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韩的多元文化学系的观察家发现,国民其实非常排斥非本国人种,甚至对其他的“多元文化”戴上蔑视的眼镜。

没有多元文化主义的多元文化

“问了很多地方,但全都被拒绝了。”

“托儿所方面说有韩国父母表示不喜欢所里有外国小孩,所以被拒绝了。”

这项结果出自由京畿道外国人人权支援中心进行的“2017 京畿道外国儿童基本权利实况监察”,是托儿所或幼稚园拒绝外国儿童报名的案例。以“这里没有非洲小孩”、“担心肤色不同会有点难适应”、“可能负担不起托育费用”等理由,送回了外国儿童。

由于韩国父母表示不喜欢与可能受到其他儿童的歧视,索性将外国儿童拒之于门外。即便用了担忧与各种考量包装,结果依然是“拒绝”。

这并不一定是国籍的问题。如同前文介绍过的案例,已归化为韩国人的 P 小姐在桑拿遭到拒绝的情况,只要外貌长得像外国人就会被拒绝。

因此,就算在韩国出生或拿着韩国国籍在韩国生活一辈子,终究只能被当成外国人;或者,即使外貌完全分辨不出来,但父母之一是新住民的话,同样也会被当成外国人。无论国籍是否真的不同,或仅是看起来像外国人,核心仍在于究竟是被纳入或被排斥由韩国人定义的“韩国人”之列。

其实,谁是“韩国人”的界线很模糊。相对于移民至他国并取得该国国籍后,依然可以被接受为“韩国人”的人,如同前文所述,也存在于韩国出生并拿着韩国国籍过生活,却终生无法被当成“韩国人”对待的人。

重要的是,谁握有划分这条界线的权力。在这块土地上,有人装模作样地扮演着主人的角色,然后行使着将他人塑造成客人并拒绝在外的权力。

当“韩国人”讨厌“外国人”时,看似微小的情绪却体现在桑拿或餐厅、托儿所或幼稚园的拒绝行为。倘若情绪持续存在,随之呈现的行为显然也不会就此停止。

在学校、职场、大众运输工具、文化空间等,都将可能发生类似的事;据说,某些地方甚至已经开始进行种族隔离。韩国父母避免让子女进入新住民二代,也就是所谓“多元文化儿童”较多的学校,令人忧虑隔离的“自然”成形。

除此之外,透过“ 多元文化儿童” 一词,也可见到韩国社会扭曲的景象。

“ 多元文化” 原本是源于对多样文化的相互尊重,以及强调共存思想的“ 多元文化主义(multiculturalism)”。多元文化主义是以尊重彼此原有样貌的平等关系为前提。与将特定文化置于优势,或单方面划清界线排斥的行为完全不吻合。然而,“多元文化”在韩国社会却成为指称特定人的词汇,变成了区分不是“真正”韩国人的用语。

韩国人以自认不属于多元文化为前提的奇妙思维,就像是反映了以韩国人为中心进行思考的矛盾的认知型态。

尽管如此,使用着“多元文化”一词的人们,依然错觉自己正在同等尊重着多元文化。在认真思考多元文化主义前,这个词汇却早已被污染,也再难得知原意为何。身为“多元文化学系”的一分子,我感到有些遗憾。

有一个教训是显而易见的。哪怕是世上最美的语言,有时也可能因为使用的人而转变成伤人的残忍意义。对某些人而言,“多元文化”不仅是烙印,也成为了歧视与排斥的用语。

如同一名国中生所言:“放学后,老师说了句‘多文化留下!’我明明有名有姓,老师却叫我‘多文化’。老师的话让我觉得自己好像犯了什么错似地,感觉相当受伤。”


图片|Photo by Sharon McCutcheon on Unsplash

让我们重新咀嚼一次本节一开始引用的亚瑟.高柏(Arthur Goldberg)大法官的话:

“歧视不是单纯的纸钞或铜板,汉堡或电影的问题,而是当以种族或肤色为由,而向某人表示无法将其接受为共同成员时,当事人自然感觉到蔑视、挫折、羞耻的问题”。也就是关于人类尊严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