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忽视童年的一切,我们心中都住着一个“内在小孩”,正视他的伤口、害怕的眼神,抱抱他,接纳真实的自己。

身为一个大人,日复一日工作中且顾眼下地活着,忖度服从各界对我们的期待,却总是感到不安,畏惧想逃避、埋怨愤恨,面对意外无法控制情绪,更多的是想讨好他人,这一切其实源自于我们总是忘了好好照顾自己。

每个人心中都住着孩子,面对外力的冲击,我们经常怪罪给他人,然而,却忘记其实很多情绪与行为反应都是源自于我们自身、我们的童年经验。

如果提升意识、好好照顾内心的孩子,即便面对纷纷扰扰的尘世,也能让自我得到疗愈。


图片|Photo by Annie Spratt on Unsplash

心中的两个孩子,总是你被遗忘

内在孩子的概念最初是由心理学家卡尔.荣格(Carl Jung)所讨论,1940 年首次出版《儿童原型心理学》(The Psychology of the Child Archetype) 中,以 child within 指称儿童原型,他研究自己内在住着孩子般的情感后而提出。

荣格指出,正是我们每个人的内心世界影响我们所做的一切行为与决定。

第一位正式使用“内在小孩”(inner child)的则是米西迪(Missildine),在 1963 年于《Your Inner Child of the Past》一书所提及。

“内在小孩”由我们经历过所有无论好坏的记忆和情感构成。当我们在孩提时,尚无能力而依靠照顾者,学习大人并形成“内在小孩”。

不幸的是,内在小孩吸收照顾者的所有言行,让我们感到一切的安全与不安全,包含负面信念和伤害,对我们的成年期产生各种影响,更对人际关系拥有决定性的巨大力量。

童年时期照顾者(主要照顾者或父母)无形中影响我们的自我认知、情绪反应、人际关系。

《童年的伤,情绪都知道》作者史蒂芬妮.史塔尔(Stefanie Stahl)强调“内在小孩”由“阳光小孩”和“阴郁小孩”组成;幸福快乐的童年成就我们的“阳光小孩”,伤害冲突等负面情感则形成“阴郁小孩”。

两者并不是二元划分,阳光快乐的前者,加上有悲伤黑暗的后者,综合构成“内在小孩”,与我们的潜意识密不可分。

同场加映:“你让人很讨厌”为什么大人的言语,会让童年的你如此痛苦?

整理成长轨迹,开始与内在小孩对话

我们无视内心的孩子时,更是会感到与生活脱节、疲倦、空虚和不快乐,或许你也是如此。

内在孩子因过去的创伤,让自己无法好好处理人际关系、无法自在地与他人相处。

事实上,在情感或人际关际感到不安,可能都是“内在阴郁小孩”在默默操弄着我们,如果我们愿意在日常中多花些时间,照顾内在孩子的健康并且与他们维持连结,往往能让我们更加充满活力、得到更多灵感与启发。

许多人对于内在小孩都有个既定印象,但是也有不少人认为,童年的伤已经过去了,时至今日除了洞察内心,还有办法疗愈他们吗?

史蒂芬妮.史塔尔(Stefanie Stahl)透过三个步骤让我们展开内在小孩的自我探索与疗愈:

1. 了解内在小孩的性格,这是我们在童年和创伤中的负面经历
2. 连结内在成人(内在理性)
3. 发现自己的阳光小孩——来自内在的坚强、快乐和健康的人格特质

随着踏入婚姻,离开原生家庭的屋檐后,我逐渐意识内在小孩对关系产生的影响,我开始发现各种负面信条源自于阴郁小孩,而意识归意识,我也开始思考:能否采取行动,或是改变深根于我的非理性想法。

根据上述步骤,整理出三个具体的方法,帮助我们展开与内在小孩相处的练习,其中不只是探索阴郁小孩,与他们连结对话,更重要的是找到内心阳光小孩,让他们直挺挺地站出来:

  • 探索内在小孩

建议可以在纸上画下一个孩子的人像,写下父母曾经对我们做过、让我们感到难过的事情、说过的负面言语。举例来说,那些总是让你觉得自己“必须是为履行他们的命令或期待”的言语。

  • 连结当下情感与内在小孩关系

学着去理解童年时脆弱的内在小孩样貌,他有恐惧、压抑与不安全感,以及在没有受到肯定时,会经常感到焦虑。去感受这些阴郁小孩的情绪最早的经验发生在何时,与现在有什么样的连结。在下一次发生同样情境时,可以多几秒钟的思考,不会自动化地产生情绪、视情绪为理所当然而任由它随意影响你。

  • 发现阳光小孩

也许是翻翻小时候的照片回忆,又或是任何方式去探询,童年时期我们存在的正面经验,例如:

能够开怀大笑、无忧无虑地尽情表达自我、尽情舞动我们的身体、自由自在地在一个游乐场玩耍,在一个奇幻的舞台上恣意跳舞,纯真的笑靥、身边充满爱我们的人,一幅美好画面是如此的幸福。

不论如何,去试着感受正面能量的小孩,从父母身上曾经得到的正面肯定回应,都是属于你的,在现实生活中试着回溯童年时光,发挥出你的阳光小孩!

推荐阅读:母女相爱也许不是天性,但我们能从痛苦中找到温柔的可能

不是谁的错,拥抱内在孩子才能走出痛苦

很多时候,我们并没觉察过往经验对现阶段人生造成的影响,过度地责怪自己:“我就是无法好好发展关系”、“我就是不被喜欢”、“我就是如此糟糕”、“我就是无法控制情绪”⋯⋯

这些负面意念挥之不去,越是想摆脱越是紧紧跟随,并没有意识到“阴郁小孩”正在召唤自己。

为了避免受到外界的苦,我们尽力忘记痛苦,但心底受伤的内在小孩却不时呼唤着,结果“用力忘记痛苦反而导致更多痛苦”。

当我们背负着童年的伤口,无形中感到沮丧、总是无法发挥潜能,回归到童年经验想要责怪过去;然而,事实上,所有人的父母都不是完美的,也因此童年都可能有缺陷。

值得庆幸的是,因为内在孩子的存在,我们可以无条件地同理他们、照顾他们,送他们更多的爱作为礼物。

无论是透过在纸上描绘还是心理谈话的觉察,倾听内在小孩并与他们交流、真诚地对待他们。

不论父母给我们什么样的过去,最终陪伴我们的还是自己。

生活总有许多不顺遂,考验我们的心智与情绪,当我们对自己不理解,忽略内心小孩,任由他们用负面信条吞噬心灵,受伤的还是自己。

当个成熟的大人,不要忘记照顾内心的孩子,如果你总是在劳苦奔波的生活中,感到不踏实,那么是时候好好停下脚步。

最终,相信你能再次为他们建立一个温暖的家。

一起认识你的内在小孩:内在小孩快乐牌卡|女人迷 x 谘商心理师苏绚慧 x 插画师施暖暖疗愈之作,心理疗愈牌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