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人父母最大的心愿,就是孩子健康快乐、无忧无虑,但如何将这些好意表达给孩子知道,是父母都需要学习的沟通课。

东方父母与孩子沟通时的恶性循环,通常来自太注重课业表现,对于其他则采取轻忽或压制方式,例如:

轻忽孩子的兴趣与能力

父母会说:“你喜欢的那些(街舞、摇滚音乐、动漫、篮球等)没有意义,将来不能当饭吃,还是快点放弃吧!把心思放在功课上才是正事。”这样说使得孩子:

1. 丧失学习兴趣与自信:因为你认为没用的东西,恰是他的专长与热情所在。

2. 失去奋斗目标:那些你要他放弃的事物,正是他认为生命中最重要的部分。

3. 感到生活空虚乏味:若都顺从父母的意见,他将失去生活的重心与情感寄托。

4. 影响人际关系:你的阻挡使他不能与志同道合者一起活动,让他陷入孤独。

轻忽孩子的努力与付出

父母会说:“我都没有看到你的努力,就算有,你的付出也还是不够。你现在这个样子,怪不得输别人这么多,快去多写几份测验卷吧!你知道当你在休息的时候,别人已经跑得多远了吗?”

孩子听到这些话,一方面觉得你冤枉了他,不能为他加油或给予肯定。再方面也觉得反正不管怎么努力,永远跑不赢别人;既然距离已经拉开了,不如干脆放弃,于是将父母的碎碎念当成“耳边风”。

轻忽孩子的困难与心情

父母会说:“数学有多难?只要你上课专心,回家多练习,每天做五十题,怎么可能学不会?”如果孩子的课业已经落后许多,写练习题备感吃力,越写越痛苦、越想逃避。

多做测验卷只是加深挫败感而已!既不能得到父母的同理心与具体协助,父母又不断戳到自己的痛处,长期下来,痛恨的就不只是课业了。

压制孩子的想法与计画

父母会说:“不要再辩解了,你想做的事情根本不可能成功。读什么餐饮科?在厨房工作的人需要什么学历?你的志气就这么一点点?”孩子的计画被你否定后,他也不想再尝试其他事情了。当最后一丝奋斗的动力消失,从此就变成一个消极悲观的人。

延伸阅读:“他总是想武装自己”萨提尔沟通练习法:如何面对刺猬型家人?

压制孩子的真话与反弹

父母会说:“听我的没错,我的人生经验可以让你少奋斗很多年。别再啰嗦了!快去补习!快去练习!小孩子都贪玩,如果不逼,谁肯用功读书?你将来一定会感谢我。”要孩子去补习、练习,除了孩子不一定会成功,就算成功了也可能不快乐甚至埋怨父母。

压制孩子的期待与建议

父母会说:“我对你还不够好吗?花在你身上的钱还不够多吗?我没时间煮饭给你吃,就是缺乏家庭温暖吗?要求你分担家事,就是过重的负担吗?”你这番话只证明了不想了解孩子,当他对你感到失望,也不会在乎你对他有什么期望了。

上述错误的沟通方式,我全都犯过,我对长子钧豪就是如此。可以想像后来的惨状,真是“误己子弟”啊!幸好儿子经历一段“无动力火车”的日子之后,还能朝着自己想做的事情前进。“催化剂”为何?除了他自身的历练与成长,当然包括我的忏悔与改过。


图片|Photo by Jason Rosewell on Unsplash

言语暴力的危害

父母对孩子的身体暴力较易界定,言语暴力则常与管教风格混淆,如同虎妈蔡美儿觉得羞辱孩子是必要的手段,所以不少孩子感到“受伤”(伤害自信与心情),却不敢抱怨甚至投诉。

依据《家庭暴力防治法》(二○一五年二月四日修正)第二条:

1. 家庭暴力:指家庭成员间实施身体、精神或经济上之骚扰、控制、胁迫或其他不法侵害之行为。

2. 家庭暴力罪:指家庭成员间故意实施家庭暴力行为而成立其他法律所规定之犯罪。

3. 目睹家庭暴力:指看见或直接听闻家庭暴力。

4. 骚扰:指任何打扰、警告、嘲弄或辱骂他人之言语、动作或制造使人心生畏怖情境之行为。

5. 跟踪:指任何以人员、车辆、工具、设备、电子通讯或其他方法持续性监视、跟追或掌控他人行踪及活动之行为。

“家庭暴力”中属于精神上的不法侵害包括:

