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妇人》书写马区四姊妹的童年时光,《好妻子》则是女孩们迈向人生另一个阶段的开始。本文作者透过阅读此书,跟着四姊妹一起成长,体认到“每一个年纪都有他最好的样子”。

文|Amber

《好妻子》(Good Wives)书名似乎有点八股,好像跟现代一直热议纷纷的女性独立背道而驰。

但其实作者露伊莎.梅.奥尔科特(Louisa May Alcott)却是十九世纪的女权主义者,在书中也时常看到她流露的讯息,相信女性能够独立养活自己,就如书中的二姊乔,透过写文章赚到真正的金钱时,她满足于自己能够独立自主、自给自足、给予家人更好的生活。

故事依然环绕着马区家族的四姊妹:梅格、乔、贝丝、艾美,与她们的家人、朋友。作为《小妇人》(Little Women)的续集,女孩们持续成长。


图片|《她们》(Little Women)电影剧照

有些人会微词于作者仍然安排四个女孩们中最前卫独立的乔,进入婚姻。时代背景占了某种程度的影响,也许这是作者在当时能够想到最好的女性结局安排,在真正认识自己后,清楚自己想要什么、不想要什么,那么另一个人势必会走入你的生命,相互扶持。

然而正因为这样的安排,我反而觉得很好,也许刚好补足“一个独立女性仍然选择走入婚姻”的声音,平衡了这个世代“进入婚姻”与“独立”壁垒分明。就像作者安排了四个女孩在故事中有不同的个性、价值观、生活经验,所有的选择没有对错,只是活出她们认为最好的自己而已。

“我以为 18 岁以后是 19 岁,19 岁以后是 18 岁。”

小时候,只读《小妇人》(Little Women),看四个女孩童年的嘻笑玩耍,有家庭的温暖、有青梅竹马罗利,也有姊妹们的争执与悲伤。每一个争执都很琐碎与细微,但却刻画出她们彼此的连结,童年只有家人以及友情,最大的困窘可能是妳做了一件蠢透的事情,而家人在未来餐桌上又无意提起,也仅此而已。对未来还有无尽想像,与期盼。

《好妻子》的开头在准备大姊梅格的婚礼,进入婚姻是人生的另一个阶段,原本紧密的马区一家,好像已经到了孩子们要各自追寻自己人生与目标的阶段。2019 年 Greta Gerwig 改编翻拍的《她们》,乔在梅格的婚礼前夕,叹息说着:“想不到童年就这么结束了。”

然而书中,实际让乔觉得童年结束的确切描述,却不是在这。这些都是铺陈:梅格结婚、贝丝病重、艾美出国,她自己也出门闯荡了一阵子。罗利大学毕业决定跟乔告白的那一刻,乔很想逃避,但她还是决心尊重自己的心意,狠心拒绝他。但也是那一刻,乔忽然明白:“小时候的那个罗利永远不会回来了。”

这是书中对乔面对童年结束的确切句子。20 岁好像永远不会来,但真的来了,却也不知道意义。

“我以为 18 岁以后是 19 岁,19 岁以后是 18 岁。”是村上春树的《挪威的森林》里头的句子,村上的书描写男孩们的成长,我虽竭力理解,但仍然像站在围墙外从砖头缝里看进去。大概因为性别的缘由,我好像只能切身地理解女生成长的经验。但 20 岁的意义,无论性别都是一个谜团。

我一开始以为 20 岁是十几岁的延续,直到 22 岁的现在,身边的朋友、家人们开始在追寻各自不同的目标、朋友的意义也开始不同。一瞬间,多了很多复杂难解的事情。

后来才知道,20 岁是“童年结束了”,面对这样的转换,会有不习惯、不舒适,然而庆幸最近读完由许菁芳导读的新译本《好妻子》,被温柔理解的接住了。

从童年的快乐,转换到成熟的平静幸福。“需要离开家去探索世界,也需要回到家来面对自己。”,经历各种困难、与挫折,认识世界又认识自己。于是免不了青春期的十几岁到二十几岁便是风雨交加,再加上一些贺尔蒙扰乱,那就变成腥风血雨了。

每一个伤口,都会在自己的用心对待中痊愈。每一个不再一样的关系,也会找到新平衡。

马区一家四姊妹,从原本的一家六口,到各自拥有家庭。不断变动的生命,在动态平衡中找到新的相处。

你会喜欢:致青春,那些希望自己20岁就懂的事

每个人心中的男孩能量与女孩能量

罗利在书中永远都是她口中的:“我的男孩。”,他们就像同一个人的两个性别。他们活泼、自由不羁、幽默。许多人觉得他们应该要在一起,然而就像书中马区太太有她的观察与智慧,乔也有她的选择。

