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要坚强,可是不要逞强。将自己活成一座孤岛,只会越来越寂寞⋯⋯

文|Jojo
转载自公号:KnowYourself(ID:knowyourself2015)
公号简介:关注自我和内心,觉察即自由。

前几天,我们收到了一则留言:

“KY 你好,我最近遇到一个困扰。一直以来,我都觉得自己是个很要强的女生,也一直以此为傲。

身为成年人,遇事不就应该自己消化、少去麻烦别人吗?

困扰大概是我时常觉得自己很孤单。特别是最近一段时间,工作不太顺利,心情特别沮丧,已经连续好几天一个人躲着哭了。

虽然爸妈常常打电话主动来嘘寒问暖,我反而故作坚强,甚至嫌弃他们很烦。快要中秋了,我还在犹豫要不要回家一趟。

你说,我这么努力,为什么还过得这么不开心?要强到底是不是件好事?”

想对这位粉丝说,你不是一个人。

现在的许多年轻人都很“要强”,觉得自己就能完全应对生活里的一切,努力成为不去麻烦别人的人。一个要强的人,在生活中可能:

  • 一个人独自生活,搬家、去医院都不愿求助朋友,总担心麻烦别人
  • 经常主动承担一些工作中的重活、累活,希望在别人眼中展现出自己能干的一面
  • 对自己的成就、生活都有较高的要求,要追求能力范围内最好的
  • 即使不开心,也很少在关系里诉苦,不希望父母或朋友觉得自己依赖性太强、不够独立
  • 遇到困难时,偶尔也渴望有人帮、有依靠,但又怕别人觉得自己矫情,犹豫过后还是决定自己撑一撑

如果这些表现看起来很熟悉,那么你可能也是一个“要强”的人。

要强的实质是什么?那些要强的人真的很强大吗?

今天,我们就聊聊“要强”这件事。


图片|Photo by Luke Marshall on Unsplash

一、“要强”可能意味着什么?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要强的实质可能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对脆弱的恐惧

当我们恐惧脆弱,我们不敢向他人打开内心,也不敢向别人袒露真实的自我。

在工作中,我们不敢说出面临的困难;在生活中,我们也不敢求助他人,因为这些都可能让别人认为我们是无能与软弱的。

说出自己的困难又怎么样呢?除了又一次提醒了我自己是个没有能力、技不如人的人,也没什么用。倒也不是没想过跟相熟的朋友聊聊,但就是张不开嘴,可能就是觉得和自己的“人设”有点不搭吧。

——普尔,男,29岁

在打开内心的过程中,我们也将自己置于一个可能受到对方评判的位置上。

正是因为害怕可能随之而来的伤害,我们“选择”了独自承担、独自面对困境。

对人际关系的不信任

当我们向外界索求陪伴或帮助时,我们不可避免地会面临被拒绝的可能性。

当我们对人际关系的稳固缺乏基本的信任,或是不相信他人有意愿和能力帮助自己时,我们也会放弃联结与求助的机会。

因为害怕被拒绝或是失望感,我们甘愿“选择”要强。

对自我的不接纳

很多人不愿接纳不够“强大”的自己。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会长期回避自己的负面情绪(例如:悲伤、失望),拒绝看到自身的缺点和不足。此时,我们无法看到全部的自己。

小时候,每次因为什么事情哭,我妈就会训斥我:“哭丧着脸真难看!老是这样,没人喜欢你!”。多少年过去了,她说这句话时,那种嫌弃的语气和表情,我到现在还记得清清楚楚。长大以后,我也开始觉得,哭有什么用嘛?最后还不是解决不了问题。

——小王子,女,25岁

当我们根深蒂固地认为,生命中的那些重要他人不愿意接纳不够“强大”的自己,我们也很难真正地认可、接纳全部的自己。

久而久之,我们不愿意看到自己软弱的一面,也不敢承认自己需要他人的帮助与陪伴。

对自我价值的怀疑

最后,要强还可能出于我们对自我价值的怀疑。当我们的自我价值,被牢牢绑定在自身的成就上时,我们很难接受自己做不到某件事。

我们需要不断地证明给自己,也给别人看,“我是一个有能力、有价值的人”。

在这一过程中,我们感到强烈的压力,不断追求更好。我们不敢面对“不够有价值”的自己,因此“选择”要强。

可以看出,要强的人并不是真的不渴望联结和温暖。

只是为了逃避脆弱与恐惧,他们在遭遇困境时总是竭力压制住自己的需求和渴望。

也就是说,有些时候,要强其实是内心恐惧的表现。

二、要强可能会让我们活成一座孤岛

但很多时候,要强很难让我们变得真正强大起来,它还会令我们活成一座孤岛。

这是因为,在一次又一次的逃避中,我们慢慢丧失了对他人展露脆弱、与他人建立联结的能力。

在自己需要的时候,我们不知道如何以合适的方式寻求关怀与帮助,也不知道如何面对来自他人的善意和关心。

甚至,我们还可能拒绝那些主动伸出援手、想要陪伴我们度过难关的家人朋友。

“有困难自己撑就好了,朋友也帮不上忙,还白白让他们担心”
“爸妈的唠叨好烦啊,还是什么都不要跟他们说了”