1. 言词攻击:用言词、语调予以胁迫、恐吓,以企图控制被害人。像谩骂、吼叫、侮辱、讽刺、恫吓、威胁伤害被害人或其亲人、扬言使用暴力等。例如辱骂三字经、谩骂对方的无能愚蠢、恐吓杀死全家、威胁再也见不到小孩等语言。

2. 心理或情绪虐待:窃听、跟踪、监视、冷漠、鄙视、羞辱、不实指控、破坏物品、试图操纵被害人等,足以使对方畏惧或心生痛苦的各种举动;另外,不当的过度关爱,给对方的生活带来严重的困扰,也可能造成心理的虐待。

依据儿童福利联盟网站,“二○一九年台湾儿少遭受家长言语暴力经验调查报告”,将言语暴力定义为:“用伤人的、有辱自尊、人格的话语对待,例如用羞辱贬低、威胁恐吓、大吼大叫的方式,让人感到害怕、心理受伤、不如别人”。研究结果发现:

1. 约三分之一(32.5%)的儿少曾被家长言语暴力管教,5.2% 的儿少总是或经常被家长言语暴力管教。

2. 仅有 28.3% 儿少的反应是“接受并改进”,以符合父母的期望。更多为负向的反应,依序为:“感到生气、愤怒”、“不服气”、“不认同言语暴力管教”、“认为自己被当成出气筒”、“想反抗报复或摆烂”、“想要伤害自己”。

3. 被家长言语暴力,对儿少心理的影响包含:失眠、焦虑、愤怒、忧郁、自卑与自杀意念,显着高于未曾被家长言语暴力管教的儿少。

4. 言语暴力对受暴者心理的伤害、对人格的贬抑和自尊的减损,恐怕是长期而持久的,甚至延续为管教下一代的方式。

5. 女生更容易受到家长言语暴力,造成的情绪困扰也较严重。

父母为何要谩骂、吼叫、侮辱、讽刺、恫吓、威胁儿女?可能是“爱之深,责之切”,或是情绪失控、迁怒。

父母应时常自我反思、修正和练习,并认识、理解孩子的需要和感受。和孩子的言语互动应采“正向管教”原则,常检视自我情绪状态和使用的言语(包含肢体语言)。不可使用暴力言语,要多说支持和鼓励的话。

同场加映:随口说说,却让对方暴怒?每个人都该学习的“非暴力”沟通法

将好意转化为正向语言

正向语言包括口语(verbal)行为及非口语(nonverbal)行为,前者为用字遣词,后者为表情、肢体语言、语气与声调。用字遣词的好坏对比如下:

普通的父母 卓越的父母
你怎么那样懒惰? 你努力些,可以做得更好。
你怎么那么会捣蛋? 你的聪明可以用在适当的地方。
你怎么那么笨? 找到了诀窍,你会进步。
你真是败事有余! 成功之路还需花点力气寻找。
你真是骗子! 你所讲的不是真实。
你真是自私! 你可以试着为别人着想。
你真是顽固! 别人的意见常有可借镜之处。
你真是浪费时间! 你可以更有智慧地运用时间。
你是人见人怕! 你可以与别人相处得更好。
你怎么那么爱现? 你需要别人的注意,爸妈爱你!
你真是长舌妇! 你讲话可以精简些,我会更喜欢听。
你真是没出息! 你能从别的角度找到自己的长处。
你的脾气真暴躁! 你可以控制自己的情绪。
你是个胆小鬼! 勇气是需要经过锻炼的美德。
你真讨厌! 你不那样做,我会很高兴。


非口语的部分包括:

1. 眼神接触:这是基本的待人处事之道,藉此“眉目传情”(传达内在情感)以及观察孩子的反应。

2. 保持笑容:父母在孩子年幼时大都能笑脸以对,孩子渐长,父母的笑容也渐少。如今则需多练习微笑,展现父母的和蔼可亲及幽默风趣。

3. 专注聆听:子女说话时,要放下手边的事情(若有事需先处理,也要告知,并约定何时再谈),把孩子摆在最优先的位置。要专心聆听,并仔细观察孩子的非语言行为,以你的表情及语音声调,表达对他的“同理心”。

4. 情绪稳定:即使父母很疲惫或生孩子的气,也要先掌控及转换自己的情绪(暂停或换个人接手);要“悲观后乐观”(不要过度乐观或悲观),多看事情正向或乐观的一面。

5. 注重礼貌:对待孩子一样需要尊重,谨守该有的“人际界线”。夫妻间的相处、互动(或三代同堂),常是孩子很好或错误的示范,不可不慎。

你会喜欢:相信你的孩子!五个和孩子当好朋友的幸福沟通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