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纳的基本:IN·STOCK·OUT的观念
理解“东西的流程”,是收纳的基础。
所有东西都可以从“IN·STOCK·OUT”三个阶段来思考。所有的东西都是“从外面买回来(IN)后经过保存(STOCK),然后消费(OUT)”。
讲到收纳,大部分人都会想到“要用什么方式保存”,所有焦点都集中在“STOCK”上。但事实上,配合“STOCK”的空间,同时考虑“IN”和“OUT”的平衡来调整保存的总量是件很重要的事。想享受舒适的收纳生活,“IN·STOCK·OUT”的平衡是必须的要件。
IN :
采买
进货
选择真正需要的东西
所有带进家里的东西都归类于“IN”,当中也包含赠品或奖品。收纳的第一步就是减少“IN”的总量。
东西再便宜,购买前都请先考虑是否有地方放,以及是否真的需要。另外,赠品和奖品,如果只是因为贪小便宜而带回家的话,只会增加“IN”的总量。
STOCK:
收纳
保存
决定东西的固定存放位置
家中所有东西都归类于“STOCK”。了解家中的总面积和收纳面积,确实掌握可以收纳的物品总量,选择最方便使用的地方收纳。
只要掌握收纳空间的收纳量以及东西是否放在容易拿取的地方,就可以知道“STOCK”的大致状况。如果没有充分的收纳空间,就会破坏“IN·STOCK·OUT”的平衡关系。
OUT:
使用(消费)
处理
东西太多了就丢掉
家中所有消费或处理掉的东西都归类于“OUT”。如果不适当地“OUT”,“STOCK”只会越来越多,也迫使必须重新审视“IN”的状况。
对于食品和日常用品等消费周期长的东西,请确认保存量是否超过消费量。至于衣服和书本等,也请定期检查是否只是存放着,而都没在用。
更多轻松做家事的妙招,请看《家事好轻松:收纳·采买·烹饪·打扫的最新终极技巧,超强图解,一看就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