像是在自己身边竖起了一堵墙,将他人的关心全部阻挡在外。

另一方面,当要强成为一种习惯,我们不再允许自己体验到负面情感,也越来越难以理解他人的脆弱和痛苦。

我们不敢承认自己对别人的需要,常常显得过于冷漠、难以接近;我们也看不出别人为何会需要我们,往往会以一种尖锐而缺少温情的方式与人交往。

总而言之,我们无法以开放和真实的样貌与身边人相处,也难以与他人建立起相互信任、相互扶持的良好关系。

值得一提的是,这种与他人、与世界的联结对我们是十分必要的。

这是因为,正是这些与外界的联系,让我们能够真切地感受到,自己安稳地存在于当下。在这一前提下,我们能够感到自己有所依托,获得一种根本上的安全和归属感。

相反,当我们与他人、与世界都缺少这种必要的联结,我们就会从根本上感到一种焦虑和不安全感。

此时,我们找不到自己在世界上的位置,感受不到自己的存在,也很难对自己的生活产生期待感和意义感。

长此以往,我们的生活就会陷入孤独、空虚之中。甚至可以说,要强的终点,就是虚无。

这样的我们,看似非常独立、强大,实则很虚弱。这种“要强”也往往不是从内心的真实感受出发的,而只是基于他人的评判——做一个在别人眼中独立、强大的人。

我们可能总是想着,再一个人撑一撑,等自己变得更加强大,就能过上更好的生活了。

却忘记了,在组成幸福生活的元素中,足够好的关系与联结是不可或缺的。

可以说,当我们选择要强,离联结越来越远时,我们已经走上了一条与“好的生活”渐行渐远的道路。

延伸阅读:“我们不是学习生活,而是学习死亡”他听离世妻子的话,听了五月天的演唱会

三、献给要强者的调整指南

那么,已经习惯了要强,我还有可能改变自己吗?要怎样放下要强的心态?

我们也为要强的你精心准备了以下这份自我调整指南。请查收~

1. 意识到自己的要强可能是出于恐惧

想要消除恐惧,先要意识到它的存在。

很多人都不明白,自己这种要强的状态,不是一种主动的选择,而是因为不敢面对恐惧。

你可以先从以下问题中,理清自己要强的实质:

  • 你是否在明知求助或倾诉可以令事情更简单的情况下,因为要强,而将自己置于一个不利的,甚至不公平的位置上?
  • 要强这件事,是否常常让你感到自己是世界上孤孤单单的一个人,感到孤立无援?
  • 要强这件事,是否已经成为了你和他人建立联结、深化关系的阻碍?这是否也令你感到痛苦?

通过回答这些问题,我们就能够看出,要强这件事给你带来的,究竟是好处更多,还是痛苦更多?

延伸阅读:常常失眠的人,背后到底有什么恐惧?

2. 拥抱脆弱,与家人朋友建立联结

接下来,我们要接纳自己,身为个体能力有限、需要他人帮助这一事实。

只有允许自己身上那些不够强、不够好的部分存在,我们才可能看到更真实而全面的自己,也才可能意识到自己真实的需求是什么,并树立起一种更加开放的心态。

以前每次跟老爸老妈视讯,他们问到我“有没有好好吃饭?”、“最近生活怎么样?”,我都感觉特别不耐烦。他们又帮不上忙,还总是提醒我没有照顾好自己的事实,最后经常不欢而散。

后来我反思了一下,我每次喊着孤独,不就是想求这样一份关心吗?于是我不再用“你们就别管了”来敷衍他们,也开始跟他们分享一些生活里的小事。

其实他们还是没给我什么实质帮助,但我现在感觉整个人的状态比以前好太多了。

——谷地,女,27 岁

下一次遇到困境时,试着去关系中寻求一些帮助、安抚或陪伴。

你可以从身边更熟悉的、令你更有安全感的人开始,比如父母、大学同学等,逐步锻炼自己面对社交情景中,各种反应的能力和勇气。

有时候,向对方直白地表达出需求即可(“我现在有点难受,你可以陪陪我吗?”、“我不太舒服,你可以陪我一起去医院吗?”)。

你要做的,只是允许自己在对方面前做个“小孩”,接受别人的好意。

一开始,你可能会感到十分不适,但你要忍耐住这种感受,依然让自己投入到关系中去。

当你获得足够多的“成功”经历,就会积累起更多的力量应对内心的恐惧。

当我们正视“要强”,我们会认识到自己有可能受到伤害,但在同时,我们也能够意识到,自己有能力处理这些伤害带来的痛苦。

表达出对他人的需要,并不意味着我们不够强、不够好;相反地,只有当我们愿意跨越恐惧,去尝试与他人建立联结,我们才可能真正地强大起来。

在《Into the Wild》一书中,Jon Krakauer 写道:“It's not always necessary to be strong, but to feel strong.(我们无需时刻坚强,只要内心感到强大。)”

愿我们都能成为一个有陪伴、有联结,又足够强大的人。

你会喜欢:长大的过程,就是逐渐看懂《樱桃小丸子》的过程