),以独立的身份重新和父母的联结(connection)。

亲子离合过程:彼此依赖→互相独立但彼此连结

而研究表明,这个“离合”过程对于建立健康的亲子关系至关重要。“离合”完成得更好的人,会经历更少的亲子冲突和更高的关系满意度(Buhl, 2008)。

因为完成“离合”的人会真正认识到,自己和父母是不一样的个体,主动区分哪些是自己的观点、意愿、资源,哪些是父母的,允许不一致的存在。

他们也会在展开自己人生的同时,预留给父母固执和反对的空间。遭遇不一致时,他们会想如何解决问题,而不是钻牛角尖地指责父母怎么就是不理解自己,被怨恨、敌对困住。

比如,父母反对自己的理想,拒绝提供后续的经济支援。离合程度高的孩子不会轻易放弃理想,但同时能认识到,父母有权利不认同自己,自己也不天然共享父母的经济资源,并寻找更匹配自己当前能力、资源的方式来追求理想。

但遗憾的是,离合过程对于我们的子女来说是比较陌生的。

在成长过程中,我们的父母往往总是过度干涉,导致我们习惯了和父母黏在一起,自己的态度、情绪也和父母的捆绑在一起。与父母分离对我们来说不是独立,而是一种“背叛”的感觉(Yu, 1987)。

另一方面,父母的干涉会让我们丧失对自己的信心,我们不相信自己能对自己的人生负责。即使客观上我们可以,我们仍然总想要获得父母的支持和肯定,以确认自己的选择是正确的。

 

四、那么,在离合完成之前,有什么办法应对古板固执甚至对我们横加干涉的父母吗?

你会喜欢:结婚能让亲密关系更坚固稳定?婚姻如何不是幸福的唯一道路

我们需要从试图“说服”、“改变”父母转变为与父母“谈判(negotiation)”。

我们需要先树立一个观念:不合甚至冲突只能说明我们不同,并不必然意味着亲子关系就是有问题的(Fisher & Ury, 1981),并在这个基础上完成接下来的步骤:

Step1:准备

针对你想谈判的议题,你需要做四个准备:

  1. 明确定义你想谈的问题:比如同样是烦父母催婚,你想与他们沟通的事“不要催促你,让你按自己的节奏来”还是“接受你可能不婚的事实”。
  2. 想清楚最理想的结果,哪些是可以接受的,哪些不能。
  3. 你的感受是什么,有哪些深层次的需求希望被满足;你的父母可能在哪些方面和你产生分歧,他们可能有哪些深层次需求希望被满足。
  4. 主动收集资料,形成你觉得理想的方案。

同时,你需要在心态上做好准备。下面这张清单可以帮到你:

在谈判前,请阅读以下文字并确认:

  • 我将平静地接纳冲突:我知道在任何关系中,冲突都是正常且不可避免的。它不是灾难,而会带来改变和成长,锻炼自己的创造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 我希望实现公平的、对双方都有利的结果:我希望谈判的结果对我们双方都好。我不会为了激怒、惩罚父母进行这次沟通,也不会为了取悦父母,同意对自己不好的方案。
  • 我是灵活的(flexible):我不会将立场、输赢放在解决问题之上。虽然我有预备方案,但我不会被困在这个方案中。我将对父母的想法、感受、方案保持开放。(Mckay et al., 2006)

Step2:讨论

你可以按下面的顺序和你的父母展开沟通:

1. 尽量客观地、非情绪化地描述事实:

O:“我想和你们谈一谈找什么工作。”
X:“你们别再催我回家考公务员了!”

2. 清晰表达你的感受、诉求,并给出你有这些感受、诉求的证据:

“每次和你们关于找工作的事产生冲突,我都会感到生气和矛盾。我不想考公务员,是因为不喜欢体制内的不平等氛围。我希望有一个扁平化、开放的工作氛围。所以你们催我,我就很抗拒。可是另一方面我知道你们是关心我,想我稳定点,所以我会为不听你们的而感到内疚。如果你们肯放手让我试一试,肯定我的努力,我也能更加肯定自己。”

3. 给出你的解决方案:

“稳定也不是只有公务员,国营企业或者大型企业也比较稳定。我可以多看看这些方面的工作。”

Step3:处理不一致

不一致会出现在很多方面。父母可能不仅仅是对你提出的解决方案提出质疑,也可能会否定你的感受和需求、否定你对他们诉求的预判,等等。这也是谈判中最难的步骤。

这时候,你更需要将谈判的主导权掌握在自己手里,而不是被父母的态度牵着走。

同场加映:青壮危机:害怕稳定的平凡,也害怕没留下巨大成就

你可以在下面这些方向中选一个:

  • 让父母提出他们的解决方案。
  • 回头讨论你们彼此的诉求和需求、找到共同点。
  • 叫停谈判,重新梳理自己的感受,收集更多信息,下次再聊。

但是切记,你所有的解决方案都是为了达成谈判的最终目的——找到双方都能够接受的方案,而不是一时情绪上头“甩袖子走人”。

Step4:达成共识

最终你们达成的共识通常不会是你的理想方案,而是最大限度的给彼此你们想要的,最低限度的出现你们各自不想要的。在达成共识之前,确保你们双方对于细节都有聊清楚了,并且明确表示了对方案的赞同。

写在最后:

我刚刚硕士毕业的时候,也常和父母产生激烈的冲突。我父亲在一次喝多了之后问,把你送去留学,是不是送错了?怎么你现在这么不听话。而当时的我平静地告诉他:我和你本来就是不一样的人,不听话正说明我长大了。父亲听完我的话沉默片刻,苦涩又欣慰地笑了。

所以我想,接纳我们和父母是彼此独立的个体,允许我们有各自不同的想法和人生选择,可能是我们人生的必修课,带着不合和冲突和彼此相处下去,我们才能真正“在关系中建立独立的自我”,形成彼此独立又相互依存的关系。

不得不承认,父母生长的年代,无从得知什么样的亲子关系是更好的。他们固执地要我们听话,希望通过也许已经不合时宜的建议,为我们争取更多福祉。但生活在现在的我们了解这一点,也更清楚什么对自己更好。

延伸阅读:一则家庭故事的启示:无条件的爱,孩子比父母更多

也许,是时候换我们多承担一些建立健康关系的责任,更主动但温和地,帮父母学习如何与我们相处了。就像小的时候,他们扶着我们蹒跚学步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