阅读时,脑袋跳出来的是:“荣格心理学”中的“阿尼玛”(Anima)与“阿尼玛斯”(Animus)。

阿尼玛斯(Animus)是女人内心中无意识的男人性格与形象的一面;阿尼玛(Anima)是男人内心中无意识的女人性格与形象的一面。

每一个人心中都有男性的能量与女性的能量,又或着不带有性别刻板地提是阳性能量与阴性能量。阳性能量通常代表的是:果决、实践、执行的能力(向外拓展实践的力量);阴性能量则通常代表的是:感受情绪的能力、直觉、温柔的能力(向内感受认识的力量)。

在书中,我们看到乔因着天生的个性:外向、不拘束,以及社会环境的束缚:对女孩子的传统期望。让乔极力发展她的阳性能量,独立自主,而且面对婚姻一脸嫌弃。

而相反的,罗利虽然有着不受拘束、外向的个性,但因为他的内心细腻,外加家境优渥给予他的保护,他不太需要去发挥阳性能量,更多是一直在让阴性能量发展,上流社会对美的欣赏、或是对乔的爱意,以及被乔拒绝后完全耽溺的情绪。

唯有各种能量平衡,才会成为真正成熟的大人。

于是贝丝的去世,让乔得以触碰内心。悲伤,是我们感受内心的契机之一。正因为这段疗伤之路,让乔的女性能量长了出来。她发觉她的内心还有另一股能量,温柔且强而有力。

而罗利则在艾美面对他极为颓废的模样,忍无可忍大骂:“懒鬼罗伦斯。”与“你这个懒散的败类。”时真正打醒罗利。而罗利不再只是耽溺情绪,而是实际做出行动改变生活,而这个过程让他长出阳刚的能量。

我的确不知道,艾美或是巴尔教授到底是不是最适合他们的人。但我知道,在成长的过程中,乔与罗利都完整了自己,找到属于自己的平衡,成为成熟的大人。

延伸阅读:所谓长大,就是学习与恐慌、焦虑、未知共处的旅程

不小心长大了,也不要哭:每一个年纪都有他最好的样子

22 岁的自己在阅读这本书,被温柔地接住了。

现代社会已不像作者处的 19 世纪保守与传统,性别平等概念也普及许多。然而,在这个不断强调女性也可以独立自主的世界,背后隐藏着的其实是对于男强女弱的对抗。而这份对抗,总会不小心成为内化成为我们的价值判断,为了避免成为女生就代表软弱。于是,压抑着内心的阴性能量,不断不断追寻着阳性能量。

我们熟悉的职场升迁、事业有成,独立自主的成就感。然而这份阳性能量却从来没有机会与内在沉睡的阴性能量相遇。

失衡的结果,便是有一天自己终会迷失。

小时候遇到挫折就会去把头发剪短,好像让自己中性一些,就会强一些。很积极、不落人后,不想输给男生。面对受伤,也总是强悍以对。直到有一天,才突然发现那是整个环境带给我的影响,男孩们并没有压迫我,但彷佛“男孩压迫女孩”的意识在这个社会上蔓延,最终在我的脑袋蔓延。

也是那一天,遇到挫折了,不再把头发剪短,往内看。悲伤,是接触内心感受的绝佳契机。甘愿留长头发,把头发烫卷,小心翼翼地放沉睡的温柔的自己出来。不再被莫名的恐惧束缚。

会在这个时机读小妇人的续集,是偶然也可能是命中注定。许菁芳为了这部新译的书写了一篇导读,让我连结到她的另一部作品《甘愿绽放》,从《台北女生》到《甘愿绽放》。那个热衷学运、会写〈台大男生〉的女生,回到自己身上,更沉稳更安静,也愿意让温柔的能量释放。

这是不是现代女孩成长的必经过程?

有一天终于愿意接受完整的自己,不是别人眼光中的自己。温柔部分的自己,阳刚部分的自己都很好。也终于愿意面对自己的黑暗面:虚荣、爱控制、或是内心脆弱、容易受他人影响,也不自我批判,那就是真实的自己。就像做瑜珈,接触身体的过程,也是认识身体的过程。拉筋拉不过去,就拉不过去,那是自己的身体,真实的身体。

你只能一天一天自律地做瑜珈,锻炼身体。心灵也是,只能在一次一次的生命经验,锻炼心灵。

《小妇人》写的就是一群女孩成长的故事,童年虽然美好但也只适合留在童年,不要把不属于现在的东西,遗留到现在而裹足不前,即便美好。每一个年纪都有他最美好的样子。

“时间终将教会她们,无论美丽、青春、好运,甚至爱,都无法抵御命运,就连最有福气的人也难逃烦恼、痛苦、失落与哀伤。”

但总会过去的。

同场加映:《小妇人》电影版《她们》金句盘点:“我厌倦听到大家说,爱情就是女人的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